1000多位藏家、600多户参展商……7月14日—16日,来自海内外的古钱币爱好者将云集南京朝天宫古玩市场,参加朝天宫首届全国货币交流大会。在这次大会上,历朝历代的古钱币“总动员”,将一一展出。家中有古钱币的市民,还可以带着“宝贝”来现场,交由现场专业的钱币研究机构免费鉴定。
这次交流大会都有些什么亮点?现代快报记者进行了提前探营。
现代快报/ZAKER南京
见习记者 韩雨霁 记者 胡玉梅
精美花钱只为辟邪祈福
这次全国货币交流大会,世界各地的古钱币“发烧友”将云集南京。“有600多户参展商带着自己收藏的古钱币,以展柜的形式进行现场交流。”朝天宫古玩市场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次交流大会,将吸引1000多个收藏家来赴约。在这些即将参展的钱币当中,大部分都是以流通为目的的古钱币,但同时也有一部分是以辟邪祈福为目的的装饰物品,古代的“花钱”就是这样一种货币。
“花钱从汉代开始出现,宋元明清都有,其中清朝品种最为丰富。”古钱币爱好者戴德斌拿出自己收藏的“花钱”给记者观看。
花钱图案不同,寓意也不同。有的花钱寓意借用“谐音”,其中一枚钱币上印有大树,树上结着寿桃,树下站着一头梅花鹿,旁边附有一只蝙蝠,这种钱币的寓意是:福(蝠)禄(鹿)寿(寿桃)喜;有的花钱寓意直白,币面上下是符咒,写有“此符压怪”,两边则是满文的符号;还有的将二十四节气印制在钱币上,十分精致。
据了解,由于花钱的寓意好,观赏性也比较强,因此直到现在还有许多古钱币爱好者专门收集来挂在腰间,当作配饰使用。
虚值钱见证古代通胀
“古代货币可以分为很多种类型,比如春秋战国时期烧制的布币、刀币等。”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学教授江可申介绍,直到秦始皇统一了度量衡,货币才都变成圆形环币,它的特征就是以重量为单位。秦朝的半两钱,即重量是半两;汉代的五铢钱也是这种类型的货币。这一制度直到唐代改革,以“开元通宝”为代表的文书形货币出现才被取代。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古钱币都是“实打实”的,由于通货膨胀的原因,出现了虚值货币。“大泉五百”“大泉当千”“大泉二千”“大泉五千”……戴德斌就收藏了很多超级面值的虚值钱。“‘大泉五百’的意思就是这枚铜钱,在当时相当于500个五铢钱;‘大泉当千’在当时相当于1000个五铢钱……”戴德斌说,“大泉当千”是三国吴孙权赤乌元年至九年(238—246年)所铸的铜钱。“六朝时期,主要都是超级面额古钱币,这也与六朝时的年代特征相符,由于战乱不断,通货膨胀。铜本来就是稀罕物,加上被贵族们浇铸成了铜器,这让市面上用来铸造钱币的铜就更少了,于是出现了大面值的铜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