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F3版:核心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7年7月1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网
中国最西端的爱:
潘奶奶和她的
2000多个娃娃
  25年间,潘奶奶用爱心和坚守,为2000多个孩子推开一扇实现梦想的窗户
  现代快报制作的视频热播
  孩子们和潘奶奶在一起
  潘奶奶在上课
  早上起来没事的时候,潘奶奶就出门捡瓶子
  花是孩子们送给潘奶奶的礼物,现在已经变成干花了,潘奶奶把它们收藏在盒子里

  西部边陲,新疆喀什疏勒县。

  明月升上夜空,75岁的潘玉莲关掉课堂的灯,回到自己的小屋。这位独居老人并不孤单,她常说,“我有2000多个孩子。”

  25年间,这位老奶奶用爱心和坚守,为2000多个孩子推开一扇实现梦想的窗户。她坚持义务教学的事迹在当地传为美谈。7月9日,现代快报制作的视频《来自中国最西端的爱:1个和2000个的故事》,开始在ZAKER和各大平台热播。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常毅 是钟寅 李艺婷/文 马晶晶/摄

  这样的忙,她一帮就是25年

  夏日,清晨,北京时间7点15分,而在中国最西端的城市新疆喀什,天刚蒙蒙亮,潘玉莲就起床了。她打开窗户,一阵清爽的空气涌进小屋,街对面那间教室笼罩在薄薄的晨光中。

  打扫教室是潘玉莲每天起床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忙完这些,她拎着蛇皮袋就出门了。一个多小时,捡的瓶子卖了4元钱,让潘玉莲很开心。卖瓶子的钱都收在一个塑料袋里。“给娃娃买文具,买奖状。”她记好账,把塑料袋放回到一摞书下。

  潘玉莲说的娃娃,是每天放学后来她这里上课的几十个孩子,从学前班到六年级都有。

  “他们都是我的娃娃。”潘玉莲说。

  她家门旁的土墙上,挂着一个不锈钢框的牌匾,上面写着“疏勒镇新市区社区爱心小课堂”,固定牌匾的钉子已经锈迹斑斑。

  吐尔荪娜阿依·如孜的两个女儿每天放学后都会来到这里。“我不识字,不会教孩子,潘老师可以帮助辅导。”在她眼里,自己的女儿就像潘老师的孙女,自己忙的时候,她们中午就在这吃。

  “我就是帮下忙,让家长减轻点负担。”潘玉莲不觉得啥。

  这样的忙,她一帮就是25年。

  从5个娃到2000多个孩子

  潘玉莲出生在喀什地区疏勒县。她上高中时,曾考过全地区第七名的成绩,后来因故辍学,但“学霸”的基因从未稍离。除了汉语和维吾尔语,她还学会了俄语、哈萨克语、藏语,如今又在自学英语和日语。

  50岁时,潘玉莲开始到社区工作。每天,她看见孩子们在街上跑来跑去,总是觉得不放心。“担心孩子的安全,又怕他们荒废时间。孩子们得多学点知识,将来才能走得更远。”她主动把孩子找来,义务给孩子教课。她的第一个学生是邻居家的孩子。

  一段时间后,在幼儿园里其他孩子发现,这个孩子居然会写字,羡慕得不得了,也闹着要来潘奶奶这。

  “好,那就来吧。”潘玉莲依然记得25年前的那个中午,五个娃娃围坐在吃饭的小圆桌旁,拿着纸和笔写字画画的样子。

  爱心课堂就这么开始了。潘玉莲把家里最大的一个房子改成教室,并认真备课,义务教学。娃娃们大多是维吾尔族,还有汉族、回族、乌孜别克族,潘玉莲的语言天赋在这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从几个到十几个、几十个,课堂挤得满满当当,有家长为孩子报不上名急得哭。2013年,疏勒镇政府把潘玉莲家对面的社区办公用房腾了出来,给爱心课堂专用。

  25年里,有2000多个孩子从这里走出去,喀什、乌鲁木齐、山东、湖南、天津、内蒙古……

  不在的那些天 娃娃哭着要她回来

  傍晚5点多,潘玉莲点着了炉子,开始烧开水,“娃娃快回来了,他们爱喝我煮的果茶。”

  傍晚6点15分,开始有孩子陆续放学。“潘老师好。”每个孩子进了潘奶奶家,都会主动问候。

  先学前班,再低年级,后中年级和高年级,潘玉莲按这个顺序检查和辅导,孩子们上黑板做题,或者排队在她面前背书。没有轮到的孩子就在座位上写作业,7个年级的孩子各忙各的。

  暮色降临,孩子们一个个被家长接走。大家都知道潘老师没时间做晚饭,经常送饭过来,但她没时间吃。

  夜里11点多,还有几个孩子在写作业,一个红衣女孩一道题总是弄不会,急哭了。但潘老师的脸依然绷着。25年来,她几乎从未在课堂上笑过。“给好心,不能给好脸。”她总是这样说。

  很多人都问过潘玉莲,坚持25年,就没想过放弃吗?

  1998年,她去乌鲁木齐看儿子,一家公司高薪请她做翻译,她动心了。

  “这些娃娃打电话,哭着喊着让我快点回来,我心里刀戳一样难受。”潘玉莲说,当时天气不好,飞机、火车都不通,等了一个多星期,她坐飞机回来,娃娃们抱着她哭。“我心里头想,我再也不要出去了。”

  累的时候,潘玉莲会靠在床头休息会,她手边有一个铁皮盒子,这是她最珍爱的宝贝,里面藏着枯萎的玫瑰花瓣。

  “有七八年了,那天是母亲节,我去学校接娃娃。他们拿着花,在后头藏着,一起拿出来,说,‘老师,祝您母亲节快乐!’刷地,我眼泪出来了……”

  只要还有一口气

  我就教下去

  最后一个孩子离开时,月亮已经升上中天。

  “舍不得这些孩子,礼拜六、礼拜天,没娃娃来我日子不好过。娃娃在,我心情特别舒畅,特别满足。”潘玉莲熄了灯,关上教室的门,缓缓走过街道,白杨树婆娑的树影落在她身上。

  在喀什地委委员、宣传部部长张继生看来,潘玉莲的爱心课堂给了他一个启示。

  “西部地区教师资源紧缺,国语教育是短板,仅喀什地区国语老师的缺口就有1万多,这还不包括幼儿园。”并且,家长有的忙于生计,有的文化水平不够高,孩子的课外教育极为缺乏。

  张继生认为,潘玉莲的爱心课堂模式非常可行,弥补了学校的教育不足,因此值得推广。他说,“在疏勒县成功的话,就推广到全喀什地区。”

  事实上,疏勒县已经开始这么做了。6月以来,疏勒县镇泰小学每天都派出两位志愿者老师,到潘奶奶爱心课堂帮助辅导。在一些符合条件的社区也设立了爱心课堂,老师由志愿者担任。

  潘玉莲75岁了,家长们和孩子们最担心的是她的身体。

  在孩子们的作业本上,在教室墙上的手抄报上,孩子们写着:潘老师,我们爱你,我们永远爱你,祝你长寿,永远年轻。

  “你们好好学习,我开心,就永远年轻。”潘玉莲笑得眯起眼睛。

  说到爱心课堂,她说,只要还有一口气,还能动,我就会一直教下去。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