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快来了,也意味着“冬病夏治”的最佳时节也来到了。“冬病夏治”有敷贴疗法、中药汤剂、膏剂等多种方法,其中中药穴位贴敷法——三伏贴是其中常用、有效而简便的治疗方法。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江苏省中医院针灸康复科在2016年共完成贴敷3.4万次。除了敷贴,目前科室开展的冬病夏治治疗方法主要有:三伏贴、伏针、三伏艾灸、拔火罐、穴位注射、穴位埋线。
通讯员 冯瑶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安莹
一个夏天
这个科室贴了3.4万次敷贴
省中医院针灸科主任孙建华介绍,江苏省中医院针灸康复科开展冬病夏治至今已有30余年,采用的敷贴药方为江苏名老中医依据清代《张氏医通》里的敷贴古方为基础方添加而成,并根据中医辨证理论和针灸经络学说,精选白芥子、元胡、甘遂、细辛、肉桂、丁香等散寒通络、祛风湿、补气血的道地中药研成细末,按比例精心混合,姜汁煳丸。所制丸药贴敷简单,贴敷于经络上的特定穴位,药物经皮肤由表入里,到达经络和脏腑,来达到治疗目的。2016年该科共完成贴敷3.4万次。贴敷的部位一般以经穴为主,临床常用的穴位有肺俞、定喘、膏盲、大椎、脾俞、肾俞等。
这些疗法都是冬病夏治
伏针:是冬病夏治外治方法之一,其原理是利用三伏天自然界阳气旺盛,人体阳气外达,经络通畅,肌肤腠理开泄,易于激发,治疗一些冬季易发的虚寒性疾病达到事半功倍的疗效,一般选取关元、气海、百会、大椎、足三里、三阴交、曲池、阳陵泉。施以针补法,曲池、阳陵泉穴用平补平泻法,诸穴留针30min。
三伏艾灸:以艾叶为原料,做成艾绒、艾柱和艾条,用艾绒或其他药物(姜、蒜)放置体表的腧穴或疼痛处烧灼、温熨。利用三伏天阳气旺盛结合灸火的温和热力及药物作用,通过穴位经络的传导,以温通经脉、调和气血、协调阴阳、扶正祛邪,对于一些虚寒性疾病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拔火罐:原理是刺激经络穴位,使局部皮肤发红充血,出现青紫色出血点,以改善局部微循环,起到疏通经络、舒筋理气、祛风散寒的作用,使人体的神经、循环、免疫、排泄等系统兴奋起来,加快新陈代谢。
穴位注射:是江苏省中医院针灸科开展的特色疗法之一,指在穴位上运用针刺和黄芪、当归等注射液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它是通过机体经络系统,使注射药物直达病所,从而起到比单纯针刺,或药物注射更好的疗效。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骨性关节炎以及亚健康状态均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运用穴位埋线治疗:原理是根据针灸经络学理论,通过针具和药线在体内软化、分解、液化和吸收时,对穴位产生的生理、物理及化学刺激长达20天或更长时间,从而对穴位产生一种缓慢、柔和、持久、良性的“长效针感效应”,长期发挥疏通经络作用,达到“深纳而久留之,以治顽疾”的效果。从而刺激经络、平衡阴阳、调和气血、调整脏腑,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冬病夏治适合哪些疾病
1.慢性反复发作性肺系疾病效果最佳,如反复感冒、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阻塞性肺气肿、慢性咳嗽、肺间质疾病、肺功能不全、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慢性咽炎等表现阳虚寒甚者;
2.颈椎病、肩周炎、慢性腰腿疼痛、风湿或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性关节炎等表现阳虚寒甚者;
3.小儿体虚、易感冒咳嗽、小儿哮喘、慢性腹泻、消化不良、遗尿等;
4.慢性寒胃病、慢性腹泻、夜尿频多以及素体阳虚、喜暖怕冷的人群;秋冬发作或加重的皮肤病,如冻疮、寒冷性多形红斑、慢性荨麻疹;
5.素体阳虚、免疫机能低下的“亚健康”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