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夏日的傍晚凉风习习,龙冈镇毓龙居委会书记夏东桂和往常一样,与几位街坊在廉政文化广场里散步,生动的廉政图片、醒目的廉政标语、感人的廉政故事吸引着大伙不时驻足。“环境改善了,老百姓有地方锻炼了,人心更纯了。”在夏东桂的眼里,廉政广场更多是把“廉”和“洁”带进了龙冈干群的心里。
如今在龙冈,消费场所没了公车和公务人员的影子,走村入户“大走访”成了工作常态。是什么促使该镇党员干部面貌发生如此大的改观?“堂堂正正做人,老老实实做事。”龙冈镇党委书记李益言简意赅。
其实,变化来之不易。近年来,龙冈把从严治党、责任担当同步抓,发展稳定、强富美高齐推进,切实履行管党“第一责任”,强化担当意识,引导党员干部不断加强党性修养,时时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大力弘扬求真务实、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坚决反对形式主义、表面文章,全面提高基层组织执行力,党员干部将更多的精力放到了为人民服务中去,赢来好评如潮。
现代快报记者 陶展 姜振军/文 通讯员 储启广/摄
制度亮剑
严控“三公经费”
小王(化姓)是龙冈镇招商办的工作人员,今年6月初,一位外地客商率队一行8人来镇工业园区考察,临近中午,他按照规定,向部门领导汇报,再经过镇分管领导同意,后去办公室填报“公务接待单”,被通知:陪同人数不得超过2人、没有烟酒和饮料,最后由办公室通知食堂安排了8菜一汤。
“菜单上,最贵的就是我们本地的鸡、鸭、鱼、肉、蛋,还有3个蔬菜,一个青菜豆腐汤。”小王说,客商听说吃食堂工作餐,不喝酒,而且都是本地的土菜,非常乐意,“现在大家都是以健康清淡的食物为主。”
吃完还没有作罢,龙冈镇财政所所长王广文说,小王要把“公务接待单”找镇分管领导签字确认,再交给办公室核对,最后,食堂承包人凭借这张签满名字的“公务接待单”到财政所报支费用,“必须是日结周清月结算,而且费用直接打卡给承包人。”
据悉,龙冈镇在“三公”经费管理方面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区委十项规定,根据上级文件要求结合龙冈实际,制定出台了《龙冈镇机关管理制度》、《龙冈镇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暂行办法》、《龙冈镇机关和行政事业单位差旅费管理办法》和原文转发区《关于进一步加强经费管理严肃财经纪律的通知》,从制度上规范经费使用和财务开支标准,严格执行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政策和公务接待凭函接待制度。
“这不仅严控了吃住行,也在一定程度上杜绝了虚报账、报假账的现象。”王广文告诉记者,仅2016年镇财政“三公经费”支出就比2015年下降18.6%。“过去的公务接待,都是先执行再批条,现在是事前审批,各级把关。”龙冈镇纪委书记石弘如表示,如今客人们都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接待方式,减少浪费是看得见的效果,而更深层次的作用是从源头上铲除了“舌尖腐败”,制度实施以来,在全镇产生了较好的反响,广大基层干部酒局、饭局少了,做事的激情更浓了。
四议四公开
杜绝“微腐败”
“运费有些高了”、“粗砂不需要这么多吧”、“为什么税钱还要村里承担”、“工程总价不到2万,还算合理”……5月20日,在龙冈镇黄庄村村部召开的党员活动日上,党总支书记陈心标将“黄庄村龙大线排水沟建设工作量清单”进行公示审议时,村党员们纷纷表达自己的看法,会场气氛活跃而有序。
在黄庄村,这样的讨论场景每个月都会激烈上演。“这是‘四议’中的流程之一。”陈心标告诉记者,村里1万至5万的工程,首先由村部支委会5人“提议”方案,两委会7人“商议”,形成会议记录,然后利用每月20日的党员活动日平台,进行“审议”,最后村民代表会议进行“决议”,“全村共有82名党员,党员活动日要有80%以上的党员参加。”
在“黄庄村龙大线排水沟”工程实施过程中,黄庄村的“村务监督委员会”积极介入,邀请老干部、老党员以及群众代表,对工程进行全程监督。不仅是村事务做到如此严格公开透明,村里还有党务、政务和财务都要公开,也就是“四公开”。
“这个工程共19571.34元,结束后的款项将全部打入承包老板的账户,村民劳务费打入农户‘一折通’,任何人不接触现金。”陈心标说,按照流程,该款项的报批还要经过村、镇等各级的审批签字,有效控制村里乱支滥用、挪用公款、虚报等违规违法行为。
据悉,龙冈镇全面推行《关于村级资金管理非现金结算的实施意见》,下发《龙冈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制度》,并推行“村务卡”结算,任何经办人不接触现金。“依法行政抓廉洁,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重要事项通过集体研究,重大事项提请集体决策,促进了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石弘如表示,镇里正在有效开展“正风肃纪镇村行”,此举将进一步规范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杜绝农村微腐败。
盐都好人
每年万元资助贫困生
日前,从盐城市盐都区龙冈镇传出喜讯,在该区2016年度“十佳文明新事”表彰大会上,曾获得过“盐都好人”光荣称号的龙冈镇党政办主任罗华军,其“情系贫困生,助圆大学梦”的先进事迹被授予“盐都区十佳文明新事”。
罗华军是一名从部队转业到龙冈镇政府工作的军转干部,他在服兵役期间一直资助河南山区的一贫困家庭的3个孩子,每年汇款1500元,坚持了6年,直到3个孩子高中毕业。2012年,罗华军才从部队转业回到盐城,他积极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将“志愿服务,奉献社会”的精神融入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与工作之中。
2016年8月,罗华军到农村联系点三旺村了解工作,得知了即将要上大学的陈婕家庭困境:她有一位身体残疾的父亲和年迈的爷爷奶奶,以及年幼的弟弟,全家6口人仅靠母亲在外打短工来维持基本生活。生活的困苦,并没有减少她对学习的热爱,高考过后,她以优异的成绩被江苏师范大学英语专业录取。收到录取通知单那天她既高兴又难过,家里根本付不起她读大学的费用,懂事的陈婕准备放弃上大学的机会。
“我们都是农村出来的,实在不忍心看着孩子失学。”罗华军立即与妻子商定后,找陈婕做思想工作,劝她不要放弃上大学学习的机遇,并给她送去了2000元现金,以解燃眉之急。开学前,罗华军又给陈婕的银行卡里汇去了8000元,作为她第一年的学费。在她上大学期间,罗华军每年还资助她一万元,以承担她大学的全部读书费用,“如果考上研究生,仍将继续资助她完成学业。”
“如果不是罗叔叔,我现在已经出去打工了。”已读大二的陈婕感激不已。“这是我镇干部责任担当的一个典型。”龙冈镇党委组织委员刘井清说,目前全镇把开展大走访活动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真情家家到、争当五大员”等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推动大走访活动深度融合开展,确保做到大走访“一户不落、一人不漏”,集中走访了25个村(居)的6795户农户。通过深入农户家中、走进田间地头,了解群众需求,当面答疑解惑,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矛盾,不断提高公信力,塑造凝心聚力、勤廉实干的良好党员干部形象。
政协委员
帮农户收麦子
“周书记,季冬梅家的麦子要收割了,你还要去田头看一下吗?”6月3日上午,正在村里开会的龙冈镇兴龙居委会党总支书记周维权接到了组里打来的电话。“她家收粮是大事,我马上就到!”周维权放下手头的事情向田头奔去。
季冬梅是兴龙居委会五组村民,因为身体患有疾病不能独立劳作,丈夫又常年在外打工,很少回家。从去年开始,村支书周维权就结对帮扶这户弱势家庭,她家每年麦子和水稻的播种、收割任务自然落在了周维权的身上。“不累吗”“还好吧,现在都是机械化作业,收割麦子我在现场看着,打打小工,收割好后,再帮她家卖掉。”
很快,季冬梅家的1.2亩麦子收割好了,共700斤左右,田头有粮贩,卖了800元。接下来的几天,周维权还要帮助联系购买稻种、打水、直播、买化肥等工作。“我结对两户。”周维权说,村里的5名“镇管”干部每人都要结对帮扶生产、生活上有困难的弱势家庭,“在我们居委会,区、镇、村(居)三级结对帮扶的共127户。”
服务群众是头等大事。多年来,周维权带领一班人日夜兼行进农家,静下心来听民声,想方设法解民忧,费尽心血办实事。近两年来,共筹集资金30多万元,结对帮扶困难群众300人次。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周维权是盐城市政协委员、盐都区党代表,在他的带领下,兴龙居委会先后获盐城市“民主法治社区”、盐都区“村级经济发展工作”先进单位、盐都区“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该居委会连续多年获得全镇目标任务绩效考核综合一等奖。2015年被盐都区列为首批23个“基层党建示范点”创建单位之一。
“我镇强化执行打基础,以基层党建为抓手,恪尽发展之责,强化落实之功,全面提高基层执行力。”刘井清表示,该镇坚持在进位争先的实践中比拼才干,在项目推进一线增强本领,在“三服务”中多作贡献。大力弘扬求真务实、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坚决反对形式主义、表面文章,坚持崇尚实干、少说多做、狠抓落实。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有力地促进惠民政策的落实和各项工作任务的全面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