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杭春晓
颜海蓉
1978年 出生于湖南株洲。
2006年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获学士学位。
2010年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获硕士学位。
现居于北京
当颜海蓉用糨糊替代墨时,她的水墨实践给我们带来了惊喜。
何以惊喜?因为纠缠水墨许久、许久的笔墨问题得以化解。颜海蓉用毛笔书写浓淡不一的糨糊,再覆以不同颜色的纸。层层叠压的宣纸因透明性显现出“被书写的糨糊”,犹如笔墨。这是一种意外的体验:被奉为传统之灵魂的笔墨,在现代主义的经典手段——拼贴中得以重生。笔墨与拼贴,两种完全不同知识系统中的手法,不再是二元对立下的“非此即彼”。相反,它们在作品中相互渗透,最终呈现为不分彼此的交融。
看上去这只是一种技艺,背后却是新一代水墨画家更自由的认知观念。或可以说,颜海蓉试图通过特殊的技艺检讨曾经的“水墨前提”。水墨作为媒介,在中国承载了太多负担,以至谈及水墨便不可回避漫长的历史。无论革新派,抑或守成派,往往都将传统与现代进行二元对立。某种角度看,水墨今日之拓展,首先不取决于视觉表达的结果,而要诉诸认知的前提,即采用怎样的立场面对水墨。很多人看来理所当然的通常就是束缚自由的认识边界,导致或简单否定、或简单肯定的流行话语。对这些话语加以反思,有助于我们释放水墨的自由。
获得自由的水墨就是从既定美学标准中解放出来,成为新的意义载体。如颜海蓉的“笔墨”,虽然视觉上具有传统美学的质地,意义却大相径庭。它是一种反向提示:神圣的笔墨方式并非通往“笔墨”的唯一法门。此前,因其神化而产生的水墨观念其实都是人为附加的镣铐。而打开镣铐,在颜海蓉笔下则是借助于貌似传统的“异质结构”来完成。何谓异质结构?即用拼贴手法发挥糨糊不同的黏稠度,再辅以中国画托裱工艺保留类似于笔墨的痕迹。这种类似笔墨的视觉形式,成为了颜海蓉独具个人特征的艺术语言。它在传统语汇中融入现代主义手法,将两者统一为恰当的视觉质地,并在传统、现代两个维度中挑战了习惯看法。显然,面对诸多新媒介冲击,绘画怎样跳开封闭的形式结果,让意义发生在更为开放的场域,成为所有画家不得不面对的问题。颜海蓉的“拼贴笔墨”,亦然。作为辨识度超强的语言,画家在意的并非它塑造的图像结果,而是可能的表意空间。诸如托裱行为,本身就隐含了展现及保存画面的“语义”。以其沟通、显现“笔墨”“拼贴”,即将托裱行为原本具有的意义纳入了作品最终的意义显现。这使颜海蓉的水墨创作过程具备了生产意义的能力,而非习惯中生产图像的工具。
从创作行为拓展“意义生产的方式”给画家带来了更为自由的空间。既然行为隐含的意义能够进入作品的最终结构,那么物质材料为何不能同样如此?沿着这种开放性思维深入前行,颜海蓉的水墨走到了传统水墨未曾涉及的认知边界。正如展览中描绘纸团的作品,图像并非意义生产的关键点。关键在于,这些被画出的纸就是“纸”本身。得益于独特的“拼贴笔墨”,画中纸团被细腻的类似渲染的痕迹塑造出传统水墨质感,但细细辨识却又完全不同于传统。无论视觉构成,还是拼贴组合,作品在传统质感之外充溢着某种视觉现代性,以及传统并不具备的冲击力。然而这并非画家的关注重点。颜海蓉更注重“以纸为纸”背后隐含的认知模型。
如果说“以纸为纸”充满了理性思辨色彩,那么颜海蓉的作品却让“理性”得到了直观的显现。她在深黑底色上“描绘”白色的褶皱纸团,视觉干净而充满张力。没有多余元素,仅是纸张本身。仿佛一个视觉陷阱,这些看上去被“笔墨”画出的纸,其实本身就是“纸”——基于托裱被塑造为纸团。发现了这一点,一个根深蒂固的观点遭遇冲击:习惯中的绘画是对物的虚拟再现,并非物本身。因为,绘画是“画——物”二元结构下的认知对象。但颜海蓉却消解了这种结构。她“画出”的纸张,就是“纸张”本身。于是,绘画概念从“画——物”变成了“物——物”,并因此重构了关于绘画观察方式的理解。
对颜海蓉来说,“物——物”结构的绘画观并非空穴来风。恰恰相反,如同将“笔墨”消融于“拼贴”一样,她以解构主义方式重新检讨的绘画观也正是传统“以物观物”的认知传统。它源自老子的“以身观身”,至庄子《秋水》被明确为“以物观物”,即在观察、体认世界的过程中去除“人为”,正所谓“以物观物,性也;以我观物,情也”。剔除“我”而进入的世界,正是物自身的世界。这一源于东方朴素的、思辨的体悟,在颜海蓉手中与西方不断“去主体”化的哲学反思获得了联姻,并最终显现为“以纸为纸”的视觉方式。
至此,颜海蓉的探索给我们带来了“意外”的体悟。无论语言本身还是图像意图,绘画不再是封闭的视觉再现系统。相反,它承载了极为开放的意义空间,在东方与西方之间、感官与思辨之间来回游走。显然,这是传统水墨无法带来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