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F2版:社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7年6月2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网
两个孩子和他们身后的中国力量

  重建,不仅意味着房屋的平地而起,更意味着人心走出悲哀,走出那些痛苦的记忆。

  

  现代快报首席评论员 伍里川

  在江苏盐城6·23特大风灾一周年的日子里,我们看到的是一场打上“中国力量”烙印的巨变。

  应对龙卷风制造的灾难,是世界范围内面临的普遍难题。

  重返盐城实地探访的现代快报记者,眼前的巨变是立体的、动态的,也是持续的。眼前一派充满人间烟火温馨气息的场景,以及一座座拔地而起的崭新安置房,意味着这里的人们,并没有忘却那场灾难,但已经走出阴霾,重拾生活的信心。

  去年,现代快报摄影记者所捕捉到的“孩子在废墟上玩耍”的镜头,刷屏了网络,感动了世界。

  这样的“传导”充满了整个重建过程。

  一年之后,孩子们在生活和学习中的陶然自乐,再次让人们欣然。而这正是无数灾区民众走出阴影的写照。

  农民画的畅销背后,是生命力的贲张;20多天办好养殖场手续,体现的是对民意的支持力……

  不难发现,这是一项深入社会肌理、深入人心的综合性“重建”。

  中国力量,在盐城灾后重建过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这是奇迹,更是必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性优势、众志成城百折不挠的精神凝聚力,让这片土地活力骤增。

  巨变的背后,是各级党委政府的精心组织,是各行各业的鼎力配合。一年倏忽而过,人力、物力和各类必备资源,在受灾重建区域一一精准投放。强大的动员力表现得低调而坚决。“中国流”的大模样,击发着热情和责任。细节上,只争朝夕、一心为民的铿锵之力在回荡。

  重建,不仅意味着房屋的平地而起,更意味着人心走出悲哀,走出那些痛苦的记忆。

  这不仅需要个体的努力,更需要国家力量、社会力量的合力。

  这一年来,废墟上,以重建家园为名的中国力量在加速澎湃。

  风灾摧毁了村庄和市镇,伤害了亲人,哭泣,惊呼,茫然,满目疮痍无家可归的剧痛深入每一寸土地。何以抚慰?唯有加速、从优建设栖息之所,让民众有一个牢固的容身之地。

  变化,提振着人心。

  人心不“倒”,取决于希望重燃。

  龙卷风卷起的是无法预测的灾祸,但是重建可以走在确定的轨道上。从每一次的抵抗和重建中积累信心和经验,是全世界全人类的重任。

  江苏盐城6·23风灾后的重建模式,注定是一个激荡人心的样本!

  读报有感

  “容错”,先“防错”

  快报对同一主题连发3篇社评的现象很少见。读昨日社评《“摘出”不该容错的干部是应有之义》后,我认为,在“容错”规范化、具体化的同时,还要在“防错”上下一番真功夫。

  首先,在推出改革创新举措之前,必须进行科学论证。这种论证要两条腿走路,先发动群众献计献策,从群众中搜集金点子。再邀请专家进行深入探讨,对各种可能遇到的问题寻找解决办法、对应的各种措施,尽最大努力避免各种错误。其次,在推出改革创新举措之后,实施过程中要及时进行评估。针对问题调整改革新的举措,这样就可以做到防微杜渐,把错误遏制在萌芽状态。再则,一项改革创新举措成功后,要进行回顾总结。通过回顾总结,成功的经验可以进一步完善,遗憾和不足可以在今后的改革创新中注意弥补。

  当然,“防错”最根本的还是用人问题。我们要大胆使用勇于改革创新的干部,但也要防止耍嘴皮子的干部。唯此才能真正发挥“容错”机制的作用。南京 钟山兵

  读者来信

  村民为何抢着看快报

  我家住盐城市大丰区泰西村五组。村中心路有一小店,店家每年都订份《现代快报》。每天,邮递员习惯把快报放在走廊的沙发上,沙发上每天都坐着几位村民,他们是等着看快报的。先睹为快,常常是一人抢一张报纸,看后再互相交换。据店主说,来看快报的村民很多,所以把快报放在走廊的沙发上。有村民不自觉,还经常“偷”走快报。

  村民为何抢着看快报?一位村民说得好,《现代快报》内容鲜活,文章短小精悍,贴近大众!

  我每天也在看。我认为,村民抢着看快报,还在于快报“讲真话,办实事,树正气”。如封二社评版的文章,传播正能量,有感召力,凝聚力;抨击时弊,点名道姓,一针见血,有魅力。所有版面内容像一塘鲜活的鱼,蹦蹦跳跳,展现在读者面前,大家看了新鲜有味。

  盐城 戴文华

  本版投稿邮箱:cyqxf62@126.com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