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文明与否,交通状况最能直观体现。在中央文明办此前发布的2016年度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年度评测中,宿迁在123个地级以上参创城市中排名第一。
宿迁的文明交通秩序是怎么做到的?采访中,现代快报记者获悉,除了严管重罚,在整治交通违法行为中,宿迁还发动全城市民参与其中。同时,还做到公安、城管、交通等多部门联勤联动,一改以往交通安全管理仅由交管一个部门单打独斗的局面。此外,通过科技强警,节约警力的同时提高了执法的威慑力。也正是通过“多元共治”,让宿迁文明交通从“强制入轨”到养成习惯。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王瑞
全民参与
排查整改,完善交通基础设施
宿迁市整治“中国式过马路”等交通陋习的关键一招,就是严管重罚。从2013年起,宿迁交警开始大规模地治理行人和非机动车闯红灯、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非机动车走反道等交通违法行为。然而,由于前些年宿迁市区一些道路交通标志标线混乱,有的路口信号灯设置不合理,视频监控覆盖率低,有的行人在没有视频监控的路口闯红灯,面对交警的处罚都是百般抵赖。
宿迁市公安局常务副局长孙维认为,严管交通秩序,首先要完善交通基础设施硬件,为群众守法提供前提,为交警处罚提供依据。为此,宿迁市公安局交管部门多年来坚持开展交通标志标线排查整改活动。仅2016年,他们排查整改设置不合理、不规范的斑马线176处,补画斑马线配套菱形标线100处,在市区学校、医院、商业中心等大流量路段,增设7套触摸式信号灯。同时,宿迁市公安局还要求交警开私家车上路调查,发现哪些交通设施规划不尽合理、给群众出行带来不便。孙维就曾开车到楚街商业街实地调研,发现有人流量较大的商铺周围未施划停车位,以及个别斑马线设置不科学。这些问题经反馈,在有关部门深入调研后都得到解决。
鼓励“随手拍”,治理交通违法
交通设施设置是否合理,群众有话语权。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宿迁交警有专人负责本地宿迁论坛中的交管工作板块,对网民提出的关于交管工作的咨询、建议、投诉进行逐一答复。2016年,宿迁交警网络问政3000多起,其中绝大部分是咨询类的,另外对网民提出的100多个改善交通设施的合理化建议进行吸纳。近三年来,宿迁市政府共收集群众文明交通意见和建议1.3万余条,并对其中的4000多条合理化建议及时改进到位。
宿迁市公安局还联合市交通运输局开展市民举报交通违法“随手拍”活动,充分发动群众参与其中。在市区的公交车、出租车和私家车上安装100台“随手拍”设备,让市民即时抓拍上传不按规定变道和闯红灯等交通违法行为,并在各类媒体上曝光。此外,还在“宿迁交警”微警务开通“交通违法举报”功能,凡举报的交通违法行为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对举报人予以奖励。
采访中,记者发现,宿迁街头交通志愿者也是城市一道最靓丽的风景线。据悉,这支志愿者队伍人数稳定在2000人左右,以院校学生、机关干部和热心市民为主体,他们的工作不讲条件、不计报酬,从自身示范做起,在潜移默化中引领市民提升文明交通素养。
科技强警
前沿技术破解交通违法难题
除了发动人治,宿迁交警部门还通过与多家科技软件等公司开展战略合作,让他们的最新科技产品在宿迁率先落地、先试先用。目前,视频监控图立方实战平台、行人闯红灯人脸识别系统、远光灯视频抓拍等前沿技术已经显现成效,为破解交通违法难题提供有力抓手。
同时,宿迁公安部门还建立“警察创新中心”,借助互联网众筹理念,激发公安民警“极客”思维,提炼战法、开发软件,为提升交通管理水平助力加油。警创中心运行一年多来,累计参与民警121人次,发起创新项目38个,众筹成功22个,事故多维分析模型、交通信号遥控技术、红绿灯电子哨、事故现场防侵入系统等10多项发明已投入实战,有7项获得发明专利。
2015年,宿迁市政府一次性投入1亿多元,建成主城区智能交通系统,市区422个灯控路口做到高清监控和视频检测自适应设备全覆盖,116处斑马线启用抓拍设备,首批10套行人闯红灯抓拍系统和20辆具有4G图传功能的“铁骑”已投入使用,加之道路320系统提质增效,人车实时数据源源不断地汇聚到交管大数据平台。
借助监控盯死各种交通陋习
宿迁市公安局还创新交通勤务模式,将过去以属地建中队的静态值守,调整为现在按职能设岗位的动态巡控,通过交管大数据中心的扁平化指挥、可视化调度,做到警力精准投放、交通精确管理。平时一般看不到交警,一旦需要,交警就会立刻出现。这样做,既能节约警力,又提高管理效能,还增加了执法威慑力。
同时,他们研发的交通指挥调度智能平台,具备指挥调度、信号控制、特勤警卫等18项功能,全部基于PGIS地图操作;全部信号路口可实现全天候自适应信号控制。这些应用大幅提升了交通指挥调度和路面查缉智能化水平。智能交通系统自去年8月启用以来,宿迁市区早晚高峰主干道车速提高32.4%、停车次数下降39%,道路通行能力提高7.25%。
现代快报记者在宿迁市公安局指挥中心看到,智能交通系统内设模块可将非结构化信息快速转换为结构化信息,民警输入特定时间段,就能从海量视频中快速查找诸如“不系安全带”“开车打手机”等交通陋习的监控画面,大大方便了交通违法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