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作家协会和江苏省委宣传部支持、指导,江苏省作家协会、江苏文投集团和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联合打造的“2017中国江苏·扬子江作家周”,日前在南京圆满结束。作家周期间,大半个中国文学圈会集南京,近万人参与这场文学盛宴。著名作家吉狄马加说,扬子江作家周为中外作家和中外读者提供了一个沟通交流合作的中国平台,这是目前国内具有开创性的头一个。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个平台的作用,江苏将打造“永不落幕”的扬子江作家周。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胡玉梅 实习生 韩雨霁
活动聚焦
大师云集,还请来了诺奖作家
首届扬子江作家周大师云集,50位国内外著名作家、诗人、学者、评论家,近100位江苏中青年作家以及国际文学之都的城市代表,齐聚南京。与会作家中,既有世界级文学奖项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也有一大批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得主,规格之高,在各种文学活动中实属罕见。
作家周期间,作家们纷纷“亮”出自己的创作、文学心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法国新寓言派代表作家勒·克莱齐奥被认为是一个“将多元文化、人性和冒险精神融入创作,善于创新、喜爱诗一般冒险和情感忘我的作家”。他坦言,梦是生命最自由的表达,也是艺术家的火种,“中国传统文化向世界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科学与想象相辅相成的人文主义范本,是中国文化给世界的宝贵启示。”
“在写作过程中,把握足够的信息和细节,不是为了纪录片式的事实重现,而是为了让作者能够完全脱离事实的掌控,进行想象的创作,揭示出人类真理的核心。”美国国家图书奖获得者、作家菲尔·克莱表示。
英国著名作家、英帝国勋章获得者珍妮特·温特森,以四川岷江一个化龙的神话传说作为开场,讲述了一对母子通过魔法获得帮助的故事。她认为,想象力和创造力如同生命之水,人类借此创造了一个能满足我们内心需求且不受现实世界规则支配的精神世界。艺术家作为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守护神,通过丰富的艺术形式,搭建起梦和现实之间的桥梁。
21场论坛,近万人现场参与
本届作家周安排了3场主题性的论坛活动,18场主题授课、作品朗诵、悦读演讲活动,近万人次读者参与作家现场活动。
每一场论坛的主题都不相同,既有“现实与梦想”主题论坛,又有第三届“中国当代文学·南京论坛”、“文学多样性与城市可持续发展”国际高峰论坛、“现实社会与文学想象”主题演讲……
在第三届“中国当代文学·南京论坛”上,作家们就新媒体时代文学的抉择为主题,直面当下文学现状。新媒体时代,文学会死亡吗?论坛上,作家们认为,新媒体让人们的阅读习惯发生了改变,对作家们而言,是一种机遇和挑战。在新媒体时代,生活所制造的新闻远远超出了作家的想象力。而如何通过作品回应新的现实、新的情感、新的诉求,重新理顺作家与现实的关系,则成为对作家的重大考验。文学与媒体相伴而生,新媒体时代的文学要健康持续发展,必须加强文学内部的传承和创新。
“新媒体无论怎样改变生活,归根结底只是让作家重新思考人和人的生活,为作品的可能性提供一个新的向度。写作不会随着新媒体的到来而消亡,它会以某种方式继续存在,文学的个性、文学所特有的感知、情感和它特有的表达方式将会继续下去。”一位著名作家说。
作家周还要办下去,南京申报文学之都
扬子江作家周圆满结束后,为了更好地延续本届作家周的精神,主办方表示,还会有第二届、第三届,打造一个永不落幕的扬子江作家周。
在此期间,南京“文学之都”促进中心进行了揭牌。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200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创意城市网络”。截至2016年,全世界共有116座城市加入“创意城市网络”,其中20座城市被评为“文学之都”。
为了更好地推进南京申报“文学之都”的各项工作,中国(南京)“文学之都”促进中心应运而生,并举行了揭牌仪式。
大咖发声
吉狄马加:“扬子江作家周”为中外作家和中外读者提供了一个沟通交流合作的中国平台,这是目前国内具有开创性的头一个。通过作家周的形式开展系列研讨、交流、阅读活动,让世界作家来看中国的历史新貌,让世界的出版机构关注中国作家的作品,同时也让中国作家走向世界读者,这将提升中国文学的国际影响力,增强中国文学的文化自信。
韩少功:气氛热烈,内容丰富,组织周密,是一个很棒的活动。
迟子建:扬子江作家周,关注点其实是全球化时代文学的命运和作家的艺术责任。中国作家与外国作家“文学与梦想”的主题论坛,以及批评家与作家关于新媒体时代文学创新的话题,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陈应松:文学滋养了扬子江的每一朵浪花。
李洱:扬子江上涌动着中国文学的潮汐。
赵本夫:祝贺首届扬子江作家周成功举办!希望继续办下去,成为中外作家交流的大舞台!
范小青:作家周展示了江苏文学的品质和实力,是江苏文学递给世界的一张靓丽名片。
苏童:记忆中江苏最盛大的文学节日,热闹、成功!
周梅森:文学温暖人心,希望江苏·扬子江作家周开创文学新局面。
储福金:作家周作家交流、交汇,有展示、有收获。
雷平阳:与灵魂相近的人对话于金陵,与彼此珍惜的人笑饮于江上,不亦乐乎,不亦快哉!
(江苏省作协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