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风华
作家V·S·奈保尔,这位2001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其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长期以来一直饱受争议,尤其他的心直口快为他惹来了很多麻烦,但在文学成就上,奈保尔是毫无争议的大师,《纽约时报》甚至称他“以天赋和才华而论,当居在世作家之首”。
奈保尔于1932年8月17日出生于特立尼达的查瓜纳斯市,一个印度婆罗门家庭。奈保尔的父亲西帕塞德·奈何尔一直有一个当作家的理想,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当上了英语《卫报》在查瓜纳斯市的通讯员。在奈保尔很小的时候,父亲就给他朗读狄更斯等作家的作品,从11岁起,他就开始想当一名作家,这个愿望很快变成了“确定的雄心”。
从上小学时,奈保尔就通过英语书里学到的文章,对那个遥远而神秘的世界产生了幻想,比如狄更斯笔下的伦敦和华兹沃斯笔下的湖区。他无时无刻不想离开特立尼达。1950年,18岁的奈保尔中学毕业后,靠殖民地政府的奖学金到了牛津大学。谈到当年的情形,奈保尔一再重复:我必须离开。因为他的家族不看好他在文学上的理想,将他当成了一个笑话。在他后来的小说《告别米格尔街》里,奈保尔写到了“我”离开特立尼达的经过,母亲通过贿赂一个熟人帮助儿子拿到了去牛津大学的助学金,离开了那个贫瘠的岛屿。
在大学期间,奈保尔对小说的理念充满了困惑,为“小说是编造出来的”这个概念而感到不耐烦。他的写作生涯是大学毕业后开始的。那时候的英国正处于战后萎靡不振、缺乏生气的阶段,从牛津毕业后的两年奈保尔的生活“非常、非常艰苦”“几乎赤贫”。他在BBC找到一份工作,在对加勒比海地区广播部编辑并主持一个每周一期的文学节目。在那里,在朗汉姆旅馆二楼“自由撰稿人房间”里,差三个月满23周岁的奈保尔开始写作他的短篇小说集《米格尔街》,可以说这部作品来源于他少年时代生活的那条街和那些人的召唤。“在我所写的内容中,我跟那条街凑得很近,跟我小时候一样,摒除了外界。”他用一种简洁朴实的手法,机智幽默而又包含深情地描绘了“街头生活”,塑造了那条街上的人物群像。
《米格尔街》由十七个平行展开的短篇小说组成,其中一些相同的人物在不同的小说中重复出现。“我非常简练、快速地写下了我记忆中最普通的事情。我写了在关在西班牙港的街道,我的童年生活曾有一段时间是在那里度过的。”大街上都是一些生活贫困的人,他们挣扎在社会的最底层,生活艰辛,基本上仅能果腹,但却毫不绝望,反而风趣幽默,充满了勃勃生机,体现了奈保尔诙谐、机警、荒诞的写作风格。这些人里面,有自由职业者、垃圾车司机、注册会计、传教士、精神病患者、木匠、焰火师、理发师等等,甚至还有一个专职诗人。在这里,人们围绕在海特身边,意气相投,每个人都兴高采烈地活着。这本书“把契诃夫与特立尼达民间克利普索小调结合在一起,奠定了幽默作家和街道生活讲述者的名声”(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辞)。有评论家认为,小说是被上帝遗弃的世界的史诗。与发达与文明的西方相比,米格尔街就是这样一片被上帝遗弃的世界。
《布莱克·沃兹沃斯》大概是这本书中最抒情、最动人的一篇。沃兹沃斯是一个诗人,因为要去“我”家看蜜蜂而相识。他一直为自己是一个诗人而自豪,并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诗人。他想靠卖诗生活而不得,只得每年在唱克利普索小调的季节去唱小调赚钱,然后剩余的时间用来漫游和写诗。他打算用27年的时间写一首世界上最伟大的诗,每个月只写一行,“不过是最出色的一行”。他和“我”成了好朋友,使“我”得以分享他的秘密。但在他生命垂危的时候,却推翻了从前讲述的身世,也不让“我”再去看望他,估计是怕为他死去而伤心。他固执地相信“我”也会成为一个诗人,并一起到草坪上散步。“嗳,咱们到草坪上躺一会儿,看看天空,我想让你猜猜那些星星离我们这儿有多远。”读这一句话的时候,我的心也为之颤动;而当他说“就是看到一朵像牵牛花一样的小花,我都想哭出来”的时候,也仿佛有眼泪泫然欲滴。然而,沃兹沃斯还是带着他未竞的理想,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他的小棚屋和有着高大的芒果树、可可树、李子树的院子也被拆掉,盖起了一栋二层楼,“一切都好像表明沃兹沃斯从来没有到过这个世界。”
作为一个印度人,奈保尔不被印度人所承认,而特立尼达则仿佛是他的噩梦。这种失根状态和对出身的反感,让他在文学界永远感觉不安。他长期以来被这种自我所困扰,他的出言不逊,他的尖刻和毒舌,应该都与这种心态有关。对自己得罪了太多人,他也是心知肚明。他曾经多次引用、并在诺贝尔文学奖受奖辞中援引普鲁斯特在《驳圣伯夫》的一段话:“一本书是另一个自我的产物,它不同于我们在日常习性、社交生活,乃至背德恶行中的自我。假如我们试图了解那种别样的自我,那就要通过探寻我们自己的心胸来获得,而且要尽可能地推想揣摩,以此我们才有可能抵达内心深处。”
用奈保尔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我就是我所有作品的总和……一直是这样,原因在于我的背景。我的背景一方面极为简单,一方面又极为混乱。”奈保尔多么希望人们通过他的背景来了解他这个人。他表面的苛刻乃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和掩饰,也是他成长的背景使然。
与大多数作家一样,在写作的初期,他依靠的是他童年和少年时期经历的生活。但是在写完小说《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之后,那有限的经验之井很快干涸了。为了寻找新的素材,他开始到世界各地旅行,尤其是印度和非洲,那是他祖先生存和迁徙之地,还有他出生成长的加勒比海地区。这大概也是他从他心目中的大师康拉德那里学来的方法。他的寻根之旅的确给予他丰厚的馈赠,作为一个聪明而年轻的小说家,他同时还是一个报道发展中国家政治的记者,他的关于印度和加勒比地区的书籍都引起了强烈关注。
对于奈保尔来说,只有写作才是最重要的。“我活着就是为了写作,我眼里的无上幸福就是在写作一部你知道是好作品的中间,一整天写得好,晚上去参加宴会,喝佳酿葡萄酒。”库切认为,奈保尔所使用的“历史报道和社会分析以具有自传色彩的小说和旅行回忆录的方式流入流出”的“混合模式”,很可能成为他对英语文学的主要贡献。
1990年,因其对文学的卓越贡献,英国女王授他为爵士,与拉什迪、石黑一雄并称“英国移民文学三雄”。如今,他和他的第二任妻子隐居在远离伦敦的索尔兹伯里平原边上的一座乡村里,那里交通不好,公路难行,如果不是居所外写给快件投递员的提示,没人知道这里住着一位世界级的文学大师。对此,他自己的说法是:“我无所归依,记得吗?我在这儿,不过都挺好的……这是暂时的,暂时的。只是年纪开始让我感觉也许应该在哪儿安定下来了,到此为止……”
作家评价
帕慕克
康拉德、纳博科夫、奈保尔——这些作家都因曾设法在语言、文化、国家、大洲甚至文明之间迁移而为人所知。离乡背井助长了他们的想象力,养分的吸取并非通过根部,而是通过无根性。
阿来
奈保尔是有着独特的前所未有的认知价值的,他和诸如拉什迪这样的作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文学与经验。
止庵
奈保尔是能够超越于不同文明之上,同时对各种文明都有深刻理解的一位世界级的伟大作家……他是一个文明的批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