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张长桌拼凑一起的修复台,锤子、剪刀、镊子、棕毛刷……各种工具陈列其上。今年3月底,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的拍摄团队走进扬大敬文图书馆的古籍特藏部,历时一个多月,拍摄了一部名为《我在扬大修古籍》的纪录片。纪录片主角吴庭宏老师告诉拍摄团队,多年来他先后带了约800名实习生,但最后没有一人成为古籍修复师。
通讯员 赵越 詹其港 时宇星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臧晓松
干这行的不到100人
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热播,让人们把目光投向文物保护与修复。“这对古籍修复是好事,对修复师来说却没什么大的改变,这不是只靠兴趣就能坚持下来的工作。”吴庭宏在视频里说。从2009年至今,他从事古籍修复已进入第9个年头了。
“大二时我曾跟吴老师实习过,后来两年我一直在学习古籍修复。”读大四的卞雨佳向现代快报记者表示,离校前她很想为古籍修复老师做点什么,“古籍修复十分辛苦,全国需要修复的古籍太多,可从事相关职业的人太少,我想通过这个纪录片让更多的人了解古籍修复。”
卞雨佳首先带领拍摄团队来到古籍特藏部,“我们10多个人耗时一个多月跟踪拍摄,就是为了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这项工作,能够传承这项传统技术,修文物不一定要在故宫,或许就离我们很近很近。”卞雨佳表示。
工作台上堆放着一摞残破的古书,其中一本100多岁的古书满是虫蛀痕迹,封皮破旧不堪,书页上还有虫卵。吴庭宏将封皮轻轻撕掉,放在一旁的宣纸上,之后会给它换上“新装”,用毛笔蘸过事先调好的稀浆,将之轻涂在书页上,然后敷上一层宣纸,再用镊子将毛边挑干净。“修古书一定要细致入微,最忌大喜大悲,任何一点失误都可能给古籍造成致命的伤害。”吴庭宏说。
虫蛀鼠啮、霉蚀、酸化、老化、使用中的磨损,都是常见病,需要拟定不同的修复方案。修复工序包括润湿压平、折页、锤平、压实、齐栏、打眼、穿稔、捆结、装订。“古籍修复要静得下心,耐得住寂寞。”吴庭宏说,一个技术娴熟的修复师一天可以修复10页左右。而他这样枯灯独坐,一坐便是8年。这8年间,他与古籍特藏部的另一位修复师朱清一起修复古籍5万多页。
吴庭宏说,过去,古籍修复有严格的师承关系,师父耳提面命,手艺代代相传,如今全国从事这个行业的不到100人。
800名实习生无一人入行
“自2009年以来,我带了约800名实习生,虽说数量上很可观,但最后没有一人成为古籍修复师。”吴庭宏感慨。
对于800名实习生无一入行,他认为有两方面原因:一是高校或事业单位门槛较高,一般需硕士以上才能进入正式编制,从而导致本科生被拒之门外。二是较小的古籍收藏单位收入较低,与学生的期望值相去甚远,“当然目前一些大的公共图书馆正在努力改变这种现状,有的已招聘本科生从事古籍修复,相信前景会越来越好。 ”
“希望通过纪录片让人们真正了解这个行业,了解古籍修复。”卞雨佳向现代快报记者表示,本次纪录片的拍摄也是两位老师在对行业发展缺少新生力量的忧虑中进行的,如今纪录片已经拍好,希望能够引起大学生和社会的注意,让越来越多的有志青年加入到古籍修复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