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5版:读品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7年6月1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网
《嚎叫》:
为了最杰出的头脑免于疯狂
  《嚎叫》
  作者: 艾伦·金斯堡
  四川文艺出版社
  2001年5月
  这本书收有金斯伯格的43首佳作,包括《嚎叫》《北京偶感》《渴望真实的狮子》《美国》《向日葵箴言》《为什么我要冥思》等。金斯堡的诗作明显受益于布莱克、庞德、W.C. 威廉斯等,尤其是惠特曼的影响,冲破了二战后以艾略特为首的美国诗坛学院派藩 篱,主张“一切都可以入诗”,“诗语
  艾伦·金斯堡
  1926——1997
  美国著名诗人,他的长诗《嚎叫》确立了其在“垮掉的一代”中的领袖诗人地位,堪称美国当代诗坛和整个文学运动中的一位“怪杰”。金斯堡后来参与了20世纪60年代的“嬉皮士”运动,他在上世纪六十到七十年代席卷美国的反越战抗议浪潮和左翼运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邵风华

  “二战”之后,萨特提出了“介入文学”的一系列论断,号召作家们抛开为艺术而艺术的态度,履行自己的责任,通过写作对当代各种重大社会政治问题作出回答。此时,在大西洋对岸,19岁的艾伦·金斯堡正处在他的大学时代,离他叱咤美国诗坛时日尚早。但在他后来的写作生涯中,这位超乎寻常的诗人以其宽阔的思考,强烈的好奇心和无与伦比的激情,献身于文学和社会批评事业,为了寻求一个更美好的世界,实现一种新型的公开性和真理而不懈奋斗。

  金斯堡出生于1926年6月3日,他的父亲路易斯·金斯堡是一位高中英文教师,也是一位抒情诗人。他的母亲是位共产主义者,对金斯堡影响很大。他的哥哥尤金·布鲁克斯后来也成为一位诗人。可以说,金斯堡生长在一位诗人之家。家庭的影响和熏陶使金斯堡很早就受到诗歌与文学启蒙。十四岁那年,他读到了陀斯妥耶夫斯基的《白痴》,然后通读了陀氏的所有作品和其他俄罗斯文学作品,接着,诗人兰波的诗作《地狱的一季》给了他强烈的震撼。入读哥伦比亚大学之后,他与威廉·巴勒斯、杰克·凯鲁亚克等人结盟,他给前辈诗人威廉·卡洛斯·威廉斯写信,研究他的音步相近的美式口语诗歌,并结成忘年之交。金斯堡对威廉斯感情笃厚,称自己为后者的“诗人弟弟”,并潜心学习威廉斯的诗歌技艺,以丰富自己的诗学架构。

  金斯堡似乎从来不是一个“乖小孩”。在哥伦比亚大学读书时,曾经因为在窗玻璃上涂写而被停学,他还曾因在宿舍藏匿同伴的盗窃之物而被警方逮捕,后来被判定为精神失常被关进了哥伦比亚大学的精神病院。不过,他还是于1948年获得了哥伦比亚大学的文学学士学位。就是这一年,金斯堡声称在一次幻想中与18世纪伟大诗人威廉·布莱克会面,并听到他吟诵:“啊,向日葵!”这句诗给了金斯堡醍醐灌顶般的启示,即一个人无论置身于怎样的世界,总要有向日葵一般顽强的灵魂。的确,在作品的幻想性、预言性及想象与思考等方面,他与这位两个世纪前的诗人更加心意相通。

  尽管与同伴们过着惊世骇俗、离经叛道的生活,酗酒、旅行……尝试在迷幻状态下进行自动写作实验,但真正让金斯堡和“跨掉的一代”声名大震,还要等到1955年。这一年,金斯堡正式开始诗歌写作,这些诗歌源于他的一些散文雏形、日记和涂鸦,然后按照短语或者呼吸单位切分成短小的诗行。当时,金斯堡正享受着领取失业救济金带来的悠闲。两年前,他在威廉斯的介绍下去旧金山投奔著名诗人肯尼思·雷克斯罗思,住在城市之光书店附近,做了一段时间的市场调研员。有一天,他忽然间产生了一种浪漫主义的灵感,他利用一个下午的时间在打字机上“疯狂地”打出了《嚎叫》的第一部分:“我看见这一代最杰出的头脑毁于疯狂……”他任凭“具有抽象诗歌美的凌乱句子、无意义的想象在头脑中奔流,相互联结,犹如查理·卓别林摇摇晃晃地行走,也像长长的萨克斯管演奏出的和声,深沉悲哀,然而不乏喜剧色彩”,几年之后,当回忆起写作《嚎叫》时的情形,金斯堡仍然难抑自己的激动之情。

  金斯堡视惠特曼为美国诗歌的高峰,但他觉得惠特曼的诗歌形式在美国几乎没有人去做进一步的研究探索与发展,于是他借鉴其诗歌的散文性特点,在《嚎叫》以及后来的许多作品中努力保持住诗的长句而又不至于使其过于散漫。“……后院绿树墓地上的黎明,屋顶上的醉态,兜风驶过市镇上嗜茶的小店时那霓虹一般耀眼的车灯,太阳和月亮和布鲁克林呼啸黄昏里树林的的摇撼,垃圾箱的怒吼和最温和的思维之光……”长句是连续运动中的自然灵感的降临,可以联结起毫无联系而又全然不同的思想。

  金斯堡将抽象与具象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产生了一种神秘莫测的效果。此时的金斯堡,就已开始用呼吸来调节诗歌的韵律和节奏。他的呼吸很长,因而很自然地运用这种自然而又癫狂的句式写作这首惊世骇俗的诗歌。诗歌的第一部分用一系列排比句概括出了他所指出的那些“杰出的头脑”——他的优秀的然而不见容于美国社会的伙伴们的日常生活。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正是美国的“抗议文化”和“青年叛逆”以及“嬉皮士”时代,年轻人对体制和正统、官方文化与政策的抵抗活动时有发生。《嚎叫》的第二部分即是对摧毁这些“杰出头脑”的美国现代社会的控诉与批判。诗歌的第三部分由一部分短句诗歌和长句的“《嚎叫》脚注”组成,一种类似于金字塔的稳定结构。作者描述了遥远的希望与美好的梦境,给沉郁癫狂的诗歌气氛带来了一丝轻松与欢快。

  1955年10月13日晚,在旧金山黑人区一个衰落的二流实验艺术画廊“六画廊”里,金斯堡和他的朋友们举办了一个别开生面的诗歌朗诵会,他们发出了一百张明信片,在拉丁区酒吧贴了招牌,然后买了许多酒,不仅参加的六位诗人喝得酩酊大醉,还让听众们也一醉方休。他们邀请诗人肯尼思·雷克斯罗思担当主持人,这群诗人以他们的朗诵向学院派诗歌、官方评论、纽约出版机构、约束机制以及当时被人们认可的高雅品位标准公开发起挑战。当晚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就是金斯堡慷慨激昂地朗诵他的长诗《嚎叫》。它以不顾一切的方式开创了美国诗歌创作的新风格,使其回归到由惠特曼、洛尔卡以及马雅科夫其基的吟唱传统之中,并加以改进,“当诗句被心醉神迷地拉长时,诗歌的情感便达到高潮”。醉醺醺的金斯堡声音高亢,在激情勃发的朗诵中泪流满面,在场的所有人都被他的诗歌所震撼。没有上台朗诵的杰克·凯鲁亚克也许是“跨掉的一代”中最具天才的人物,他背对其他诗人,双目紧闭,狂饮着一瓶加利福尼亚红葡萄酒,不时地大叫“继续”以示鼓励,并用自发的意象对金斯堡吟唱的悠长婉转的节奏作出响应。

  这场朗诵会引起了巨大的反响,金斯堡几乎一夜成名。1956年,金斯堡的《嚎叫及其他诗》由城市之光书店首先在英国出版,第二年在准备在美国进行第二次印刷时却遭到了海关的抵制。经过旷日持久的审理,最终法庭宣布海关败诉,认为《嚎叫》不无“社会意义”,这使得金斯堡获得广泛的名声,“垮掉派”诗人也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金斯堡也以自己的实力与影响成为“旧金山诗歌复兴运动”的主将。之后,金斯堡利用自己的影响和声名,不遗余力地提供各种机会,比如多方举荐,以及筹集大量金钱去帮助自己的朋友。在他的帮助之下,上百部作品得以出版。

  金斯堡为美国现代诗歌的发展,为“垮掉派”诗歌的崛起作出了独特的贡献。在写于1961年的一篇文章中说:“我准备为诗歌,为激发诗歌灵感的真理而死去……我忠诚于美国诗歌神坛,至死不渝。”虽然就献身于诗歌而言,没有任何诗人所做的努力堪与他相提并论,但对于金斯堡,决不是一个诗人的身份就能将其概括。自写作《嚎叫》开始,他始终热情洋溢地关注着反战等各种问题,通过参与甚或组织非暴力行动来表达自己的主张。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金斯堡正式皈依佛教,以冥想、打坐来平息自己的内心,对他所面对的世界进行另一个向度的思考。1984年,金斯堡随一个美国作家代表团访问中国,访问结束后,他仍然逗留了两个月的时间来了解中国,并在位于保定的河北大学、上海复旦大学及苏州、杭州、昆明等地讲学。在这期间,他写下了《读白居易组诗》,回国后还专门写了一篇题为《中国纪行》的文章,叙述了他在中国的经历和认识。1997年4月5日,71岁的艾伦·金斯堡因病去世。金斯堡散文集的编者比尔·摩根,这位唯一认识“垮掉派”所有成员的作家悲伤地说:对于这个世界,我们还有诸多困惑,可艾伦却仍然自然坚定地引导我们走出迷茫。

  名人评介

  北岛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他,这半个世纪的美国历史就会像一本缺页的书。

  张铁志

  自惠特曼之后,从来没有人赋予诗歌如此巨大的文化与政治力量。

  约翰尼·德普

  “凯鲁亚克,金斯堡以及‘垮掉的一代’的其他人,毁了我的生活。”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