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版:南京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7年6月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网
照片、音频、视频、日记……都是记忆的见证
南京2000多户居民有了家庭档案
  南京市民朱升朝翻看39年前的剧本手稿
  朱升朝的个人档案有一大箱

  宝宝出生有出生档案,学习工作后也有个人档案……档案和每个人息息相关。6月9日是国际档案日,6月8日上午,南京市档案局联合江苏省档案局、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等单位举办了“档案——我们共同的记忆”为主题的广场活动。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家庭建档已经成为风尚,目前南京已有2000多户家庭建立了自己的家庭档案。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徐岑 文/摄

  他的档案有11卷

  事业成就卷、期刊发表卷、科技专著卷……所有材料有十一卷共2400多页,这些档案都属于南京市民朱升朝。“我是一名小儿推拿的医师,写过一些专业书,获过一些奖项。十几年前,我整理自己的专业成果,觉得很有意思,就开始注意收集自己的各种材料。”朱升朝说,之前收集都比较零散,后来跟着档案局学习,开始分卷整理。

  在朱升朝的“家庭档案”中,他最得意的是话剧《心愿》的手稿。“这部话剧主人公就是我本人,当年第一版手稿还是手写的,你看这落款是1978年,纸张已经黄成这样了,四周的边角也有破损。再看第二版手稿,就是铅印版本了。”再看到当时的剧照,朱升朝仍然很感慨。“40年真的是弹指一挥间,照片上的大家是那么年轻,记忆那么美好。”

  2000多户家庭有了档案

  像朱升朝这样有档案的人,南京不在少数。“提起档案,人们可能会马上想到那些带着红头的各类文件,感觉很严肃、很神秘。但是当提到《曾国藩家书》《颜氏家训》,大家就不会感到陌生。其实这也是档案,是经过编辑整理后的家庭档案。”南京市档案局业务监督指导处处长张燕燕表示,家训、家规、家教都可以建档,而且通过家庭档案还能反映社会的变迁。

  “档案的形式可以包括照片、音频、视频、日记等,都能折射出当时社会的情况。对于个人家庭来说,更是一个精神、财富的传承。”比如,当全家人团聚拿出老照片,大家追忆父母的养育之恩、姐妹的手足之情,这个档案就是家庭幸福的记忆、和睦的见证,也是社会发展老百姓生活改善的真实写照。

  家庭档案到底怎么建立?“家庭成员首先要做有心人,注意收集和保存有价值的材料,然后我们档案局帮助他们规范性地建目录,有序排放。”张燕燕表示,宝宝的成长记录可以作为档案,家人的健康档案可以记录,粮票、钱币等也可以保存收藏。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自2015年倡议市民自愿建立家庭档案以来,南京已有2000多户家庭建档,今年还将推广1000户家庭。

  相关新闻

  原国家档案局副局长南京开讲

  揭秘毛泽东文稿的故事

  快报讯(实习生 谢毓灵 记者 张瑜)由江苏省政府新闻办、省档案局、南京市委宣传部等部门联合主办的“市民学堂”特别讲座“档案——我们共同的记忆”6月8日开讲,主讲人是原国家档案局副局长、中央档案馆副馆长杨继波,当天的主题是“毛泽东文稿的故事”。

  杨继波介绍,据中央档案馆统计,毛泽东文稿档案共有25068件。20世纪50年代,中央档案馆开始建立庞大的“毛泽东文稿”全宗,至今,全宗愈加完善,其中分为毛泽东文稿、毛泽东圈阅文件、零散档案、藏书4类,共包含档案47381件,藏书96473册。如今的“毛泽东文稿”全宗分为文电、文章、书信、诗词、题字、讲话选集、阅批图书、手迹、补充,共计10大类。目前,全宗里95%的文稿已经公布于世。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