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F2版:社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7年6月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3 上一篇 >>现代快报网
遍地高考房,别让吃相太难看

  房费挣不完,但“人品”败得光。在高考学子和家长面前,“高考房”的吃相原本可以好看一些。

  

  现代快报首席评论员 伍里川

  高考在即,“高考房”瞬间大热。

  何谓“高考房”?

  简单地说,就是靠近高考考点被高考学子所住的宾馆房间。为了孩子考试、休息方便,家长早早“布局”,“抢高考房”成了一种现象。面对不小的市场,商家自然要拿出浑身解数争夺“蛋糕”。

  新华社记者调查发现,武汉近半考点附近宾馆价格飙升,涨幅高的达到平时价格的3倍左右。

  有消息称,国内高考酒店预订排名前10的省份为:四川、山东、江苏、河南、河北、湖北、安徽、湖南、浙江、吉林。“高考房”预订量每年有15%左右的增幅。预订高考酒店的习惯正从一线城市向三四线城市蔓延。

  一房难求,涨价也不奇怪。据央广网报道,广州部分“高考房”4月已订满,房价上涨70至100元。

  在房源紧张的情况下,价格的“波动”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新华社记者发现,一些商家有“捏造原价”搞价格欺诈的嫌疑。明明是房价涨起来,却说执行的是原价,只是高考那几天没打折。

  其实,“原价论”不值一辩。国家发改委《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中,“原价”指的是前七日在本交易场所成交,有交易票据的最低交易价格。如7天之内未以所谓的原价销售过,即为捏造原价,搞价格欺诈。

  市场行为,当受尊重。“蹭热点”多挣钱,只要是正当经营,监管也不可贸然介入。但是,假市场之名,行坐地起价甚至欺诈之实,另当别论。

  企业随行就市,充分掌握自主定价权,这没有问题,但是需要厘清是否在把考生家长当成唐僧肉。

  湖北省物价局综合审理处官员对新华社记者称,一些酒店不履行价格承诺,不承认消费者之前通过电商约定的优惠价格,单方面取消订单,取消后再以高价出售。

  而2016年高考季,长沙部分“高考房”坐地起价,强制七日起订。

  这还有起码的诚信吗?

  “高考房乱象”不能不引起监管部门的重视。

  湖北省物价局已经向经营单位发出了提醒告诫函,提醒酒店明码标价,不得哄抬价格。同时也在开展巡查,对经提醒告诫仍然不整改的价格违法行为,最高可处50万元罚款,并纳入价格失信者名单。

  此举很有必要。须知,武汉的“高考房乱象”由来已久。长江商报曾报道,2015年高考期间,甚至有宾馆房间价格从94元飙升到800元,足足涨了7倍多。面对年年出现的乱象,我们需要更多严惩不贷的实例。

  “高考房”客观存在,从源头而言,堪称家长的“焦虑之作”,但无须“看不惯”,更不能趁“火”打劫。

  值得一提的是,在一片涨价浊流之中,人们也看到了一股清流:广州市一家酒店的客服人员表示,预订房间如果出示考生相关证明,价格会比平时优惠几十元。

  房费挣不完,但“人品”败得光。在高考学子和家长面前,“高考房”的吃相原本可以好看一些。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