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
伦敦市中心的议会大厦附近,一名男子驾驶汽车冲撞人群后持刀行凶,5人死亡、约40人受伤。
5月22日
曼彻斯特体育馆发生自杀式爆炸,造成22人死亡、59人受伤。
6月3日
伦敦发生连续袭击事件,一辆货车以80公里时速冲上伦敦桥冲撞行人,袭击者随后下车进入酒吧餐厅砍人,已造成7人死亡。
血腥8分钟
伦敦桥上冲撞行人
持刀冲入酒吧餐厅
英国警方4日凌晨说,3日晚发生在伦敦的恐怖袭击事件已造成7人死亡,已有3名嫌疑人被警方击毙。另据伦敦急救中心消息,近50名伤者被送往医院救治。
按伦敦警方说法,袭击者当晚驾驶货车在伦敦桥上冲撞行人,由北向南开过大桥后,进入附近伯勒市场。伯勒市场酒吧林立,夜生活丰富。袭击者持刀在这里下车。目击者称,袭击者闯入酒吧和餐厅,见人就砍。
伦敦警察局高级官员马克·罗利说,货车在伦敦桥上冲撞行人后,警方接到第一批报案。“武装警察快速英勇出警,遭遇3名男性嫌疑人,在伯勒市场将他们击毙。”
罗利说,警方从接警到击毙嫌疑人只用了8分钟。他此前表示,警方认为所有袭击者均已被击毙,调查仍在继续。
有摄影师拍摄到的照片显示,袭击者腰间别有形似爆炸装置的小罐。对此,罗利说,这些所谓的“炸弹背心”都是“唬人”的。
伦敦急救中心告诉媒体记者,伦敦桥袭击发生后,约80名医护人员投入救援与治疗,迄今48人被送入5家医院救治,另有部分伤者在事发现场接受救治。
伤者包括一名交警,他是第一批赶到现场的警员之一。英国《卫报》报道,这名交警头部、脸部和腿部受刀伤,眼下没有生命危险。
警方没有公开袭击者和死者身份。当天在沃克斯霍尔还发生了另一起持刀伤人事件,但警方确认这一事件与伦敦桥恐袭并无关联。
新华社记者当晚赶抵现场。记者看到,不少民众现出恐慌惊恐神情,从现场跑出。警方要求现场民众撤离,高喊“不要停”。
记者在现场看到,事发地的大片区域被警方封锁,旁边有警车和救护车灯光一直闪烁,时不时有警车和救护车从现场出来,周围有很多记者在做报道,上空有警方直升机在盘旋。
德新社援引英国广播公司记者霍莉·琼斯的话说,她看到一名男子驾驶着货车,车速“可能达到每小时50英里”。“司机在我旁边突然转向,并向五六名行人冲过去,”琼斯说。一名出租车司机称,他看到3名男子从冲撞行人的货车上下来,手握长刀,随后开始肆意砍伤行人。
英国警方4日证实,已逮捕12名嫌疑人,目前搜捕和调查仍在继续。
深度解读
为什么又是英国?
首先作为欧洲地区传统政治经济强国,英国难免“树大招风”,长久以来就是恐怖组织的袭击目标。伯明翰城市大学应用犯罪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伊姆兰·阿万认为,直接打击英国这样“更有价值的头号攻击目标”,对恐怖分子来说是“值得庆祝的事”。
其次,英国“脱欧”公投及其引发的政府变更、提前大选等连锁反应,引起广泛关注。而这可能也是英国成为恐袭目标的原因之一。
此外,英国在反恐战争中紧随美国,积极参与伊拉克军事行动及随时准备轰炸“伊斯兰国”的姿态,也是英国成为攻击目标的一个原因。英国将自身定位为美国在欧洲的“亲密盟友”,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后,特雷莎·梅是第一个拜访他的外国领导人。此间舆论认为,选前连续发生袭击事件将影响英国选民在“脱欧”、移民、反恐政策等问题上的立场,从而影响大选选情。
还有多少恐袭“在路上”?
从巴黎到柏林,从曼彻斯特到伦敦,这一系列惨剧不过是近年来欧洲遭遇的恐袭事件的延续。
当下,有数千名极端组织“圣战分子”返回欧洲,他们既是令人恐怖的“定时炸弹”,亦是恐怖主义“传播者”,恐将培养出更多潜在极端分子。难民危机与移民融合难题叠加,欧洲想彻底消除本土“内生性”恐怖主义威胁,需要刮骨疗伤,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何以至此?找到欧洲恐怖主义产生的病根,方才可以开出有效的“药方”。除了反恐力量和手段需要得到加强之外,欧洲更应该从整体和根源性的角度,思考欧洲恐怖主义成因,找到综合解决恐怖主义的方案。
欧洲一些国家干涉性的对外政策应得到反思和调整;世界范围的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应得到认真应对;世界需要更多的文明融合和包容。
在当前国际形势下,恐怖主义已超越国界,任何一个国家都难以独自应对。国际社会应该加强命运共同体意识,创造共同安全,更紧密携手合作,应对恐怖主义。
如何让英国更安全?
曼彻斯特恐袭后,英国大选选战一度暂停,恐怖威胁级别也曾上调至最高的“危急”。选战重开后,国家安全成为最重要议题。特雷莎·梅与工党领导人科尔宾共同参加的两次与选民互动电视节目中,“你将如何让英国更加安全”均被设置为关键议题之一。
围绕如何让英国更安全,保守党在竞选宣言中提出在新政府增设反极端主义委员会,并赋予其反恐实权等措施;工党提出在军情五处等安全机构增招1000名员工、增加一万名警员等措施,并反思英国海外“反恐战争”与国内遭受恐怖袭击之间关系;以“脱欧”为主要目标的英国独立党则直言应限制移民进入英国。
阿万认为,鉴于人员流动性大、不断有人去加入,要完全消灭“伊斯兰国”这样的组织很难。英国要更好地预防恐袭,就要发动“草根”群众,特别是年轻人,包括穆斯林社区在内。
白金汉大学安全与情报研究中心主任安东尼·格勒斯则建议政府增加情报部门人力,并在国内增加“可见的警察”数目,震慑恐怖分子。
美国发声
特朗普声援英国
重提入境限制令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3日致电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向英国恐袭遇难者致哀,同时承诺美方将予以全力支持。
袭击发生后,特朗普在社交网站推特上发文说:“我们将竭尽所能帮助伦敦。英国,我们将在那里,我们和你们在一起。上帝保佑!”
在随后发出的第二条推文中,特朗普提及此前推行不畅的入境限制令,重申这一限令将有助保障美国安全。
“我们必须聪敏、警惕、坚强,”特朗普写道,“我们需要法院支持我们的权利,需要旅行限令为安全提供额外保障。”
特朗普今年1月签署第一份移民限制令,要求暂时禁止全球难民和7国公民入境,但被位于华盛顿州的地区联邦法院冻结。后来,他又在3月签署第二份移民限制令,将伊拉克移出限制入境国名单,但再次先后被地区联邦法院和巡回上诉法院冻结。在法院的裁决书中,冻结移民限制令的理由包括涉嫌宗教歧视以及会不可逆转地损害部分州的利益。
限制非法移民是特朗普竞选阶段的承诺之一。本月1日,美国司法部向最高法院发出了紧急申请,要求推翻以往判决,重启特朗普签署的移民限制令。
综合 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