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8版:读品周刊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7年6月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4 >>现代快报网
一个“讲”四川话的英国人

  □思郁

  读了现代快报《读品周刊》对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的采访,提到他从2011年受聘为南京大学的名誉教授之后,每年都会来中国三个月,教书、游玩,已经算得上是半个南京人了。记者还问他有没有兴趣写一本有关中国的书。勒克莱齐奥很认真地回答,他可能会写一本既不是小说也不是游记形式的作品,而是一个偏向散文或论著的书,专门针对中国流行的思想文化艺术方面的一些思考。

  大多数来到中国的外国作家都会被记者追着问你对中国的印象和观感之类的问题。当然,没有一个外国作家会驳中国记者的面子,自然心领神会,配合着记者称赞两句。但很认真地说,想要写一本关于中国论著的作家并不多。这至少说明了勒克莱齐奥对在中国的经历和文化差异有所省思。这倒让我想起近期刚读过的英国作家大卫·米切尔的《骨钟》,他比勒克莱齐奥先行一步,早已将他来中国的几次经历糅合进了他的奇幻小说中了。

  很多读者可能对大卫·米切尔不是很熟悉,他最著名的作品是《云图》,被《黑客帝国》的导演沃卓斯基姐弟俩改编成了电影,那也是米切尔最畅销和最知名的作品。米切尔没写作之前就来过中国。他第一次来中国是1997年。当时他就是一个普通背包客,从中国香港出发,在中国各地住小招待所、坐长途公共汽车,一共旅行了几个月。两年之后,这段经历被他写进了长篇处女座《幽灵代笔》中,小说中一个故事发生在香港,一个故事发生在四川乐山。在香港的那段故事中,他写到的一个细节让我记忆犹新,他说走在香港的那些街道上,听到大街上熙来攘往的人群发出的声音,他就感慨“中国的人脑袋里一定是装配了一个噪音过滤器,让他们只听到他们想听的那个波段的吵闹”。熟悉街道上喧闹声的人们一定对这个句子心领神会。

  在四川的那一章中更有趣,因为所有的话语都自动转换成四川话,对翻译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你会觉得很有意思,阅读的时候自动脑补了一下一位英国人说着四川话的那种感觉,“但那没得关系”“里面我的每一句话都是鬼扯”“你啷个晓得我是工头哎”。瞬间觉得,这是一部有声音的小说。

  米切尔第二次来中国是2012年,此时他已经是一名知名作家,《云图》同名电影的宣传,让这位原著作者有了更多的媒体曝光度和知名度。那一年他来参加英国领事馆组织的文化推广活动,在上海书展逗留许久,估计很多媒体记者都有印象。这次参加上海书展的经历,被他写进了《骨钟》里。

  《骨钟》这本小说开篇是现实主义略带惊悚风格,他写了一个斯蒂芬·金式的开篇,但书中每一章都有不同的风格,有不同的人物。像上面涉及到上海书展的章节中,主角是一位过气的作家,叫克里斯宾·赫尔希。他刚完成了新作,正在四处奔走宣传新书。上海书展是他其中的一站。刚到上海,他这样写道:“走出上海文华酒店的空调大厅后,我们撞上了一大群快闪族的仰慕。我从来没见过任何文学作家拥有如此规模的热情和粉丝”,但高兴来得太快了总不太真实,“悲哀的是,那个作家不是我”。受到热烈追捧的是一位与他同行的美国作家。

  在赫尔希(米切尔)的印象里,上海外滩有着多重面貌:往外突伸的滨水区,上面坐落着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建筑,间或穿插玩具城似的华丽浮夸背景。在黄浦江畔,人来人往,摩肩接踵,观光客、一家老小、情侣配偶、小贩、冷漠的作家,“场面之壮观,比起沃尔特·惠特曼的葬礼毫不逊色”。黄昏来临之后,河岸旁的摩天大厦开始散发出荧光:巨无霸的开瓶器、特大号一九二零年代的太空火箭。

  米切尔借他小说中的作家提到这种观点,作家并不是在虚空中创作,我们在实体空间中写作,比如房间。也在想象空间里创作,比如在儿歌、历史、神话等空间里。当然,最关键的是,作家还会尊重内心的地图,借助脚步丈量世界,在世界边缘旅行收获各种奇异的经验,以此进行创作。所以,让我们欢迎更多作家把中国写进他们的书里。

  ■试读

  这几年,陆续清除掉一些长久以来让我觉得不适和压抑的关系,心像去掉蔓生杂草的植物一样,日益清明有力。下决定慢的好处是一旦定向,就心意坚决。喜欢的不断加深,决裂的也绝不愿意再复合。这是修枝剪叶,也是时间的自净功能。人像树一样,肌体自有排异性,只能容纳和自己一块质料的东西。

  ——黎戈《时间的果》

  

  大人应该尊重孩子,包括允许孩子享受自己独处的时光,不要随意打扰孩子,不以大人意志干扰孩子的活动。什么孩子玩的时候不理人,是不是有问题,纯粹是大人的权威欲望在作祟:“我是你爸/我是你妈,我叫你甭管你在干什么,你就得马上理我。”这是啥道理?

  面对内心,和内心对话,是一种自我的心理训练,也是心智成长的必须途径。一个人只有具备直面内心的能力,才能获得坚定的内在力量。这种训练,如果在成年后进行,那将是非常痛苦的过程,而从孩子小时候起,爸爸妈妈就着意培养,可能会让孩子的心理成熟之路走得更加顺畅。

  ——高志宏/徐智明《育儿基本》

  

  我是那种日日夜夜都在努力学习的人,那种成绩很好的学生,受到同学的欣赏和认可,但我永远都不可能达到一种真正的高水平。我一直都很害怕:害怕说错话,害怕语调太高,害怕衣服穿得不得体,害怕表现得猥琐,害怕自己没有真正的思想。

  ——埃莱娜·费兰特《新名字的故事》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