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F5版:核心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7年5月2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网
路人向你要5块钱坐车,你给不给?
  男记者求助路人
  女记者求助路人
  (记者街头求助仅为评测活动,所获钱款均当场返还)

  “求助3元坐车”“1天没吃饭了,求助5元吃饭”……这样的说辞是不是很熟悉。近年来,街头经常会出现一些学生或者驴友打扮的人向路人求助,其中有不少是骗子,他们此举完全是消费大家的爱心。

  近日,现代快报记者联合南京秦淮公安分局安防实验室进行街头测试,记者假扮丢了钱包手机的外地大学生,向路人求助,看看被求助者如何反应。

  

  通讯员 秦公轩 见习记者 刘遥 邓雯婷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陶维洲 顾元森 王瑞 丁晟/文 吉星/摄

  评果评测:求助金额越低越容易获救助,能否要到钱跟性别关系不大

  评测时间

  5月23日10:00~11:00

  评测地点

  南京新街口地下通道内

  评测人员

  现代快报记者、淮海路派出所民警

  评测方式

  男、女记者各一名,假扮求助者。他们以外地大学生来宁、钱包手机被盗为由,求助路人。

  男记者一路 (5元组和20元组各访问15人)

  记者在新街口地下通道内,随机拦截路人求助,分别以求助5元坐车和求助20元吃饭两个不同的理由,看看路人有何反应。

  受访女性10人,其中40岁以上5人;男性5人,其中40岁以上2人。

  3人直接掏钱:两人为20多岁的男子,另外一位是60岁的大妈。

  5人找借口拒绝记者求助:2名40岁以上女性建议记者向警方或政府求助,2位40岁以上的女性和1位30多岁的男子称身上没钱。

  7人直接拒绝了记者的求助,或装作没听见走开。

  受访女性11人,其中40岁以上3人;男性4人,其中40岁以上3人。

  3人直接掏钱:其中1位54岁大妈给了5元,1位20多岁的姑娘给了20元,1位20多岁的小伙给了10元。

  1人找借口拒绝记者求助:一位70多岁老太太建议记者向警方或政府求助。

  11人直接拒绝了记者的求助,或装作没听见走开。

  女记者一路 (5元组和20元组各访问15人)

  记者在新街口地下通道内,随机拦截路人求助,分别以求助5元坐车和求助20元吃饭两个不同的理由,看看路人有何反应。

  受访女性7人,其中40岁以上3人;男性8人,其中40岁以上3人。

  4人直接掏钱:3人为老大爷,1人为女大学生。

  8人找借口拒绝记者求助:两名40岁以下的男性让记者求助警方,1名40岁以下男性愿意借手机给记者向同学求助。

  3人直接拒绝了记者的求助,或装作没听见走开。

  受访女性11人,其中40岁以上4人;男性4人,其中40岁以上2人。

  4人直接掏钱:3人为40岁以下女性,1人为老太太。

  4人找借口拒绝记者求助:2人建议记者报警求助,2名40岁以下女性称没钱。

  7人直接拒绝了记者的求助,或装作没听见走开。

  严肃结论

  求助金额越低,越容易获得救助

  “从此次评测可以看出,路人是否出手相助,和求助的金额有很大关系。”全程参与此次评测的南京秦淮公安分局淮海路派出所民警陈浩说,虽然“5元组”和“20元组”愿意掏钱的人数都是7人,但“5元组”中仅10人直接拒绝记者求助,而“20元组”则有18人直接拒绝。

  同时,在“20元组”的男记者一路,3名掏钱人中,只有1人给足了20元。一位54岁的大妈表示,自己身上只有5元钱,另一位20多岁的小伙子给了10元,还对记者各种试探。

  “我们在工作中也发现,现在有一些不法分子打着求助的幌子,消费广大市民的爱心。”陈浩介绍,而这些求助人员最惯用的伎俩就是求助小额现金,“一般都不超过10元,不少市民觉得钱不多,就给了。”

  花式结论

  性别影响力有限,更多靠“演技”

  此次评测之所以分成了男女两组,是因为记者做实验前有两个预判:一是女性更容易博得同情,二是向异性求助应该更容易成功。然而,评测结果和预判大相径庭。

  从性别分组来看,女记者求助的30人中,有8人愿意伸出援手,男记者组则为6人,差距并不大。“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在街头求助这件事上,性别差异的影响力有限。”参与评测的民警表示,可能更多的要看演技。

  而在异性相吸上,测评结果完全颠覆。男记者组中,愿意掏钱的路人中,3人是20多岁的小伙,2人是五六十岁的大妈,仅1人是和记者年龄相仿的姑娘。女记者组中,愿意掏钱的路人中,4人是40岁以下的女性,3人为老大爷,1人是老太太。

  民警点评

  什么是路遇求助的正确打开姿势

  “从此次评测看,市民对于街头求助还是有较强防范意识的。”淮海路派出所民警陈浩表示,向求助的人伸出援手,这说明我们的社会充满了爱心和正能量,但爱心和正能量不能被一些不法分子所消费。

  那么,路遇求助该如何应对呢?对此,陈浩给市民支招,要识别是不是骗局,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建议对方向警方求助。“如果是骗子,在听到市民说的这句话后会直接走开。”陈浩同时也提醒真正需要救助的人,现在南京警方屯警街面,路面不仅有巡逻警力,还有警务工作服务站,全天24小时可接受求助。

  记者手记

  面对求助,不仅需要爱心还需要智慧

  新街口地下通道,人流不息。有多少人会驻足倾听记者的遭遇,然后伸出援手?记者对结果充满期待。

  这次的评测,其实是个善意的谎言,本以为十分简单,然而等到喊住路人张口的一瞬间,才发现这远比想象的要困难。虽然心里想好怎么说,但真的面对他人的时候,记者还是会胆怯,过不了心里的坎。

  记者求助的第一个对象是一位大妈,她好心地把钱拿了出来。这是一次调查活动,是一场“戏”,但当拿到钱时,一股强烈的羞愧感让记者很是难堪。不劳而获不说,更是利用了他人的善心。不知道真正的骗子是否也和记者一样有着相同的心理活动。

  更多的人是拒绝,有的直接抛出一句“骗子”,还有的甚至一句话不说,只是用鄙夷的目光看着记者。

  街头求助究竟该不该伸出援手?防骗和传递爱心又如何平衡?通过这次经历,记者觉得还是在于伸出援手的方式。比如有个大学生虽然没有给钱,但他愿意把手机借给记者,去跟朋友联系或者报警。

  生活中是会有一些人伪装成受害者的样子去骗钱,不可否认也会有一些真的需要帮助的人。小小的爱心承载着大大的力量,以后在生活中遇到别人祈求帮助的时候,不仅需要爱心,还需要智慧。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