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6版:教育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7年5月2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网
新教育,为"教育之乡"插上腾飞的翅膀
——江苏泰州市姜堰区新教育实验掠影
  亲近经典 润泽人生
  建设数码社区,让学生行走在“云”端
  开心农场收获成长喜悦
  朱永新教授为新教育实验学校题写“童心最美”

  5月19日下午,地处姜堰东北角的娄庄中心小学内,孩子们正在进行每月"校园之星"的评选。孩子们用自己的判断选出了一批又一批"身边的榜样"。在学生家长夏萍萍看来,学校的这一做法,把选择权交给了孩子,也真正把成长和改变的权利交给了学生。无论是学生习惯实打实的改变,还是学校管理的良性循环,亦或是家长居高不下的满意度,这些成果的背后,都得益于该校"推进每月一事"的坚持与不断完善。

  而"推进每月一事"正是当代著名教育家朱永新发起的新教育实验十大行动中的一大行动。和娄庄中心小学一样,姜堰的南苑学校、白米中心小学等学校,同样尝到了学生习惯改变带来的"甜头"。如今,"推进每月一事"不仅成为姜堰各学校工作计划中的"标配",其行动的影响力也已经深深走进了师生的心中,成为助推学校发展的文化基因。

  作为全国第一个区域整体加入新教育的实验区,泰州姜堰10多年来在提升区域教育品质的过程中不断从新教育实验汲取养分。同样,它的一系列特色举措,在推动全区提升教育实力的同时,也正在为全国新教育实验的深入推进提供宝贵的区域经验。

  一本书让姜堰与新教育实验结缘

  泰州姜堰,素有"教育之乡"的美誉,姜堰城区的北大街,有一座王氏宗祠,这里是明清泰州学派面向基层平民的讲学之所,为三水这方土地留下了"乐学"的教育文化血脉。

  受"乐学"文化基因影响,这里相继走出了"清代棋圣"黄龙士、京剧大师梅兰芳、"当代草圣"高二适等一批名人。

  早在恢复高考制度后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姜堰以泰县之名成为了江苏"三泰"教育高地上的高峰。然而,高升学率并没有给姜堰教育带来同行们的心悦诚服。不少人潜意识里以为"三泰"质量是以拼时间拼消耗的应试手段"揪"出来的,甚至一度传言,姜堰的教育就是"只要揪不死,就往死里揪"。

  姜堰教育人在被深深刺痛的同时,内心也开始反思:姜堰教育除了把众多子弟送入心仪的高校外,如何才能真正"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

  就在苦苦寻觅之际,2002年,全国新教育实验发起人、著名教育专家朱永新《我的教育理想》一书出版。朱老师在书中描绘的关于切合中国国情的理想教育美好蓝图,引发了姜堰教育人强烈的认知共鸣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如果说最初的相逢是一场缘分,那么随后的了解才能更好地让彼此靠近。"姜堰区教育局副局长林忠玲介绍,有了对"理想教育"追寻的方向,姜堰教育部门随即组织人员到第一所新教育实验学校--昆山玉峰学校考察,现场聆听朱老师关于理想教育的"布道"。在这之后,每一年新教育实验的年会、实验区工作会议等,姜堰都会组团参加,跟着走南闯北,接受核心辐射。

  最好的缘分就是"越靠近,越想靠近"。因为那场美的相遇,2003年,姜堰正式成为全国第一个新教育实验区。到现在,姜堰的不少新教育人手中依然珍藏着朱老师的《我的教育理想》,它如"信物"一般见证了姜堰与新教育的缘分妙不可言。

  "十个一"探索新教育本土化实践

  手指上的阅读、泥塑、绘画…… 在姜堰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城南校区,多种特色的大阅读活动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采访中,该校校长沈桂荣向记者介绍了更多"闻所未闻"的阅读推进措施:"古诗牌""悦读币""悦读卡""悦读章""大礼包""小农场"……一系列做法让孩子们在阅读时直呼"无压力""很过瘾"。

  除了这所学校,走进姜堰的每一所学校,你总能见到精心挑选的书籍整齐地摆放在校园走廊、楼梯拐角的"图书漂流角"。休息时、放学后,总有不少孩子聚在这里,阅读随处可见。

  林忠玲告诉记者,阅读在姜堰一直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群众基础,在营造书香校园的过程中,姜堰结合"书香社会"的建设,打出了"大阅读"的组合拳。通过组织双语美文诵读、读书征文演讲、汉字听写大赛、成语大赛、英语课本剧等赛事,同时该区积极与电视台合作,开设了"教育频道",录制"凤凰读书吧"电视栏目,不少孩子在电视上"露脸"。现在的姜堰校园,越来越多的孩子喜欢上阅读,形成了百花齐放的校本阅读特色,校园内书香四溢。

  "一书一世界",姜堰实验区"营造书香校园"的做法不得不令社会各界称赞。"大阅读"这仅是姜堰新教育探索"十个一"目标中的一个。

  新教育姜堰实验区教师发展中心教科部主任杨爱军介绍,在践行新教育的过程中,姜堰走出了一条带有明显自身印记的新教育之路。对照新教育实验提倡的十大行动,姜堰提炼出了本土化的"十个一"目标,即一书一世界、 一人一博客、 一周一行走、 一生一舞台、一课一风格、一人一平板、 一月一主题、一班一风景、一人一课表、 一校一时空。这"十个一"是新教育实验"十大行动"的区域特色版本,也是发展创新版本。

  "真做新教育、不做表面文章,贴近社会和学生实际……"在参加姜堰区2016年度新教育实验学校工作汇报会之后,新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宜华结合55所学校的实验情况,对姜堰近年来的新教育实验工作给出了这样的评价。

  搭建教师专业发展的理想舞台

  叶甸中心小学的马军老师,是姜堰区第三届博客大赛的"十佳"获得者,虽然身处农村学校,他通过写博客,已经成为区作协的会员,还是江苏省首届散文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他所带的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也爱上了文字、爱上了表达,不少作品在区级以上刊物发表。用马军的话说,接触新教育,让他找到了自己前行的方向。师生共写随笔的行动,让他的教育生活多了一份精彩与期待。

  像马军一样,一大批教师在新教育实验的场域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句子,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中,默默耕耘。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新教育也倡导教师研发卓越课程。作为教育改革的先进区,姜堰在这方面的努力与新教育不谋而合。为让教师大胆地投入到课程整合的行动中去,该区教师发展中心教研部于2016年3月启动了"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创新班"申报工作,确立了"诗经文学审美创新班"等首批70个区级"创新班"。如今,覆盖全区34个学校(校区)的365个创新班正在实验中,"课程意识"已经在全区教师心中扎根生长。王芳、刘丽萍、张益明、许红丽、郭建珍、王燕、王琴等一批教师在课程整合中逐步建立了学科的话语权。

  近几年,新教育的年会成为姜堰教育人的"秀场":姜堰第四中学教师石建华被评为2016年度全国新教育榜样教师;白米中心小学教师潘兆良领衔的"童画课程"入选2016年度全国新教育十佳完美课程。在备受各界关注的中考、高考中,该区也是一路领跑,2015和2016年,省高考状元连续花落姜堰。

  打造"完美教育"的姜堰样本

  "蜜蜂班""向日葵班"……走进地处农村的姜堰区行知实验小学,经过师生共同投票确定的一个个充满朝气的班名吸引着大家的目光。自2012年起,姜堰就开展了缔造"完美教室"活动,而这只是姜堰"完美教育"的一个缩影。

  据林忠玲介绍,受新教育"完美教室"的启发,姜堰打造了"完美教育"系列文化,并且进行本土化创新,在创建完美教室的基础上,又先后制定了完美办公室、完美教师基本标准,出台了《小学教育重点聚焦的20个细节》《小学生应养成的100个好习惯》,并通过向学生推荐100幅名画、100首名曲、100个体育游戏等活动,将完美教育延伸到学校生活的各个角落。截至目前,姜堰区已经命名了1100多间完美教室,500多间完美办公室。

  在"完美文化"建设的同时,姜堰也始终努力和着互联网发展的韵律,积极建设数码社区。从2014年起,姜堰就启动了智慧课堂的研究和实践,先行试点的里华小学、实验小学城南校区已经享受到了智慧课堂带来的巨大"红利"。特别是通过对"电子书包"的运用,实时进行教学评价、学习数据统计,在网络终端中形成针对每位学生的个人学习数据库,最大化实现教学目标。

  "对于新教育实验工作,姜堰在历史源头上就与'第一'有着紧密的联系。在今后的工作中,尤其在区域教育文化的提升和传播上,我们有底气坚信,还能创造更多的'第一',打响我们的教育品牌,不断为新教育实验贡献我们的'姜堰智慧'。"姜堰区教育局局长武晓明充满信心地说。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见习记者 毛晓华 通讯员 姜红军 高杰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