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F6版:砥砺奋进的五年·精准扶贫驻村调研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7年5月2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网
地震和泥石流让她沦为贫困户,靠政府帮扶她重拾生活信心
震不垮的“首富”:杨大妈养猪脱贫记
  依靠政府的补助,杨兴菊养猪脱贫,日子越过越红火
  2013年洪灾,村里不少房子被冲垮
  村民们说,要不是她坚强能干,家早就散了
  扫码看杨大妈的故事

  5月19日下午,59岁的杨兴菊大妈像往常一样喂完猪后,又跑到自家的菜园里除草。她的儿子在新疆打工,儿媳在镇里照顾两个读书的孩子。她已经习惯了一个人操持家务。

  杨兴菊是四川省平武县南坝镇洪溪村村民,2008年5·12大地震,让她失去了丈夫。2013年的泥石流灾害,又冲垮了她新盖的房子。杨兴菊也因此从洪溪村的“首富”变成了贫困户。但她在政府的帮扶之下,再次成为村里脱贫致富的典范。很多村民说:这个女人“凶”(厉害)得很!

  

  现代快报记者 王冬艳/文 徐洋/摄

  1

  遭遇天灾

  地震让她失去了丈夫失去了家

  家里来了客人,杨兴菊烧了壶水,给每个人泡一杯平武特产的绿茶。

  2014年,洪溪村被定为省级贫困村时,杨兴菊家与其他46户村民被评为贫困户,建档立卡,由平武县的防震减灾局对接帮扶。在第一书记张鸿莉看来,杨兴菊与“等靠要”的贫困户并不一样,贫困户的称呼让这个昔日的洪溪村“首富”很是恼火,因此在脱贫中她也最积极,并在当年就成功地脱贫。

  上个世纪90年代末,杨兴菊家就盖起3层楼房,家里还开着杂货店和药铺。杨兴菊的丈夫严光文脑子活,啥赚钱就做啥,2008年汶川地震前,又开了七八个磨坊,店里收了十几万斤的粮食,还压着三四十万块钱的货,杨兴菊家在洪溪村是名副其实的首富。然而,这一切却因为一场地震而改变了。

  “我昏过去了,啥都不记得,睁开眼一看,到处都垮得不像样,坡上也没有路了,我就想看看家里还有人活着吗?”2008年5·12地震当天,杨兴菊在坡上放羊,头磕到石头昏了过去,等她醒来时,地震已经过去了。

  杨兴菊从坡上下来,看到的第一个家人就是自己的丈夫,被石头砸死在公路边上。灾难的现场,活下来的人都在呼唤、寻找亲人。杨兴菊想把丈夫背到屋里去,村民不让她背,说有余震房子还会塌。杨兴菊找了条床单给丈夫盖上,接着又去找儿子和儿媳。看到儿子、儿媳被砸伤了没法动,杨兴菊就把他们背到了公路边的涵洞里,几个人在涵洞里住了一个晚上。

  2

  重建家园

  擦干眼泪接手丈夫留下的生意

  第二天,重伤的儿子、儿媳被转移到南坝镇,之后被救援部队送到绵阳。第三天,杨兴菊一个人回到洪溪村安葬丈夫,看到丈夫的尸体惨不忍睹,她说自己当时只能把眼泪往肚里咽,因为有太多的事等着她去处理。 “我那个时候什么也顾不了,就想着尽快去照顾几名伤者。”贱卖了家里的几十只羊,杨兴菊带着孙子去找儿子、儿媳。在绵阳呆了一个星期后,杨兴菊又陪着儿子、儿媳去武汉接受治疗,3个月后才回到南坝镇,住到灾后居民安置点过渡房里。

  把伤痛藏在心里,怀着对未来生活的憧憬,2009年年底,杨兴菊一家搬到了居民集中安置点的新家,并在新家度过了第一个农历新年。

  杨兴菊把丈夫的坟修到了山上老宅的菜园里。2010年新年第一天,杨兴菊带着全家人回到老宅,给丈夫严光文上坟。“我丈夫一直是家里的主心骨,他死的时候才54岁,他走了,我就得撑起这个家。”

  2010年,随着小孙子的出世,家里的生活也走上新的轨道。借了5万多元的本钱,杨兴菊接手了严光文留下的生意,把家里的杂货铺又张罗了起来,卖化肥、饲料、日用品,兼收粮食。杂货铺开起来后,杨兴菊看着铺子,儿子上货、送货,媳妇照顾两个孩子。两年后,家里的外债就还得差不多了。

  3

  二次天灾

  泥石流冲垮房子,儿子又受了伤

  眼看着生活越来越好。谁知,2013年7月12日,一场洪灾引发的泥石流,不仅冲垮了安置点的房子,还把正在抢险的儿子严华军埋在泥石流下,所幸被抢救了出来。“当时要是找不到儿子,我就跳到河里去,那样还安逸一些,啥都不晓得嘛。”杨兴菊说。

  只要人还在,一切就有希望。“地震过后,要啥没啥,我们损失了至少150万,我老公被砸死了,儿子、儿媳受伤,我们挺过来了第一次,第二次同样也能挺过去。”

  房子没了,家里还欠着外债,杨兴菊成了贫困户,但她说自己还是很感恩。“我们的村支书严华国把我儿子严华军从泥石流里掏了出来,他自己的二哥却在泥石流中丧生了。”再次从头开始,儿子严华军养好伤后,杨兴菊就说服儿子外出打工挣钱,她和儿媳妇则搬回山上的老宅,重修房屋。“家里的5亩地,我一个人就能种。儿子受了伤也不是好劳力,出去打工还能挣点钱回来。”

  泥石流后国家下拨的重建款,加上县里给的水泥、砖头等材料,加起来价值3万多元,杨兴菊把家里的老屋给修了起来。

  4

  自强不息

  政府精准扶贫,养猪让她再次致富

  2014年,精准扶贫建档立卡的第一年,杨兴菊家里5口人,当年领到了6000元的低保、2040元的耕地保护补助以及1030元的公益林补助,共计有9070元。杨兴菊说这些钱就能让一家人活下去了,而要想活得好,就得靠自己的努力。

  为了早日过上好日子,杨兴菊打算在家里养几头猪。得知她没有钱买猪仔后,杨兴菊的侄儿送了一头怀孕的母猪给她,靠着养猪的收入,杨兴菊2014年就脱了贫。2015年,在村干部的帮助下,杨兴菊又从县农委申请到一笔2000元的产业发展资金,用来修猪圈发展她的养猪事业。现在家里的猪圈越修越大,猪圈里的猪也越来越多。

  上个月杨兴菊把5头肥猪卖了,价钱低,只卖了1万多元,但现在家里还喂着十几头小猪,到年底又有一笔收入。

  儿子在新疆打工,年底才能带回三四万元。两个孙子,老大念初一,老二念小学一年级,两个娃一星期的花费就要100元,这些日常的花费就得靠卖猪换钱。今年3月洪溪村发展集体经济,要种植丹参,杨兴菊也用扶贫到户资金入了股。“老伴走了,儿子受了两次伤,以前只是觉得恼火、日子不好过,现在扶贫政策好,有扶贫到户资金,又有人帮助我们,再难我也得把这个家给撑下去。”

  家里外债差不多都还了,国家的贷款还差两万没还完。最近杨兴菊打算再扩大猪圈,多养点猪,等有了本钱再开家杂货铺。“饲料要见底了,你多送几袋来吧!”采访的过程中,杨兴菊接到了山下司机打来的电话,问她要多少饲料。

  村里人都说杨兴菊这个女人“凶得很”,要不是她坚强能干,家早就散了。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