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头接着平江路,一头接着仓街,胡厢使巷就是一条普普通通的苏州小巷。这里曾住着清末状元洪钧、中国历史地理学奠基人顾颉刚,还有苏州才子唐纳、韦祖良也曾住在这里。
韦祖良,曾是苏州高考的文科榜眼,南京大学的高才生。27年前,他辞去苏州大学历史系的工作,只身来到悉尼,从洗碗刷碟开始艰辛创业。如今,他是澳大利亚江苏总会会长、澳纽工商联合总会会长、江苏省海外交流协会副会长,澳大利亚托普地产投资集团董事长。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朱健
家乡名片
泰伯奔吴,建句吴国;子胥相土,建阖闾城。规模位置迄今未变,为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城市。“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三纵三横一环”的河道水系和“小桥流水、粉墙黛瓦、史迹名园”的独特风貌,这就是苏州。
自古人文荟萃、人才辈出;绘画、书法、篆刻流派纷呈;戏曲、医学、建筑独树一帜;苏绣、年画、宋锦、玉作等闻名中外;古典园林更是人类文明的瑰宝,为世界遗产,这就是苏州。
游子回忆
一曲乡音最美音色
在苏州草桥小学,韦祖良当过大队长,表演过说大书,也就是评弹里的“评”。四处演出给他带来了许多欢乐,不知不觉中也爱上了评弹。
去年,韦祖良组织苏州评弹艺术家袁小良等赴澳大利亚悉尼进行首次演出。艺术家评说弹唱集历史知识、现代生活、东西文化于一体,风趣幽默、调侃洒脱,精湛的表演引发全场阵阵掌声。听者有老听众,更有新粉丝,听得懂的自然津津有味,听不懂的也能如痴似醉。澳大利亚各大中文主流媒体都为此次演出做了大篇幅的报道。今年年底,他还将在苏州市侨办的配合下,在悉尼组织举办一场苏州评弹演出。他说,评弹是他听过最美的声音。
思乡最是儿时滋味
采芝斋的糖果、稻香村的蜜饯、叶受和的茶点、黄天源的糕团;冬至节喝冬酿酒,端午家家包粽子,立夏日用竹签串着蚕豆吃……各种美食是韦祖良记忆中最浪漫的事,但最让他难以忘怀的还是苏州的一碗面。中学时代,他几乎每天早上都会骑着自行车到干将路的面摊吃碗面,然后再去上学,风雨无阻。
如今,身在悉尼的他始终眷恋着那碗家乡的味道。只要一回苏州,他一定会去用美味滋润他的思乡之渴。
2012年,他在南京大学设立“韦祖良奖助学基金”帮助贫困学生;2013年,他在镇江投资创办澳大利亚江苏高新科技产业园,设立中澳两国高科技交流平台;今年,他还将在苏州第十中学设立助学金,帮助在校学子。
在为家乡引智引资的工作中,他频繁往来于两地,苏州的快速发展也让他有了更大的梦想。今年3月,韦祖良专门考察了苏州相城区黄埭镇的特色生面加工企业,准备将著名的“黄埭面”端上澳大利亚的华人餐桌。
记者探访
非遗文化融入百姓生活
韦祖良钟爱的评弹已有400多年历史。如今的苏州,多元化的文化艺术生活正演绎着更加丰富多彩的城市精彩。离韦祖良的老宅不远处,现代快报记者看到,张家巷的中国昆曲博物馆、中国苏州评弹博物馆门前,一大早已是游人如织。
来此采风的摄影家杨林华说:“苏州人总会把工作做到极致,把生活过到精致,所以建个房子出来个香山帮,打一件木作成就了明式家具,织个丝是宋锦,绣个花便为苏绣,连吃个橄榄还弄了个核雕。”
在苏州,几十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里没有一件不是来自苏州百姓的日常生活。它们有的进了博物馆,却从未离开过市民的吃穿住行。比如苏扇,本为寻常纳凉之物,但苏州文人的艺术创作推动了折扇业的繁荣。清代成为贡品,它与评弹、昆曲巧妙结合,一展一合间成就了舞台上的一颦一笑、风情万种。
苏式美食“蕾”动八方客
看过《舌尖上的中国》,都知道枫镇大面。其实,苏州何止一面,三虾面、蟹粉面、炒肉面、两面黄、蕈油面、奥灶面……数不胜数。
初到苏州的游客,无不为街头美食所倾倒。且不说松鼠鳜鱼、碧螺虾仁、响油鳝糊等苏帮名菜,就是街头名吃都来不及吃。更何况,要找一找那家的汤圆、那家的饼,等一等何时的鱼虾、何季的蟹了。
从事美食体验的自媒体小编夏小暖告诉记者:“苏州人对吃的讲究至少从晋代张翰思鲈辞官就开始了。1200万人口的苏州已是美食的集大成者,而苏式美食仍不减其风光。逐年增加的游客是必来尝鲜的,就是苏州人,在饕餮了几年他乡滋味后,也开始回归。”
文化的传承、创新和发展,让苏州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具一种时代的魅力。苏州正如苏式美食般,用吴侬软语向世界召唤:且留、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