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郁
写这篇小文之前,特意搜索了一下“干货”这个词汇的源头。按照网上的说法,这个词汇最初是电子商务中的术语,那些电子商务从业者分享的从业经验和工作技能,如果这些知识比较实用,没有水分,就通称为“干货”。当然,这个词汇早已跨越了电子商务领域,变成了各行各业中分享频率最高,颇具吸引力的词汇。比如,现在已经有专门总结阅读经验,提炼书籍中的精华知识点进行贩卖的行当,美其名曰:知识干货。
读书也可以总结出干货吗?乍一看,好像没什么不可以。我们从小的教育模式,就是读每一篇文章,都要学会概括中心思想,这就是前电子商务时代的干货提炼法。这个中心思想的提炼基本遵循“这篇文章叙述(描写)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表现(抒发)了什么精神”的模式。像小学课本中《桂林山水》这样的文章,中心思想就可以概括为“通过描写桂林山水的秀丽景色,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在这样一种语文教育的氛围中长大,我们此后阅读对概括中心思想,有种强迫症似的偏爱。如果一篇文章无法概括出中心思想,或者写得十分随意和散漫,总结中心思想十分困难,我们的审美偏好就会下意识认为这样的文章不是好文章。
当然,现在盛行在“逻辑思维”等一众知识公号中的干货并非简单概括一句中心思想即可。要不然,它们怎么会好意思贩卖这么高的价钱。按照它们的“得到”APP宣传的理念,它们提供的是一本书知识点的浓缩,可以帮助大家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集中阅读,它们分享的知识干货可以颠覆你的认知,更新你的感官,充实你的大脑,帮你更新换代,让你在短时间内得到一锅知识浓汤。
而这样的知识干货是怎么提炼出来的呢?比如一本三十万字的图书,内容提供者需要自己阅读之后,精心总结出两三万字的文章,内容要涵盖整本书的思路,在不能歪曲作者原意的基础上,将作者的颇具书面化和高深的文句,改写为直白和清晰的口语,如果书中有大量的实例和故事能够传达作者的观点,那就更好了。它们恨不得所有的干货都可以用故事来加以说明——这也造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这样传播出来的干货,跟那些成功人士分享自己颇为传奇的成功学经历和鸡汤并无多大差别。
如果你注意到这些分享“干货”的公号,就能发觉他们的分享有个很大的漏洞。他们能够分享的书籍,大都是那些书市上的畅销书,以财经、管理和成功学书籍为主,人文社科类的书籍少得可怜。公平地说,这倒不是他们的阅读视野之内没有这样的书籍,而是他们知道,这样的书籍无法提炼成干货,煲成一锅鸡汤给你喝。但也正是这样的书籍,对我们人生的教益是最大的。换句话说,人类的文明很大程度上是依靠这些人文社科类书籍来传递,他们构成经典的序列,文明的长廊,知识的馈赠,是我们文化与精神的真正源头。它们无法简化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三个故事的知识干货。退一步说,就算他们可以把一本书炼化成浓汤宝,这样煲出的一锅异味的鸡汤,你会吸收多少真正的营养呢?
说了这么多,阅读书籍中到底有没有干货可以提炼呢?当然有,但前提是,这个干货的总结必须是你自己的阅读所得。别人替你读书总结来的东西,跟你无关。阅读中的干货,说白了就是你的阅读经验,就是你阅读过程中被打动的情绪,情感的认同、观点的碰撞、思想的迸发、沉思的智慧,以及阅读之后对一本书的总结。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多年后重读一本书,原来重点划线的部分,会发现变得不再重要,你发现了很多新的想法。这就是读经典的好处,它是一本小书,但胜过一个大世界,它向你无限敞开,你总能发现新的迷人之处。
在《浅薄:互联网如何毒害了我们的大脑》一书中,尼克勒斯·卡尔指出了这一点:干货读书法也罢,别人替我读书也罢,这种方式看似让我们更方便、更有效率、更快捷地找到答案,但是,我们却失去了探究事物的批判性思维,失去了从书籍等内容深挖一个主题,并形成自我观点的能力。长此以往,我们都变成了丧失思考的人类。
■试读
2013年,我对爱情的所有幻想,都止于现实,我想,不会有什么奇遇的,浪漫已死,我的未来应该是死水微澜的,不会有高山流水的知音前来,也不会有陪我走过千山万水的骑士,偏偏我还是一个写故事的人,写过那么多浪漫的故事,无论是鹊桥会还是树下盟,都一下子离我很远很远。我收拾起了所有关于爱情的幻想,做一个没有奢望的人。
——五十块/蔡要要 《每天早上和你一起醒来》
他们需要的不只是信息,尽管在这个事实的年代,信息往往支配了他们的注意力,并远远超过了他们的吸收能力。他们需要的也不仅仅是理性思考的能力,尽管获得这种能力的努力往往耗尽了他们有限的道德能量。他们需要的是一种心智的品质,这种品质可帮助他们利用信息增进理性,从而使他们能看清世事,以及或许就发生在他们之间的事情的清晰全貌。我想要描述的正是这种品质,它可能会被记者和学者、艺术家和公众、科学家和编辑们所逐渐期待,可以称之为社会学的想象力。
——[美]C·赖特·米尔斯 《社会学的想象力》
“五十岁可是人生的一个坎。应该说的确还是有这么回事吧。我也是将近这个年纪的人了,多少能够了解,到了这个岁数的人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决定这种自尊心格外强。”那个岁数,都想要自己做决定,但到哪个岁数,都不能随便由着自己的决定,年轻时心不甘情不愿,自己找别扭,不知40以后、50之前,是会妥协现实,还是习惯被摆布?
——[日] 横山秀夫《半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