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两市再遭重创,沪指低开直接击穿前期低点,刷新年内新低。不过,午后大盘反转翻红,沪指收盘涨0.29%。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6月后上市新股再现破发身影。红蜻蜓昨天盘中一度下探至17.21元,跌破2015年6月上市的发行价17.7元。此前,国泰君安在2015年8月已破发。从历史经验看,次新股破发潮屡屡成为见底标志,昨天A股探底回升,是否意味着本轮调整结束?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王静
次新股破发再现
还会跌吗?机构:市场“磨底”还需要过程
大盘连续18个交易日低开
周四两市惯性低开后加速下挫,大盘自1月16日以来的涨幅正式被完全吞噬。虽然在石油、银行频频发力护盘下沪指跌势放缓,但个股层面中小创依然惨烈一片。盘面上,各板块跌多涨少,两市近2000股下挫。不过,午后大盘下探3016点后开始反转翻红。截至收盘,沪指涨0.29%,报3061.50点,深成指涨0.20%,报9776.45点。
盘面上,石油、银行等权重板块强势护盘,雄安新区、家电、工程建筑等涨幅居前。农业、软件等领跌,题材股遭重挫。
而这轮由金融去杠杆直接引发的下跌行情也刷新了一项历史纪录,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大盘已连续18个交易日低开,并打破了2012年创下的历史纪录。
2015年的股灾的惨痛教训让绝大多数投资者记忆犹新。与两年前的那一波断崖式暴跌相比,虽然4月中旬以来这场下跌指数跌幅还有所不及,但钝刀子割肉对市场造成的伤害依旧惨痛。统计显示,截至5月11日,已有281只个股收盘创出2015年6月中旬大盘见顶以来新低,其中*ST智慧、*ST锐电等6只个股跌幅超过80%。在此情况下,不少散户选择离场。海通证券的统计显示,与2016年底相比,今年投资者结构最大的变化是散户投资者占比在持续下降,由去年四季度的44.4%降至今年一季度的43.6%。
次新股再现破发,估值底到来?
随着股指持续调整,A股估值水平已显著降低。数据显示,截至5月11日收盘,已有39只个股跌破每股净资产。更值得注意的是,昨天盘中,红蜻蜓一度跌逾3%,最低跌至17.21元,跌破2015年6月上市的发行价17.7元。
另外,国泰君安在2015年8月已破发,最低跌至16.07元,现报17.85元。金诚信、三角轮胎等次新股目前也已逼近发行价。
从历史经验看,每次熊市末期(比如2005年、2008年底以及2012年),次新股都有破发潮。这一次,虽然次新股还没出现大面积破发,但仍有不少人认为,可能是A股估值逐渐见底的标志。
事实上,数据显示,创业板指数历史市盈率5月10日已降至37.3倍,为2013年1月7日以来最低水平。2015年6月股灾发生之前,该指数市盈率最高曾达130倍。不过,创业板市盈率仍远高于上证综指,上证综指周三市盈率为16.6倍,为2016年7月以来低点。
和信投顾认为,总体来看,A股市场“新股不败”的神话可能在2017年终结,破发品种的出现将存在较大概率,但从国际资本市场发展来看,新股破发是正常的,投资者须理性看待新股的投资风险与机会。
资本增持潮出现
随着市场估值水平持续下降,增持的声音也逐渐多了起来。统计显示,4月10日至5月10日的一个月时间内,沪深两市共有181家上市公司获重要股东净增持(即整体增持量大于减持量),净买入份数合计达10.07亿股。仅5月9日晚间,就有包括格力电器、复星医药、格林美在内的多家公司获重要股东增持。
分析人士指出,股东的增持行为,一方面可能表示一些股东认为公司股价已经低估,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是为了争夺上市公司控股权或配合融资。
筑底之路仍然漫长
连续下跌后,已经有不少市场人士认为反弹即将来临。昨天,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在微博表示,“空方18天低开,用力过猛,气数已尽。”他认为,随着一季度经济数据趋好、进出口大幅回升、一带一路会议胜利召开等利好到来,也许多方主力部队已经集结完毕,反攻开始。
不过,更多的机构认为,市场的“磨底”还需要过程。华创证券认为,5月A股市场将以震荡寻底的方式呈现,市场需要以时间换空间来寻底。
海通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荀玉根则指出,2016年1月底以来几次市场回调都是先快跌后磨底,最近一周成交量最低311亿股,换手率200%,情绪指标相比前一周有所降温,还需要时间继续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