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有太湖锡惠大气磅礴,小有小桥流水玲珑剔透,古有民族工商发祥地,今有国际都市大框架……千百年来,无锡这个江南福地经久不衰,紧跟潮头又不断积淀出深厚的人文底蕴。在离乡20多年的游子山奇眼中,作为家乡,无锡那如父亲宽阔臂膀般的外在让每个人自豪又安心,而那如母亲温婉慈祥般的内在又让他这样的游子魂牵梦萦。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徐振
家乡名片
无锡位于江苏南部,是中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江南文明发源地之一,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商朝末年。无锡自古就是鱼米之乡,素有布码头、钱码头、窑码头、丝都、米市之称。无锡也是中国民族工业和乡镇工业的摇篮,是苏南模式的发祥地。同时,作为“太湖明珠”,无锡有鼋头渚、灵山大佛、三国水浒城、梅园、蠡园、惠山古镇、荡口古镇、东林书院、崇安寺、南禅寺等景点,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这从郭沫若的“太湖佳绝处,毕竟在鼋头”便可见一斑。
游子回忆
离家20余年创作12首歌解乡愁
山奇
无锡人,著名策划人、音乐人、制作人、学者、导演,曾任CCTV《艺术人生》《星光大道》策划人。现居住在北京,目前是独立导演、独立音乐人。
1995年山奇离家去北京闯荡,到现在已有20多年。在和现代快报记者视频对话时,山奇说道,他当时是冲着音乐梦想去的北京,虽然在不断接收新事物、新文化,不过故乡无锡始终伴随着他的心灵。
“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就很容易想起故乡,想起以前在无锡的点点滴滴,南长街、古运河、清名桥这些我出生成长的地方总会勾起我的乡愁。”山奇这么说是有“证据”的,20多年来,他把自己的回忆、乡愁一点一滴地转化为了12首歌曲,每一首都有浓浓的无锡味道,也透露着他内心对故乡的真切情感。
“离开家乡越久,思乡的情感越切,时间久了,连以前最讨厌的黄梅雨季都会想念了。我是1995年夏天到的北京,当年年底就创作了《小娄巷的新娘》。江南的弄堂很有名,而无锡的小娄巷又是其中非常著名的。”山奇说道,在这首歌里,他是这么写的,“深深的雨巷,花开紫丁香”“为什么一个人,寂寞又惆怅”“长长的雨巷,飘来一阵香”“心中的思念,就像小娄的雨巷”,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溢于言表。
故乡的小桥流水令人魂牵梦萦
要说最让山奇想念的地方,还属他出生和成长的地方“南长街”,这一片也是无锡的“门户”之一。正如山奇谱写的歌曲《古运河之恋》中所提到的,“古运河水流南禅钟悠悠”“古运河水流清名桥上走”,简单的文字却寄托了他内心最真切的情感。
“我5岁开始上的幼儿园,那时我就自己上下学,每天在南长街上走来走去,小时候的所有记忆都在这条街上。那时候的河水特别清澈,淘米洗菜都在河里,还能看到小鱼游来游去,有大船经过时,浪就拍打在堤岸上,岸上的人看到都会赶紧离开一会,这些场景给我留下了特别深刻的记忆。后来上中学,我在教室里头一扭就能看到窗外的妙光塔,那时候南长街上还有群众电影院、第三副食品商店、邮局、酱油店、杂货店等,感觉生活环境特别接地气。”山奇回忆道,他以前最开心的一件事是一早拿着筷子去排队买油条,“那时候夏天阳光很清澈,早晨风很凉爽,我拿着筷子给全家人买早饭,把油条串在筷子上,到现在我还能闻到油条的香味,那时外婆和妈妈都在,那种生活真的让我不愿意长大。”
“民以食为天”,作为鱼米之乡,无锡自然少不了美食,无锡排骨、小笼包、馄饨……这些美食都非常有名,而这也是让山奇这位在外多年的游子时常思念之处。
“我在外面是从来不挑食的,吃饱就行,不过一回无锡,我发现我就会挑食了,因为爱吃的东西实在太多了。在我心里,无锡菜是最好吃的,在北京我最想吃的就是无锡的小笼包、馄饨、阳春面。而除了这些,每次回无锡我都要吃最本土的无锡菜,螺蛳炒韭菜、冬笋咸肉、炒金花菜、水芹菜、红烧鳝筒、咸泡饭、面筋塞肉,这些在外面一般是吃不到的,或者吃不到正宗的无锡味道。当然还有好多,像汤团、玉兰饼、桂花糖芋头等,都是无锡很有特色的美食。”山奇饶有兴致地说道。
记者探访
南长街发展不忘保留运河水乡传统风貌
南长街是古运河水乡传统风貌的精华地段,不过,如今的南长街早已不是山奇记忆中的模样。现在的南长街是特色街区,虽然小桥流水依然,建筑依旧古色古香,不过很多充满现代化气息的店不断进驻其中,以前的“小桥流水人家”,如今已成旅游、休闲的目的地。
“我每次回无锡都会到南长街上走一走,不过只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走在南下塘,借着幽幽的灯光,感受着慢慢流淌的河水,我才能找回一些小时候的记忆。虽然有些遗憾,但我知道发展是肯定要的,而且我为现在的南长街也感到自豪。南长街应该是中国路程最长、最宽的千年古街,现在也非常时尚,每年来旅游观光的人也有不少,但街道从不会显得拥挤,它始终以恬静优雅的姿态展现在大家面前,在我心里,古运河最美的一段就是南长街了。不光是我,我经常会把南长街的视频拍给朋友们看,他们都很羡慕我生长在这么美好的地方。”山奇说道。
当然,南长街在发展中也很好地兼顾了传统风貌的保留,至今保持着路河并行的双棋盘城市格局,保留着小桥、流水、人家以及幽深古巷的江南水城特色,存有历史建筑上百处及九座古桥梁等。清名桥及沿河建筑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树名木3株,河埠头22处,老桥10座。
不管怎么变,始终不变的是“宜居”
20多年来,无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经常回来的山奇发现,几乎每次回家,无锡都“变了个样”,不过始终不变的是无锡的“宜居”。
“无锡不是只有小桥流水、无与伦比的景色,事实上,无锡是个非常综合的城市,无锡曾经出过很多状元、文人、书画和音乐家,除了文学文化领先以外,无锡经济也很发达,工商业可以说是影响了华东地区。而现在,无锡越来越大格局,正朝着国际大都市的方向飞奔着。首先是交通,现在无锡的路桥修得太好了,在北京生活后再回到无锡,在路上开车幸福感简直爆棚,白天开车比在北京半夜2点开车还舒服,一点也不堵。”山奇说道。
除了交通便捷外,无锡完备的卫生、教育、治安、休闲等配套也让居民们无后顾之忧。除了有物质的保障,无锡的人文底蕴也时常滋润着人们的心灵,如世界最高佛像所在地灵山胜境,读书人心目中的圣地东林书院,“太湖绝佳处”鼋头渚,有着祠堂群的惠山古镇,“天下第二泉”所在的锡惠公园等,市民既能随时领略名胜景观的风采,又能修养身心。宜居之城,无锡当之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