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崖峭壁创奇迹,
牵来银河挂绝壁。
八旬老汉不服老,
感天动地谱新歌。
人间大爱惊天地,
愚公精神永流传。
——网友写诗点赞大发叔
千金一诺!一辈子,一传奇。
他叫黄大发,今年82岁,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草王坝人。这两天,这个一辈子生活在大山深处的老人,在网上成了红人。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中央媒体推出长篇通讯,央视更是用上下两集的篇幅,在《新闻联播》播出他的事迹。现代快报制作的关于这位老人的融媒体产品,视频和H5也在网上被刷屏……
他,究竟有着怎样的传奇?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朱俊骏 周晓翔 项凤华
杨菲菲 王冬艳/文
马晶晶 顾炜/摄
用一生来兑现向村民许下的诺言
黄大发生活的地方曾经是当地最贫困的山村。由于被大山隔断,村头的一口望天水井,成了唯一水源。当地有童谣唱到:“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一年四季包谷沙,过年才有米汤喝。”
1935年出生的黄大发是孤儿,吃“百家饭”长大的。23岁当了草王坝大队大队长,第二年入了党,他决心为村民做三件事:引水、修路、通电。
1959年,黄大发带领村民上山修渠。但是,他们缺少修渠技术,也没有修渠的条件。他们挖开的沟渠只能用黄泥糊,结果一下雨就被冲垮了。作为村支书的黄大发没有放弃。“修不好,拿命往上盖,我第一道没有成功,那我修第二道!”
1992年春天,第二次修渠工程开始。这个开山凿渠的工程总投资31.4万元,其中上级拨款6万元,另拨了38万斤玉米折抵14.4万元;村民自筹10万元(主渠8万元,支渠2万元)。村民卖鸡蛋、卖羊、卖蜂蜜,把这笔费用凑齐。剩下的1万元,黄大发自己贷款。
草王坝想要把水引进来,必须绕过灵宝山的大土湾岩、擦耳岩、岩灰岩三重险崖。
1995年,水渠竣工。主渠长7200米,支渠长2200米。
大发渠的精神没有过时,更显珍贵
耗时36年,在海拔1300多米的灵宝山上,开凿了这条高空水渠。村民们亲切地称它为“大发渠”。
这是一条致富之渠。修渠前,草王坝年人均粮食150斤,人均收入80元,40%的孩子因为交不起学费而失学在家,村民生活年年靠国家救济、补助、回销。通水后,经过3年的坡改梯工程,草王坝年人均粮食产量达800斤,当年人均收入400元。
20多年来,大发渠奔流不息,灌溉面积1100多亩,350余户、1200余人受益,每年收稻谷80万斤。
这是一条脱贫攻坚的精神之渠。在引水、修路、通电的诺言兑现后,黄大发没有停歇。作为一名老党员,他的一颗心始终记挂着村民的生活。为了能让全村人过上好日子,他带头种上柚子树,因为种植蔬果要比纯粹种粮收入高。在黄大发的带领下,草王坝人开始逐步改变传统的种植结构。现在,全村有核桃5200多亩、柚子650亩、海椒2000亩……2016年底,草王坝农民的年人均收入突破6500元,是修渠前的80多倍。
有了黄大发和乡亲们这种敢啃硬骨头、敢拼命的精神,草王坝的脱贫之路也顺畅了许多。而草王坝的脱贫之路,正是贵州乃至全国脱贫攻坚的一个典型样本。
全国还有5000万贫困人口,到2020年一定要实现全部脱贫目标——2016年7月,习近平发出总攻令:“扶贫开发到了攻克最后堡垒的阶段。”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黄大发的精神非但没有过时,而且更显珍贵。
现代快报用两个融媒体产品向老人致敬
现代快报创作了两个融媒体产品,向这位老人致敬。
《大发渠》是一条时长只有6分钟的短视频,但角度新奇,创意满满。视频中,既有震撼人心的航拍镜头,也有细腻入微的人物内心描述。黄大发的妻子徐开美回忆起女儿跟孙子病逝时,那低头想要哭的瞬间,让无数网友掉泪。
这条短视频的“贵州味”也非常足。草王坝四面环山,风景优美,视频中的延时摄影和航拍画面,让众多网友过足了眼瘾。更有特色的是,视频中还有三段原声说唱。其中,童谣是由遵义平正仡佬族乡麦博希望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说唱。民谣则是现代快报作词,请平正仡佬族乡的民间艺人王玉德谱曲演唱的。另外还响起了非常具有民族特色的劳动号子。
一个网友看了视频后评价说:“画面之唯美大气,细节之触动人心,民谣、童谣、劳动号子等多种表达语言之融汇缤纷,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现代快报的另一个融媒体作品是H5《黄大发引水记》。它用一本小人书的形式包装,视觉新奇。但这则H5的技术可不简单,它融入了视频、动图等多种播放手段。
百万网友
为大发叔点赞
“修不好,拿命往上盖,我第一道没有成功,那我修第二道!”“黄大发语录”打动了无数网友。
网友“郭扎西”:“‘水修不过来,拿命往上盖!’听了让人热泪盈眶。”
网友“Zgxsun”:“满眼都是泪水,为这样的党性品格而热泪盈眶。”
网友“太阳雪-43123”:“看得眼泪止不住落下,老人的手,农民的手,值得敬佩!”
许多网友把黄大发比做当代愚公。
网友“鹤立荆溪”:“一辈子,一传奇,一条渠,一生求。在黄大发老人钢铁般意志的坚持和带领下,克服艰险,排除万难,‘大发渠’终于在悬崖峭壁上开凿成功,让山里的乡亲们终于告别了祖祖辈辈都没清水喝的历史。黄大发老人,您是当代愚公,向您致敬。”
网友“Why”:“愚公移山精神,值得敬佩和学习。”
网友“Teacher Li”更是写下了一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感动:“悬崖峭壁创奇迹,牵来银河挂绝壁。八旬老汉不服老,感天动地谱新歌。人间大爱惊天地,愚公精神永流传。”
网友不仅被感动,更多的是看到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
网友“天天向上”:“我们坚信无论什么事,一个人只要坚持就一定有成功的那天。”
网友“彬”:“人的一生不需要多伟大,只要把一件事做好就行了!”
网友“舟舟~福”留言:“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值得中国13亿人学习!”
还有网友,从黄大发的身上,看到了一名普通共产党员为民服务的核心价值。
网友“萨博小太阳”:“为人民服务不枉此生。”
网友“以茶代酒800”深情留言:“向老共产党人致敬!”
记者手记
住在草王坝的那些天
这次采访,我们想通过短短的8天时间,寻找答案:是什么经历塑造了黄大发的性格?是什么动力让他坚持不懈,开凿水渠,带领村民脱贫致富?
我们沿着灵宝山的悬崖峭壁,跟着大发叔,跟着当地村民,用脚一步步丈量长达近万米的大发渠。又一路向西,翻过老鹰山,穿过螺丝水,走进马家湖沟,徒步跋涉16公里,寻访大发渠的源头。
现在看来,这次水源地的寻访,也正是对黄大发精神源头的寻访。
跟在大发叔的身后,面对悬崖,我们常常不敢迈步,他却健步如飞。这是他走了一辈子的路,熟悉上面的每一块石头、每一棵树。我们虽然年轻,却被他远远甩在了后面。但是,一走到视野开阔的地方,他都会停下来,远眺山谷里的村庄。佝偻的背影透出一股倔强。
“我82岁了,在草王坝生活了整整82年。”大发叔指着炊烟袅袅的村庄,绵延的油菜已经开花,正是这个山村最美的季节。每次停留,大发叔至少要看上两三分钟,然后再前行。82年,对生育他的这块土地,他总觉得看不够。
后来在聊天中,我们才知道,黄大发是孤儿,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去世了。四处流浪的他,是吃“百家饭”长大的。因此,他对村民特别有感情,总想着要报答他们。
几十年的坚韧、坚持,黄大发没有用语言,而是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完成了他的“报恩”,兑现了他的诺言。
但是,如果说黄大发的精神动力,仅仅源自个人的“报恩”情结,显然是片面的。
为了能跟大发叔和当地村民有更多时间接触,我们吃住在村里,天刚蒙蒙亮,就守候在大发叔的家门口,等着他开门,陪着他一起去割猪草、背山芋……
沿着大发渠,我们也是逢村必访,只要有人家,我们就走进去,聊聊家常。好客的山里人总是把我们留下来跟他们一起吃饭、喝茶,还有村民会递上他们特有的旱烟,要让我们抽上一口。就是在这种拉家常的过程中,黄大发的形象立体起来,我们需要的答案也更加清晰。
采访中,黄大发强调最多的,就是他党员的身份。说出口的时候,是那么自然随意,没有一点故作姿态在里面。因为,这样的话,他不但说了整整58年,也照着做了58年,跟他的党龄一样长。
“我苦出身,没饭吃,村民给我饭吃,党培养了我,我没理由不好好干!”黄大发说。
这正是黄大发的精神动力来源,一个基层党员干部的最真实心声。几十年如一日,黄大发的理想从来没有动摇。
有人说,黄大发是“当代愚公”,也有人说黄大发是“年份英雄”,但在我们眼里,黄大发其实就是一个有着理想主义情怀的普通党员。
他让我们想到了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中的主人公乔安山。雷锋牺牲后,乔安山一辈子都在做好事,都在传承雷锋精神,怀抱着小小的理想,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永不会停歇。这不也是贵州深山中,黄大发的精神写照吗?
短短的8天采访结束。对于我们来说,这既是一次寻访,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一次心灵的朝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