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Y4版:艺+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7年3月1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网
“书房长在现实的土壤里”
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协第五、第六届副主席言恭达
  言恭达
  江苏常熟人,1948年生。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友协国际艺术交流院院长,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第五届、第六届中国书协副主席,中国国家画院院委,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兼职教授,东南大学中国书法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大草 《淮南子·主术训》句 68cm×180cm 2012年 释文:非淡泊无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宽大无以兼覆,非慈厚无以怀众,非平正无以制断。
  隶书(汉简) 自作诗《追忆前游》之二 2016年
  释文:今生无意恋繁华,赢得真传始到家。满眼落红春已老,扃门一任剪奇葩。

  □文/薛小华

  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的议案提案,始终是大家关注的焦点。近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协第五、第六届副主席言恭达就和笔者谈起了他的提案。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基因,汉字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诉求。汉字文化活着,历史才活着,民族才活着。在互联网时代,汉字在传播中缺失是一个严重的问题,需要多方面措施来解决。我的五个提案是有实践递进关联性的。”言恭达先生从包里取出一个大文件袋,拿出了五份提案。

  “以《关于谨防互联网时代汉字在传播中缺失的建议》为第一个提案;《关于深化实施“全民阅读·书香中国”工程的建议》是第二个提案,以‘书房满中国’的理念引领社会生活方式和社会主义价值观,构建时代文化生态新模式,提出‘全民阅读’‘书香中国’深化实施工程的抓手问题。此外,是《关于引导文化创意产业园科学建设的建议》《关于城镇化建设中保护与利用好历史文化遗产的建议》《关于完善〈慈善法〉配套政策的建议》。”

  “深化实施‘全民阅读·书香中国’工程在今天的社会文化大背景下已刻不容缓。挖掘中国文化的东方美,重塑中国人的精神之美,进而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以“书房满中国”的理念,引领全民生活方式和社会主义价值观,构建时代文化生态新模式,是深化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新举措。”务实、沉稳、内敛,在言恭达先生的言语间总透着一股子浓浓的正能量,浓浓的家国情怀。

  “改革开放前,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书房只是梦想。当今,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改善,书房梦得以实现。中国书房这个课题不但深化了全民阅读和书香中国工程,而且是当下文化建设抓手。传统文化千年生生不息,‘别具一格’;而面向未来,更需要让传统文化在新的土层中‘别开生面’。对我们这代人来说,书房梦永远存在。通过读书,人生感悟,积累人生最大的财富。对于年轻一代,更年轻一代,中国书房意义更加重大。为明天沉淀这个时代的文化精华,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文化责任。”

  书房长在现实的土壤里

  “少年时,我曾在沙家浜下乡。下乡中,没有什么书读,书房梦不现实,大家传阅中外经典名著,雨果《悲惨世界》等都是那时候读的。水乡,严重的血吸虫地区,农忙要劳作16小时,也不忘读书。因家学渊源,孔子弟子子游言偃后人,家庭对读书比较重视,小时候就有特定的书房,空间不必大,有藏书。在沙家浜时,练书法不可能,但常读帖……后来,到常州工艺雕刻厂绘画,制作出口的工艺绢画,有了更多读书机会。成家后才重新有了书房。在常熟工作时候,我还被评为‘十大藏书家’。”

  在言恭达先生的讲述中,我似看到了一位既内敛又充满张力的艺术家、学者的成长历程,在“恰同学少年”的青春年华里拼搏奋斗的足迹,也许还有一张刻着“早”字的书桌,见证着“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明惰寸功”的寒窗苦读。

  在言先生那一代经历的离乡背井的奋斗中,书籍似乎还是承载着家乡晨露的泥土,遥寄着“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不解乡愁。

  在“济困扶贫挥雨露,走村串户历山川”辛勤脚步中,正是知识的积淀,读书、思考、实践,任何时候都不会忘记初心,从未停下从事慈善与社会公益的脚步,行善已成为他的一种自觉与担当:向四川雅安灾区和安徽贫困地区中小学捐赠100万元图书;向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捐赠100万元,建立“言恭达国际文化交流基金”;向北京语言大学捐赠100万元,建立“东南大学言恭达教育基金100万元”“北京语言大学言恭达艺术文化基金”……同时,也一直没有停下思考与建设,在《人民日报》发表《中国书坛需要心灵建设》;每年为“两会”文化问政提案,十年来已近80个。

  脱离传统文化,就失去了自己的身份

  他说,改革开放30多年,经济高速发展、经济形态发生巨大变化,在社会转型期,我们这个民族并没有提前或同期去架构文化理想,以至社会价值判断与行为导向异化成“时间就是金钱”,人活的目的就是挣钱,信仰体系构建是一个大问题。

  “对于中国来说,不搞现代化、工业化、不搞市场经济,就不能发展,从根本上说也就没有出路。但是,在现代化和市场化的过程中,如果不重视文化建设,信仰重塑,不真正地保护弱势群体、扶助老弱病残孤,而是听任工业化、市场化工程的波涛汹涌自然选择,那么工业化、市场化就不可能成功。但是是否解决富裕了,目的就达到了?欲望是没有止境的。人到底应该有什么样的活法?这是富裕起来的中国人开始思考的问题。

  “当下中国正处于一个‘大时代’,大时代需要有能表征这个时代的高尚文化,而代表当代中国文化形象的不会是那种娱乐至死、本能放纵、玄幻穿越、宫闱权斗和一夜升天的流行文化产品,而是追求正义、直面现实,具有人文关怀敬畏之心的真文化。一个全民娱乐的时代绝不是一个昂扬向上的时代,一个缺少深刻思想和美好情感的人也不是一个完整的现代人。中国传统文化中,哲学思想、君子风范,是我们的宝贵财富,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国人的身份标志。”

  言恭达说,过去人称书房为书斋。斋,《说文》:“斋,戒洁。”戒是警示,洁是洁净,书斋是中国人读书,修养身心性命所在,所以既是学习的生活空间,更是闭门思过、静心反思的空间。世道纷纭,熙熙攘攘,心为外利所动,几乎失去真我;物欲横流,乃至人心不古;求诸外欲,而忽略了内在的诚信,这已是当前严重的社会问题。追逐潮流,永远会被潮流甩在后面,把握风向,才能真正站上潮头,人云亦云、轻易惶惑,是内心缺乏人生意义框架的表现,也是信仰的缺失。

  有信仰的民族,才能立于民族之林。信仰像一个锚,在身处滔天大海中也能把自己钉牢在某一个位置,任他雨打风吹,我自岿然不动。我们可以从祖先身上找到本民族的精神特质,这就是君子之风和人文担当。研习经典,有助于理解人类社会和历史,及其背后的细节、逻辑,重塑民族信仰。

  我们倡导新士大夫精神,这是一种人文担当,以读书、创业为人生主要走向的生活方式,是一种重塑当代人心灵世界的力量。观看《信仰的力量》让我们很感动,信仰需要不断磨炼和净化,这个过程是在不断求索与反思中完成。人性重生,社会核心价值观的重生,这是“中国书房”推广的现代意义。

  “中国书房”课题,是“书香中国”“全民阅读”具体实施,是文化建设的抓手。文化建设须在经典中开拓思想绿洲,科学凝练文化元素、系统构建文化品牌出发,适时呈现文化成果,适时从精准营销文化产品入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如同“孔子学院”让中华文化走出去,“中国书房”文化品牌可以深化带动文化传播。

  中国书房是传统文化生活空间,是文化与文明的载体。我提出的中国书房,不是单指个人读书学习的地方,而是阅读交流,并引入传道授业解惑书院概念的公共空间。易操作,可复制,易在社会层面形成广泛影响,把全民阅读从阅读推广层面,渗透到生活日常中去,改变大众生存状态、生活方式。对这类文化品牌的文化产业项目,我们要坚持公益为主,因地制宜,城乡差异,整合资源发挥优势搭建各种不同的发展平台。

  人的文化与精神会体现在人工器物上。书房无论简陋还是奢华,总有藏书、书桌、桌椅、陈设、用具,体现书斋主人的精神世界,经过提炼、选择器物经典,都不是风光一时即消逝的东西,与现代性结合,衍生大量文创产品,也是非常有趣、有力、有利的切入口。

  当下,打造中国书房是严肃的现实问题,是传承传统性,走向当代性的生活空间的打造。优秀传统文化品牌化,是通过政府主导,不是单一的政府引导,要凝聚社会力量参与,政府力量和社会力量合作,一方面政府很难包揽一切服务,尤其在社会日趋多元化、公众需求也日趋多元化的背景下;另一方面,从国际经验看,通过合理的激励与约束政策,社会力量可以在文化事业发展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变化的是时代,不变的是文化与时代的“对位”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传统文化中的“天地精神”“君子风范”有穿越时代、浸润心灵、启迪人心的力量。中国传统可以改变人的气质,读书、琴棋书画,可以感受人生的明媚,使得人心情舒畅,人心安稳、向上、愉悦与振奋。从近期汉语文化类节目的火爆,也充分展示出当代年轻人在传承传统文化方面有理想、有情怀、有能力。

  传统的河流行经不同的时空,往往会形成一脉相承却又独具特色的经典。这种关系可以用“对位”这个音乐名词表达,把两个或几个有关但是独立的旋律合成一个单一的和声结构,而每个旋律又保持它自己的线条或横向的旋律特点。

  言恭达说,互联网时代,海量信息与信息碎片化,这不能说一定是坏事,今天的网络传播已丰富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中国书房将纸质经典阅读与网络数字化阅读整合起来。网络不仅是传播媒介,业已是生活方式。“我提案中倡导‘中国书房’,书房是一个安静、提神、反思的空间。通过反思,安静提精神,整合碎片知识,优雅从容,涵养德性,提升时代精神质量。”

  中国书房工程的实施,要脱离表面化,从看数量、投入,到看质量、实效。中国书房具体实施要有“三新三高三性”,新中式、新内涵、新时尚;高基准,高标准,高水准;高端性(不是豪华,是便于利学习使用)、人文性、学理性。

  “新中式是一个时代的新的生活方式;新内涵,和传道授业解惑及读书方式改变相关,我们推广的不是摆设;新时尚是流行导向、节奏、享受、定调。时尚不是贬义的,我认为是好的。互联网+传统的新时尚很多,阅读不必非要纸质。书房空间是明性养心,提供反思,整合信息和行为的空间。

  这几年,我调研有关乡镇、文化站农家书屋,也了解了一些全民阅读工程状况。今天,我提出深化‘全民阅读·书香中国’工程是分类指导,因地制宜,高基准、高标准、高水准地面对大众的人文教育,人性的提升;注重经典性与文化性及传道之师的培养。高端性是从便于学习交流出发的务实建设,人文性是针对当下文化缺失,哲学的贫困,有的放矢;学理性,是倡导良性沟通与对话,培育思辨与反思能力。”

  在言恭达看来,让传统文化进入时代血脉,需要舒展“生活场景”。传统文化既不该仅仅置于展厅,更不该胡乱堆放库房,前者只适于观赏赞叹,后者更无异于明珠暗投,而是应该真正成为融汇于日用伦常中的“活的文化”。因此,中国书房的推广要因地制宜“五走进”,通过政府(机关)书房、社区(园区)书房、村站书房、企业书房和家庭书房五位一体的书房建设,可以深化、丰富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多样化的需求。

  “我建议,首先,加强政府主导。科学规划和有序引导,出台切实可行的扶持政策,扶持优质团队、优质创意、优质活动,为‘书房满中国’注入发展动力;第二,打造示范样板,典型引路,整体推进。按照‘五位一体’的书房建设新格局打造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中国书房。引入优质‘新中式’家具、优质好书,优质文创产品,优质文化活动,优质书院,同时提供书房空间定制、传统文化艺术培训、精品阅读等个性化服务。逐步提倡并形成当代大众(尤其是青少年)新中式时代生活方式;第三,引入社会力量,保证‘书房满中国’项目活力。政府在做好公益服务的同时,引入各方优质的资源,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或社会组织自主介入,形成良性发展局面;第四,创新运作模式。‘书房满中国’工程要融入‘互联网+’平台,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运作模式,吸引80后、90后的年轻人深度体验和学习,同时鼓励和支持各类中国书房的数字化阅读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因地制宜,可采取与当地高校与市区图书馆数字化阅读连通的新举措,强化中国书房内质的提升。采用灵活的市场化运营模式,盘活各方资源,将中国书房搭建成有活力和创造力的平台;第五、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传统媒体、网络媒体和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新媒体进行有效传播,利用丰富传播的手段,如动漫、游戏、活动、互动等,在全社会范围内快速深入地推进中国书房的理念,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第六、增强国际交流,将“寻找东方美书房满中国”工程打造成对外文化交流合作平台。要与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孔子学院,文化节展、书展、电影节等活动互动,共同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让中国书房走出国门,展示出中华民族博大的精神追求,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