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F15版:文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7年3月1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网
张岂之:中国人要有文化自信
  张岂之在讲座现场留下墨宝

  他是西北大学、清华大学双聘教授,著名的思想学家和教育学家,他反对别人称自己为国学大师,但别人都称他为国学大师。他,就是张岂之。

  在国学领域以及教育领域都有着真知灼见的张岂之,近日现身南京,带来了一场名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与意义”的讲座,引发热议。现场,张岂之还宣布将自己的最新作品《导师来信》交给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郑文静

  个人简介

  张岂之,江苏人,著名的思想学家和教育学家。现任西北大学名誉校长,西北大学、清华大学双聘教授。曾协助侯外庐整理《中国思想通史》,著有《宋明理学史》等。

  背井离乡

  1927年生于南通

  10岁因战乱去西北

  作为国学大家和教育家,张岂之手不释卷,至今仍每天坚持读书、看新闻。尽管已经90岁高龄,依然高大清癯,举止优雅,性格也十分开朗随和。

  3月11日,现身南京带来“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与意义”讲座的他,一上台就这样介绍自己:“我是江苏人,我出生于1927年,到今年我90岁了,身体还可以”,赢得了台下的阵阵掌声。

  难得回江苏的张岂之,没有先谈国学、先谈教育,而是和家乡父老聊起了曾经的岁月。

  1927年张岂之生于江苏南通的一个小镇,为了便于他和弟弟读书,父母迁居南通。因为张謇在南通办学校搞实业,让南通成为了民国时期最早的模范乡,在教育方面有很多成就。然而张岂之10岁那年,日寇打到了江苏,战乱逼着他和家人背井离乡。“当时传说男孩子都要被日寇抓去日本做苦工,就不敢在家乡了,我和弟弟从南通跑到镇江,由镇江做苦工到了南京,由南京到徐州,最后一路去了西北。”

  求学之路

  1946年考上北大

  侯外庐、季羡林是他老师

  1946年北大、清华和南开返回北平和天津复校,并联合招生,张岂之报考了北大哲学系。

  他还清晰地记得那年语文作文题目是《学校与社会》,是胡适出的题。张岂之在作文中强调了大学对社会文化的引领作用,得了很高的分数,以正取生的身份被录取。1950年张岂之又进入清华大学文科研究所攻读研究生。

  在北大和清华求学期间,张岂之聆听了侯外庐、胡适、朱光潜、熊十力、汤用彤、贺麟、石峻、容肇祖等著名学者的课程,后又师从季羡林,对他之后的学术研究乃至人生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他至今还记得当年的课堂是多么有趣。“外庐先生开了一门课叫做中国思想史,我还记得第一堂课好多学生去听,讲的题目却不是思想史,而是讨论鲁迅的《阿Q正传》,要定名为阿Q为什么不是阿P?阿W?讨论的结果是'Q'代表英文question,是问题的意思,中国的出路何在?通过阿Q提出中国人民、中国的农民往何处去,和时代背景联系起来。”

  大咖问答

  中国文化要更好地传播

  首先要有文化自信

  1951年,侯外庐被国务院任命为西北大学解放以后第一任校长,他派人找到张岂之,让其去做讲师。张岂之从此走上讲坛。

  直到改革开放后成为西北大学校长,张岂之依然没有放弃教学业务,坚持给历史系和中文系的本科生上《中国思想史》。学生们回忆说:“张老师讲中国思想史时不看原稿,旁征博引,信手拈来,听起来非常过瘾。”其实并不是张岂之记性好,而是他重视课堂教学,准备充分,要用的材料都能背下来。

  1988年张岂之被评定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1988年12月被评为陕西省优秀博士生指导教师。2016年10月29日荣获“国学终身成就奖”。在半个多世纪的研究和教学过程中,逐步成长为中国著名历史学家、思想史家、教育家。

  随着近些年国学热的兴起,随着中国传统文学逐渐受到重视,不断有人向张岂之询问,怎样才能让中国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播?

  这次在南京,张岂之给出了答案——首先,中国人要有文化自信。“因为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笔记

  张岂之先生在江苏人民出版社举办的这场讲座,让很多人受益匪浅。没能来到现场的读者也不必遗憾,现代快报记者为你做好了“笔记”。关于文化自信,张岂之的以下三点看法值得一看。

  文化自信应认同中华文明五千多年没有中断。

  世界上有四大文明古国,一个是两河流域的文明,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产生的巴比伦文明;一个是埃及文明,也叫做尼罗河文化;还有一种文明叫做印度文明,它起源于南亚次大陆,离我们很近。这三种古文明和中国不同。我们的考古学、文献学都能够证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没有中断过。

  要承认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

  中国的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四大发明带动了世界的变革,推动了欧洲的文艺复兴。如果没有这些发明,欧洲的资本主义无法开拓世界市场。马克思在《资本论》里有一句话这么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必须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

  联合国规定每年5月21日为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对话和发展日,我(张岂之)积极参加了这方面的活动。每一种文明都是独特的,一切文明成果都值得尊重,一切文明成果都要珍惜。“我们必须要有很清醒的政治文化观念,核心就是文化自信,它是和丰富的五千多年文化联系在一起的。”

  《导师来信》

  谈教学谈自学

  张岂之先生对于家乡饱含深情,他的经典代表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一书就是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在接受采访时他坦言:“江苏南通是我的故乡,日寇打到江苏后,我随家人到西北,后来我一直在西南和北方读书。1952年底,我离开清华大学到西安西北大学教书,至今已有六十多年。少小离家,到老年时思乡心切,一股浓烈的乡愁使我决心把这部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理念的新修订稿,交给江苏人民出版社。也希望江苏的读者朋友们对这部书加以批评指正。”

  另外,记者还独家获悉,备受关注的张岂之最新作品《导师来信》,已经确定交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出版社表示,相关编辑已经拿到了张岂之先生的稿件,内容是来信集,“教怎么教人,怎么自学,怎么教认识中国的传统文化,读来会有所触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

  张岂之 主编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本书总结和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十二个核心理念:天人之学、道法自然、居安思危、自强不息、诚实守信、厚德载物、以民为本、仁者爱人、尊师重道、和而不同、日新月异、天下大同。作者在书中告诉我们为什么这十二个理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它们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产生、传承、发展的过程及其历史意义。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