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F2版:社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7年3月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4 >>现代快报网
“飓风1号”收网了,然后呢?

  一些久拖不决的案子立案了,一些长期逍遥法外的犯罪分子落网了。但这还仅仅是打击链条中的一环。因此,收网之后,并不意味着就大功告成了。

  

  现代快报特约评论员 肖余恨

  2月28日上午,广东省公安厅通报,广东省警方近日集中开展的“飓风1号”专案收网行动,成功摧毁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团伙6个,捣毁犯罪窝点14个,抓获犯罪嫌疑人138名。这一新闻引得网上一片点赞声。

  此役可谓战果辉煌。“飓风一号”专案的成功侦破,充分说明公安机关超强的战斗力。

  近两年来,公安机关加大了针对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等网络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不少地方都发动了以专项行动为名的战役规模清扫,成绩卓著。一些久拖不决的案子立案了,一些长期逍遥法外的犯罪分子落网了。但这还仅仅是打击链条中的一环。因此,收网之后,并不意味着就大功告成了。

  长期以来,在互联网领域,信息安全问题非常突出,人民群众非常不满。据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的《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2016》显示,有55%的网民收到过“冒充公安、卫生局、社保局等公共机构进行电话诈骗”的诈骗信息。近一年的时间,国内6.88亿网民因垃圾短信、诈骗信息、个人信息泄露等造成的经济损失达915亿元。正因如此,公安机关才痛下杀手,雷霆出击。大规模集中整治固然可以取得效果,不过这仅仅是做了上半篇文章而已。

  比如,收网之后,从司法层面,这些人怎么判?对这些犯罪分子的惩罚,是否具有足够的震慑力?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之所以屡禁不止,甚至呈蔓延趋势,以至于形成黑色产业链,主要就在于犯罪成本和收益相比,根本不成比例。对这个黑色产业链打击的重点,还基本集中在下游终端,而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与其可能取得的巨大收益相比,惩戒根本不足以形成震慑。而针对窃取、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人而言,其获取的公民个人信息渠道比较简单,且几乎不需要任何成本,即便被抓到,受到的处罚也是不痛不痒。甚至,对于“公民个人信息”范围的界定还不明确,对非公职人员的犯罪分子难以定罪,对什么情形判定为“情节严重”等,尚缺乏具体的标准,等等。

  因此,针对网络犯罪的立法必须加快进程。令人欣慰的是,国家网信办发布的《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已经明确将加大力度打击利用个人信息进行违法犯罪的行为,而《网络安全法》的修改细则,也在给以前的法律漏洞打补丁。具体到打击侵害个人信息犯罪,作为“治本之策”,借鉴国外的一些经验,出台《个人信息保护法》则应是箭在弦上之事。多管齐下,齐抓共管,才能做好抓捕之后的“下半篇”文章,让公民的个人信息安全,得到切实的保障。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