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F3版:核心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7年2月2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网
5000多年前江苏先民的陶杯 薄如蛋壳
现代快报牵手南京博物院,首次把直播搬到考古现场
  发掘现场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胡玉梅拍摄
  陶高柄杯 甘恢元供图
  孩子的遗骨,牙齿保留完整
  这就是传说中的洛阳铲

  5000多年前,江苏先民的烧窑技术已经达到当时的高水平,制作出薄如蛋壳的高柄杯,简洁、雅致,极具美感。他们过着现代人向往的田园生活,但由于医疗条件的局限,孩童的夭折率很高……2016年起,南京博物院联合宿迁市博物馆、泗洪县博物馆对宿迁泗洪梅花镇的赵庄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在这里找到了江苏先民们留下的废弃古窑、生活遗留的灰坑,以及墓葬。通过考古,还原了先民们的生活。

  2月24日,现代快报·ZAKER南京联合央视网、南京博物院对考古现场进行了直播。其中,ZAKER南京的围观人数就达到3万多人次。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胡玉梅 实习生 舒越

  现场

  农田中“藏”着5000年前文化遗址

  宿迁泗洪梅花镇的一大片农田中,小麦已经吐绿。赵庄遗址就“藏”在农田中。2月24日中午,现代快报记者沿着田埂来到考古现场。这里是一格格规整的探方,探方里布满大大小小的坑。

  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赵庄遗址考古领队甘恢元介绍,这一片遗址从大汶口文化晚期(距今5000多年)、商周、汉、唐宋、明清到现在一直都有人生活居住。“赵庄遗址面积达80余万平方米,因为遗址的主体部分位于赵庄村,所以被命名为赵庄遗址。”甘恢元说,早在20世纪60年代,赵庄遗址就引起了考古学家们的关注,当时,他们就对这里进行了调查;上世纪80年代初,南京博物院的考古专家们对这里做了复查,并进行试掘。

  “南博的前辈们在这里考古发掘了很多墓葬,出土了大量文物,可见这里的重要性。”甘恢元说。

  2016年,考古专家们再次“挺进”赵庄遗址。经过几个月考古发掘,发现了墓葬、窑址、灰坑,在墓葬发现了几十具骸骨,并出土了大量陶器、石器、玉器、骨器……

  发现

  5000年前就用上了精致的“蛋壳陶”

  目前,考古学家们正在进行9个探方的发掘。这9个探方中,有的是古窑址,有的是古墓葬和灰坑。

  现代快报记者在现场看到陶鼎、陶罐、高柄杯等陶器。

  这些陶器是如何烧制的?在一个圆形古窑址内,记者看到很多陶片,以及陶鼎残片。“5000多年前烧陶器,有的是直接在地面上烧,也有的在窑里烧。当时烧窑的技艺跟现在相比,火候掌控没有现在好,温度一般在七八百度之间。”甘恢元说,不过,5000年前的江苏先民,制作工艺和烧窑技术已经达到了当时很高的水平。

  直播中,甘恢元向网友们展示了两件出土的陶器。其中一件黑陶高柄杯,看上去雅致得很,长长的柄,杯口薄薄的,有考古学者认为是喝酒用的。甘恢元说,“这件高柄杯,拿在手里怕摔了。因为它很薄,很脆。”究竟薄到什么地步?甘恢元打了个比方,“像鸡蛋壳一样薄”。他介绍,这叫蛋壳陶,大汶口文化晚期开始出现,龙山时期达到鼎盛,是龙山文化的典型器物。

  而另一件陶器不仅有底盘,还有盖子。这件陶器引起网友热议,是烛台?还是盛饭用的?大家说法不一。甘恢元说,这种造型的陶器很少见,具体干什么用的,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考证

  受限于医疗水平,夭折的孩子不少

  此前,南博专家们在赵庄遗址发现了大量古墓葬。这次直播,现场就有两个墓葬,其中一具为成年男性,30岁左右。由于这个古墓葬被晚期的灰坑打破,所以,男墓主的头部不见了。在墓主的脚部还有一个陪葬的陶鼎。“根据遗骨大致可以判断,墓主个头在1.6米~1.7米之间。”

  有观看考古直播的网友问,当时人的生活怎么样?“这片遗址就在水田和麦田中。其实,稻麦并不是现在才有,早在一万年前,古人就开始种植水稻。距赵庄遗址不足1000米的顺山集遗址就发现了距今8500年的水稻。甘恢元说,5000多年前,水稻已普遍种植,江苏先民吃上水稻不成问题。

  甘恢元告诉记者,南博前后在泗洪发现了20多处新石器时代遗址,说明在5000年前,泗洪已经是宜居地了。

  和成年男性墓葬相比,现场的孩子墓葬小小的,墓的长度在五六十厘米左右,小墓主侧身躺在陶鼎里。

  孩子的遗骨保存完好,牙齿、头骨等都保留完好。根据骸骨的大小和长度,考古学家们大致推断出这个孩子只有三四岁。“5000多年前,医疗条件差,导致不少儿童夭折。” 甘恢元解释。

  “孩子的牙齿保存完好。通过对牙齿及人骨的科学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当年先民的生活。”他说,比如通过科技手段检测牙结石中残留的淀粉粒,可推断当事人吃的是水稻还是其他植物类食物;通过DNA提取对比,可以了解不同墓葬间的亲缘关系;通过人骨中Si同位素的分析,则能判断人群迁徙情况。不同地区的Si同位素含量是不一样的。

  至于牙齿为什么能保存完好?甘恢元解释,因为牙齿是人体最坚硬的部位,并被牙釉质所保护,因此不容易腐败,容易保存下来。

  幕后

  考古是技术活

  也要拼体力

  直播过程中,细心的网友们发现现场藏着不少考古“神器”——洛阳铲、手铲、小铲、“竹签”……

  在红极一时的“盗墓小说”《鬼吹灯》中,就有关于盗墓工具的详尽描写,主要有“洛阳铲”、探杆和绳索等。据甘恢元介绍,洛阳铲也叫探铲,因为在洛阳发明而得名。洛阳铲最先是盗墓用的,考古学家卫聚贤在1928年目睹盗墓者使用洛阳铲的情景后,便将洛阳铲运用于考古钻探。

  在空旷的考古现场,这根“纤细”的洛阳铲相当扎眼,它有两米多高,分两部分,每部分1米多长,下部分底部是铁制的,有一定的弧度。之所以分两段,主要是为了方便携带。

  很多人好奇,洛阳铲如何使用?考古队员进行了现场演示。短短几分钟,他的额头上就渗出细密的汗珠。“拿洛阳铲时,要一只手在上,一只手在下,身体站直,置于胸前,铲头着地,位于两个脚尖间,用力向下垂直打探……”别看它长得平常,但用起来有讲究,而且很费力。现场,南京博物院工作人员上前亲自体验使用洛阳铲。她使出浑身力气将铲子插入土中,却怎么也拔不出来了。

  “这个‘神器’怎么这么像牙签!”记者来到一个墓葬前,只见一位工作人员正在用一根很细的竹签轻轻剔去骸骨上沾到的泥土。他全神贯注,仿佛已然沉浸在考古的世界。“做考古不仅要体力,还要耐下心来。” 甘恢元说起考古工作,深有感触。

  现代快报记者还在现场发现了几位女性考古工作者忙碌的身影。“我觉得考古很酷!”一位安徽大学考古专业的研究生笑着说,越深入研究,越能发现考古的魅力。“喜欢考古,根本不会觉得累,我以后会继续从事考古事业!”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