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Y6版:艺+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7年2月1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网
那些珍贵文物的“合璧”之旅
  北齐法界人中像残件(左臂)
  佛像的躯干残块与左臂能完美吻合
  合璧后的皿方罍
  《富春山居图》
  章仇氏造像碑

  最近,青州市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在文物整理过程中惊喜地发现,两件不同来源、不同时间进馆的佛像残块经过拼合,居然能完美吻合,也不知道这件佛像是在何时毁坏、分散,却在千百年后的某一天意外重逢。这样的巧合看似无意,却也是有心人在其中努力而促成的。像这样实现文物“合璧”的例子也有不少。

  

  据雅昌艺术网

  青州佛像时隔多年意外重逢

  这次在青州博物馆重逢的同属一物两个残件,是一尊北齐法界人中像的左臂和躯干部分。

  其中左臂部分是2002年原南阳城西城墙修整过程中于原城墙根出土的,入藏青州博物馆至今,曾于去年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破碎与聚合:青州龙兴寺佛教造像”展中展出;而此佛像躯干部分是社会流散文物,被公安局查获,于1999年移交青州市博物馆。

  据青州市文物事业管理局宋少辉披露,2017年农历鸡年初始,青州市博物馆文保科工作人员进行正常文物整理,整理至佛像躯干部分时,不约而同想到存放于另一库房的一块佛像左臂在断面、雕刻风格方面与其极为相似,于是尝试提取那件左臂进行拼对,才有了这个惊喜发现。这两个残件散失或至千年,竟藏于博物馆的两个库房十余年,如今终于意外实现“合璧”。

  皿方罍的世纪回归之路

  而此前最广为人知的文物合璧事件应该就是“皿方罍”的盖身相合。2014年,皿方罍的器身现身纽约佳士得拍卖会,而它的器盖则一直藏于湖南省博物馆。后经多方沟通和协议,皿方罍的器身最终回归中国,盖身合一。

  皿方罍是商代晚期的重器,被称为“方罍之王”,其体型硕大、造型独特、纹饰精美。专家在用仪器对此罍进行CT检测时发现,其铸造手段刷新了此前学界对青铜铸造技术的认识。除了历史价值引人瞩目,发生在皿方罍器身上的故事也跌宕起伏。

  据记载,上世纪20年代,一个村民无意中挖出了皿方罍,他并不知这件器物的价值,便将其一直保留在家中。直到1924年,湖南益阳商人石瑜璋看到器身,出重金收购。双方谈好价钱之后,石瑜璋便雇佣当地人将器身扛走,却并未拿走器盖。皿方罍的器身也自此没了线索。直至1931年,法国学者乔治·苏利耶·德莫朗编著的《中国艺术史》出版,它的踪迹才再次显现。此书中收录了皿方罍的照片,并介绍此物为姚叔来、卢芹斋等人收藏。1950年代,器身流入日本收藏家新田栋一手中。直至2001年,器身被新田栋一的家属交予纽约佳士得拍卖,以924万美元之价创下当时的中国文物拍卖纪录。

  而在2014年,皿方罍再次现身纽约佳士得拍卖会。湖南收藏家联合向佳士得提出洽购皿方罍。中间经过了一番协商和努力,皿方罍最终由湖南省博物馆永久收藏。皿方罍结束了近一个世纪的海外颠沛。

  《富春山居图》完成“合璧”

  2011年6月,元代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历经三百六十一年的分割,前段《剩山图》与后断《无用师卷》在台北迎来“合璧”展出的历史性一刻,也成为两岸文物艺术界所翘首以盼的盛事。展出的两月参观者超过81万人次,打破了台北“故宫博物院”书画展参观人数纪录。

  《富春山居图》是元朝画家黄公望为郑樗(无用师)所绘,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全图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是黄公望的代表作,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明朝末年传到收藏家吴洪裕手中,吴洪裕极为喜爱此画,甚至在临死前下令将此画焚烧殉葬,被吴洪裕的侄子从火中抢救出,但此时画已被烧成一大一小两段。较长的后段称《无用师卷》,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前段称《剩山图》,现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浙江曾通过各种渠道和台湾沟通,希望两岸《富春山居图》能合璧展出,但没有得到反馈。后来在两岸相关人士的努力促成下,终于在2011年于台湾台北“故宫博物院”“合璧”展出。展览结束后,《无用师卷》仍在台北“故宫”,《剩山图》归于浙江博物馆。

  章仇氏造像碑五百年后合璧

  2010年,南京博物院展出一件《章仇氏造像碑》。这个石碑在明代时断为两截,历经五百余年才得以残碑合璧。

  《章仇氏造像碑》,又称《章仇禹生等造经像碑》《石刻佛经》。隋开皇九年(589)十二月七日立石于今山东省汶上县刘楼乡辛海村三官庙。此石为历代金石家所重视,清王昶《金石萃编》、钱大昕《潜研堂金石》均有著录,是中国书法史和佛教艺术史上不可或缺的代表性刻石。

  此外,这块石碑在书法史上承前启后,不容轻视。它记录的内容为佛经,字体正书,兼作篆、隶。为北齐《文殊般若》碑遗风之渐变者,与《曹植碑》如出一人之手,隐隐有褚遂良、颜真卿书风。

  这块碑在明代时断为两截,后来所存下截又断为二,旧藏汶上县中都博物馆。而上半部分造像部分缺失了数百年,其间在乾嘉时期偶然被金石学家黄易得收藏,之后又不知所终。2008年,偶然被人发现藏在山东济宁某小区的储藏室。 2010年9月9日,经南京博物院精心设计,分离五百余年的残碑合璧。不过,遗憾的是目前仍缺失中央的一角,不知何时能真正完璧。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