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A股出现了一个怪象:上市公司坑自己人。记者统计发现,截至目前,2016年以来实施完成的239期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中,超过80家上市公司股价跌破了员工持股价,员工持股计划浮亏率超35%。许多投资者都有“安全垫情结”,热衷于寻找跌破定增价、员工持股价的股票,但业内人士表示,一些上市公司大股东对员工持股计划“兜底”,员工持股计划可以“亏本”出局,而投资者往往被利用“抬了轿子”,寻找所谓的“安全垫”要谨慎。
“安全垫”不安全
自2017年以来,又有近30家上市公司抛出了员工持股计划,部分公司火速实施完成购股,但并未获得投资者青睐。
记者统计发现,2016年第三季度以来,近百家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跌破了新近推出的员工持股计划价格,部分员工持股计划已经被套超过10%,如今所谓的员工持股“安全垫”已经被套。
在此前已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公司中,亿阳信通、吴通控股、上海新阳等公司股票价格较员工持股价折价幅度较大,被套较深。
以亿阳信通为例,2015年度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通过现金认购非公开发行股份方式完成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认购数量67万股,发行价格17.07元,认购股份锁定期为36个月。而亿阳信通自去年国庆节后触及每股16.78元高点后展开一轮震荡下跌行情,累计跌幅达24%,2月6日最新股价为每股12.47元,低于员工持股计划购买成本三成。
此外,吴通控股去年12月即完成股票购买,锁定期为一年,累计购买948.44万股,成交均价10.16元。吴通控股最新股价7.75元,跌破员工持股购买成本23.7%。
自救还是砍仓
自2014年6月证监会发布《关于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试点的指导意见》,A股已公布629例员工持股计划,其中已实施452例。如今可以看到,并非推出员工持股计划的公司都值得买入,所谓的“安全垫”也存在危险。
业内人士指出,上市公司员工持股可以亏本出局,有的大股东则会为员工持股进行“兜底”,而因概念炒作而跟进的投资人却无法进行这样的操作。由于员工持股计划持有的股份卖出属于自愿性披露事项,无须另行公告,一旦这类上市公司斩仓出局,投资者在无从及时了解信息的情况下继续持股则有可能出现亏损。
比如,2015年被称为“最吐血”的万达信息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购买均价为68.58元。但到了2016年1月13日收盘,万达信息股价报22.11元,下跌幅度达到67.76%。
之后万达信息控股股东万豪投资决定,以自有资金替换公司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中的优先级资金6亿元。
一券商人士指出,由于A股市场自2015年下半年以来回调较大,不少本该成为激励上市公司员工积极性的员工持股计划,在遭遇账面巨大浮亏后,反倒成为拖累,影响了员工的积极性。但有些公司则选择了“砍仓”。2016年,飞马国际、中南建设等员工持股计划均“快刀斩乱麻”认赔离场。
据《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