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南通的中心城区,近年来崇川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城市社区建设,创新基层治理体系,推进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转变,先后获评“全国宜居宜业典范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连续四年获评全省社会综合治理先进集体。2016年,全区GDP625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8.5亿元,综合经济实力居全省及长三角地级市中心城区前列。
取得这样优异的成绩,得益于崇川区近年来在改革发展过程中的不断探索和创新。通过以邻里服务创建善治、以公共服务宣导法制、以志愿服务引领德治、以评议服务开展自治,构建了法治为纲、德治为魂、服务为本、自治为基“四位一体”的基层治理体系。此前,江苏省委书记李强在南通调研时给予充分肯定,认为“这种典型值得复制、推广”。
通讯员 季陆军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陈莹 严君臣/文 崇川区宣传部供图
邻里互助
构成和谐社区“微细胞”
“奶奶,我们来帮您家打扫卫生了!”1月23日,家家户户都忙着迎接农历新年,在南通市崇川区濠阳社区,一支由青少年组成的特殊队伍来到吴育兰老人家,他们分工合作,擦窗户、擦洗家具、拖地……没多久,老人家里焕然一新。
春节前家家都要扫舍除尘,辞旧迎新,但对于年事已高的孤寡老人来说,擦窗户、打扫房间是件麻烦事。这支以年轻人为主力的小队,这个春节成了社区里许多孤寡老人的“儿女”。在带来新春祝福的同时,他们帮助有困难的老人打扫卫生,解决了老人生活上的难题。
这样充满着温情的故事,在崇川区随处可见。从2008年开始,崇川区先后投入近10亿元,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截至目前,全区108个社区建成了集60余项功能于一体的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和422个邻里服务处。社区服务硬件条件全面优化和规范化——零距离的法律服务、一站式居家养老服务站、社区卫生医疗服务站、志愿服务基地、青少年教育实践基地……便捷的社区服务送到了百姓家门口。
“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如一鸟之两翼,以德治国的重要方式是人民群众自我教育。居民是社区治理的主人,以德治国在社区的主要实现方式是组织和动员开展各项志愿服务。”崇川区委书记吴旭表示,“四位一体”的社区建设,就是要充分发挥志愿者队伍在社区德治中的功能与作用。
近年来,崇川区以“一委一居一站一办”服务管理组织架构为基础,将各类服务管理力量下沉至社区,构建了以邻里为单元的居民服务模式,以沿街商户为主体的街坊自治共管模式。积极支持和引导社团组织发展,先后投入“公益创投”资金500万元,支持服务项目近300个,涌现了如“知心奶奶群体”“侨友艺术团”等一大批品牌社会组织和优秀服务项目。其中,月亮湾关爱服务中心首创的“失独关爱·暖心行动”项目,惠及辖区内41户失独家庭、70位失独老人。
加强沟通
实现民生解码,服务居民零距离
近年来,崇川区虹桥街道桃坞社区借助辖区老法官资源,以南通市中级人民法院离退休法官为骨干,成立“红旗扬”公益服务社,为辖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今年81岁的魏老太太,被房产纠纷和家庭赡养问题困扰多年。听了法官的分析后,老人与一位亲戚签了一份协议,亲戚作为受赠人负责她的日常开支、饮食起居、出行看病。这样一来,老人的房产和赡养问题都迎刃而解。
这样的司法援助在崇川区已成为一种“流行”。学田街道司法所在日常工作中,切实为居民提供法治宣传、法律援助等服务,特别是对特殊人群的管理服务成效显著。依法治国,首先要求政府依法行政,向社区居民提供公共服务是政府依法行政的责任与内容,这对法治社会的建设起着巨大的引导作用。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在“四位一体”社区体系建设中,崇川区搭建了“区-街道-社区-邻里”四级组织架构,形成了以党支部为核心,以邻里和谐促进会为载体,综合管理、专业、志愿三组服务力量和信息、保洁、保安、调解、巡防、宣传、评议、秩序、帮扶九类服务人员为队伍的“一心一会三组力量九大员”的社区组织体系工作格局。
如今,崇川区的每一个社区都有“一站式”公共服务厅。社工“一岗多能、一岗多责”,通过“邻里社干+邻里理事会”将居民服务需求收集到位,服务距离缩短到家。全区3800多名公职人员定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基本形成了以区管理信息系统为中心、街道和社区综合信息平台为辐射、个人服务终端和社区自助终端为节点的信息网络,社区工作信息化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
在去年崇川区虹桥街道虹南社区党委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中,针对参与活动的公职党员实行“项目式约单”,崇川区委组织部的5名机关党员通过参与社区乐雅邻里“一组三员”楼道环境自治管理,实现民生解码,服务居民零距离。
建房造屋
“四位一体”
构筑建设基石
在自身转型升级过程中,崇川区总结了十余年社区建设的经验,探索以“四位一体”的方式构建城市社区建设的新体系,从设施建设、体制建设、队伍建设、社团建设等方面“打桩夯基”,向法治、德治、服务、自治“四位一体”的“建房造屋”的体系化建设过渡。
吴旭书记认为,“四位一体”的社区体系建设,不仅给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架起了紧密联系群众的桥梁,而且明确了为社区居民服务的事项,并且有制度保障与制度约束,使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工作置于群众的监督与激励之中。正是有了这样的载体与平台,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为人民服务的事项才做实做好,大大提升了为人民服务的效能。
中共江苏省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主任胡宗仁教授认为,崇川区以“法治、德治、服务、自治”四位一体,不断加强社会治理组织体系、制度体系、运行体系和评价体系的建设,着力构建社会治理新体系,取得显著成效。该体系的构建探索了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实践方式和基层样式,丰富了党的领导的理论内涵和实践形式,拓宽了政府主导的主要渠道和基本手段,协同了社会治理的多元主体和多种资源,增强了基层社会的发展活力和治理水平。崇川区构建社会治理新体系的基本做法和创新实践,将为同类型的基层社会治理提供有益借鉴。
据了解,近两年来,崇川区的“邻里自理工作法”获评全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优秀案例,“四位一体”社会治理新模式走入中央党校讲堂,连续三届获评全国基层党建创新优秀案例,被《人民日报内参》《人民论坛》等国家级媒体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