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F2版:社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7年1月2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3 上一篇 >>现代快报网
让贫困生当众“比穷”不厚道

  教育部办公厅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通知》,强调:评定学生家庭经济状况时,不能让学生当众诉苦、互相比困(详见今日快报封12版)。

  教育部反对“比穷”,是因为现实中“比穷”挺常见的。

  让学生当众诉苦、互相比困,无论出发点如何,都不厚道。

  这真的是一场凄惨的比试,家庭的隐私成了公开的材料,内心的隐痛成了看谁更惨的证据,戚戚然的叙述成了“赢得”受助资格的手段。这种所谓的“公平”,成为切割贫困生尊严的刀子。

  资助理应有标准,贫困自然也少不得一个“尺度”。但是这个标准和尺度一旦成为某种需要“演说”才能确定的东西,那么人前的哭穷就很可能技巧化、模式化。

  确定资助对象,原本是一件耗费相当成本的事。组织“比穷”可就省事多了,可这往往是评选的异化。毫无疑问,这是以牺牲学生的脸面和内心感受为代价的,也是以牺牲一个学校天然具有的厚重与睿智形象为代价的。

  教育部的通知称,“要教育引导学生如实反映家庭经济困难情况,既不应隐而不报,更不能夸大虚报。”但其实,谁都知道,“比穷”到了最后,一定出现虚报和隐报,一来,说得越惨越容易得“高分”的现状诱导学生夸大其词,二来,抵触和失望情绪,也令一些自尊心特别强的学生放弃“表演”。

  两种情况都造成事实上的变异,继而恶性循环,违背资助的初衷。说到底,这也是学校在教书育人中出现的败笔。

  再卑微的个体都有不可忽略的尊严。资助贫困生,本来就该是温度和尺度兼具的事儿。资助,不是恩赐,也不是“抛售”,它体现着教育者的睿智和担当,体现着政策的善意和启迪。资助的目的,是希望贫困生最终走出人生的沼泽。资助活动的宣传引导和组织,尤其需要理性和科学。

  其实,当众诉苦、“比穷”只是乱象的一种。

  去年下半年,一篇题为“妈妈给我买了一双耐克球鞋,学校就取消了我的贫困生助学金”作文很火。省吃俭用买双鞋就不叫贫困生了?这也是狭隘的“比穷”标准造成的闹剧。

  每个人都向往更好的生活,贫困生也不例外,他们不是必须时时悲惨生活着的人群。规则可以严厉,但是不能忘记人性化,不能曲解每一个个体在仅有的条件里尽可能实现某个良善愿望的努力。

  教育部通知中强调的是“不让学生当众诉苦”,这其实是一条底线,凡是逼得人们违背本意地说话和做事的“比穷”“评穷”,都该反对。

  但值得提醒的是,一纸通知,既非规定,更非法规,如何警醒教育者,改变某些可笑、可耻的方式,实在费思量。教育部绝不能只发一则通知了事。

  现代快报首席评论员 伍里川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