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Y3版:艺+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7年1月1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网
对话谢少承——行书书生 草书狂徒
  《小窗幽记一则》
  《皇甫冉秋日东郊作》
  《汤显祖纪念馆联》

  谢少承简介

  江苏宝应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行书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东部战区陆军美术书法研究院副院长兼秘书长,国家一级美术师,全军艺术类高级职称评委。1990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并获“刘海粟奖学金”。首届全国 “三名工程(名篇·名家·名作)”书法家。

  作品获奖:全国第八届书法篆刻展览“全国奖”(综合素质考试总分第一名);第五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佳作奖;首届全国青年书法篆刻展被评为获奖作品(最高奖项);全国第二届行草书作品展览三等奖;全国第九届书法篆刻展览获奖提名;第十二届文化部“群星奖”优秀作品奖;“鱼水情”全国首届双拥书法展一等奖;新世纪全球华人书法大赛铜奖;全军第五、六届书法展一等奖;全军廉政文化书法展一等奖; “首届江苏书法奖”。

  受邀参加故宫博物院“当代书画名家作品展”;北京国际书法双年展“中国中青年获奖书法家作品展”;“走马岭南”全国获奖军旅书法家十人展;“辛卯上巳·曲阳雅集”;“中日自咏书法展”;“中韩书法交流展”等各类有影响的展览。

  记者:谢老师好!评论家说您的作品既入古,又出新,这个新就是说时代感,您是怎么做到的?

  谢少承:石涛说,“笔墨当随时代”,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审美取向。当今世界,信息交流发达,我们的艺术创作与整个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东西方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各种艺术倾向也时刻影响着当下中国文化艺术的走向,当今人们的思想是开放的,它不仅向纵深历史看,也横向向周围的国家、民族看,向姊妹艺术看。这样就形成了时空的交叉点,形成当代艺术新的审美定位。书法创作的努力方向,应该表现出厚重历史沉淀与当代艺术理念,我正朝这个方向前行。

  记者:您觉得现在这个时代的特征是什么?

  谢少承:我认为当今时代,书法的时代特征是多元的,有可能是激情澎湃的、张扬的,展现出的是恢宏的、壮阔的场景;也有可能是江南小桥流水、杏花春雨式的,那种恬静安详的、悠闲自在的传达,和大多数传统文人的艺术追求可能距离不大。这是两极,中间还有一个灰调子层面。总的来说,可能会偏向激越豪放的一面,只是现在我们探索得不够深入,没有更深地切入到表现主义的骨髓中去。因此,这个时代人们的审美追求蕴含着很多不确定性,里面有很多可以选择的审美倾向,我们都可以作为时代特征来选择。

  记者:对您的评价,评论家是这样讲的,在您的行草书中看到两个面貌,两极的面貌,在行书中看到了书生的面貌,但在草书中、大草中,看到了狂徒的面貌,这种评价您怎么看?

  谢少承:我认为这个评价是比较客观的。一方面,写草书就必须要有一种激情四溢的狂情,历史上最负盛名的草书书法家,像怀素、张旭,包括后来的徐渭,他们写草书都有一种狂气、狂情,有一种醉态,有一种忘我的状态。我有的时候写草书也有一种忘情的状态,就是必须把自己能够融入到一种完全兴奋的、忘我的、半醉半醒的状态,才能写出无意于佳乃佳的草书作品。行书作品它就像行云流水,像涓涓细流,优雅地流淌,这样的作品才可能让人赏心悦目。

  记者:人说书如其人,而且每个书家选择某种书体,一定是自己特别喜欢才会选择的,您选择行书,又选择了草书,这跟您的性格是一致的吗?

  谢少承:我的性格呢,属于比较内向或者说比较沉静的,但是我的内心还有一种躁动,这种激情有时在酒后能够反映出来。我的内心是不安分的,我渴望有一种激情的迸发,尽管是在当下平淡与闲适不断重复的现实生活中。

  记者:任何一个书家选择哪个书体作为自己的艺术追求,肯定是跟自己内心和自己的性格是一致的,我说您肯定内心有这种炽烈的东西,您说是,但您表面上是很安静的、文雅的。

  谢少承:是吧!我给人的感觉,守规矩、拘谨,平静,但是我也有一种勃发的激情,就像一片平静的湖水,湖水底下可能是暗流涌动,平时很想沉浸在有激情的创作之中。

  记者:您从事书法,您当时是偶然为之呢,还是刻意去学的?

  谢少承:我从小爱好文学,从小学到中学,我喜欢语文,学校的同学们都知道我的语文学得不错。因为老师也很重视我的语文成绩,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偏科。但当时,写字画画的名气比语文的名气还要大些,由于家庭贫困,画画没条件,所以就以学书法为重点。当兵以后,特别是提干后,部队事务性工作多,但书法这个基本爱好一直没有丢。那些年,我几乎是每天晚上,在工作之余都要坚持练字个把小时,所以慢慢地坚持下来了。

  记者:说到您的技法,大家对您的技法和修养都评价非常高,就是说突破了一些循规蹈矩的框框,您能不能跟我们说一下,关于继承和创新,包括自己书风的形成?先说您的书风吧,就是您的书风是一种什么样的书风呢?是怎么形成的?

  谢少承:我的书风,应该说现在还没有定形,但是我最初的书风基本上是以“二王”一路为定位,包括对颜真卿、王铎一路而下的吸收,时间跨度比较大。但是后来我又偏爱像董其昌、赵孟頫这些更加安静一路的风格,而且从他们那里学到不少“二王”以外的东西,再加上我有学碑的基础,多方面技法进行嫁接、磨合、陶铸,以至成为今天这种“四不像”的特征。

  记者:其实成为一个书法家,成为一个大家,技法仅仅只是一方面?

  谢少承:我曾经跟很多人交流过,技法(包括用笔)在书法创作的最初阶段,它是非常重要的,具有先决性质。在一个书法家成长的过程当中,技法的分量应该占60%,最初的这个60%是基础,如果一开始就忽视技法,只重修养,以为修养是万能的、通吃的,可能将来是要为这个偏颇的选择埋单的。但是单纯地强调技法层面的60%,也是片面的,在技法锤炼的同时,应该兼修另外40%的人生修养,这40%的修养作用于我们学习书法的全过程,它能提高我们的审美鉴别力和思维深度,扩充眼界,提高创作能力。

  谢少承诗二首

  三月三日曲阳雅集应制

  (辛卯上巳,书界群贤,应约于恒山之阿,交游论道于曲阳,睹景思物,作此篇。)

  淑景暄风晴絮飞,溪声莺语趁芳菲。

  曲阳濡墨云霓起,兰渚流觞风俗微。

  应共冠童湔祓去,如何春服舞雩归?

  逍遥欣此有樽酒,一洗从前万事非。

  

  丙申正月二日寻春有作

  江南花信早,粉蕊逗寒风。

  孤蝶舒僵翅,柔条漱碧空。

  远芳多别意,暮日独归鸿。

  去去流光逝,春泥数落红。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