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朗的读书声、宁静的小桥流水声、叽叽喳喳的鹦鹉声、时不时开屏“逗你乐”的美丽孔雀……走进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仙林学校小学部的校园,到处充满了鸟语花香、诗情画意。这所家门口的好学校,秉承了南师附中“嚼得菜根,做得大事”的百年校训,倡导“乐雅文化”,让孩子们“漫步雅韵校园,浸润诗意童年”。
通讯员 曲文双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俞月花
以“乐雅”为核心
继承南师附中百年教育精髓
南师附中仙林学校小学部坐落于南京钟灵毓秀的紫金山东麓、人文气息浓郁的仙林大学城。学校占地面积67670平方米,建筑面积28558平方米,其中绿化面积达到53%以上。校园一年四季芳草茵茵、灌木丛绿、空气清新。学校基础设施完善,各种功能室、场馆一应俱全。
据悉,目前学校有教学班69个,在校生2500名,在职老师171人。学校先后荣获“全国青少年艺术人才培训基地”“江苏省文明学校”“南京市首届百家优美校园”等荣誉称号。
自2012年加入南师附中教育集团,学校延续了南师附中“诚朴”的教育风范,继承其百年教育精髓,立足自身,扎根本土校园文化,确定了“扬大志向,做小事情”的校训。
校长肖全胜介绍,近些年来,学校全面贯彻以“乐雅”为核心的校园文化精髓。什么是“乐雅”呢?顾名思义,快乐、优雅,让师生过一种快乐优雅的教育生活。快乐是一种内心体验,基于儿童,遵循儿童生长规律,既要有精彩至极的顺境,也要创造逆境,让学生接受挫折困顿的洗礼。优雅强调真·雅、善·雅、美·雅,真·雅遵循教育规律,善·雅塑造良好品德,美·雅陶冶审美情趣。乐雅文化通过典雅环境、文雅学生、谦雅教师、博雅课程、雅趣课堂等方面整体架构和体现,让孩子在乐雅校园中,拥有孩童般单纯的快乐、优雅的本真天性,做事不逾规,追求美好高尚的雅韵。
鹦鹉、孔雀、小桥流水
打造具有浓郁书香味的诗意校园
在肖全胜看来,一所好的学校,就是要一切基于孩子,一切为了孩子,一切以孩子为中心。要从硬环境和软环境上为孩子们的成长创造条件。
孩子们背着书包走在校园里,随时可以感受到“碧水听泉序兰亭”的曲水流觞,到了相应时节,还能欣赏到“接天莲叶无穷碧”的曲荷滴翠,以及“水韵留音”下聆听“高山流水”的优雅,在“花好月圆”时品味“二泉印月”的委婉……
在一条环绕教学楼的小路上,有一个大大的铁笼子。里面有数只颜色鲜艳的虎皮鹦鹉,在冬日的暖阳中,叽叽喳喳叫个不停。还有一对羽毛鲜艳的孔雀,时不时瞅瞅你。一位老师说,如果来得巧,还能看到孔雀开屏的美丽景象呢!“学校特别在这条小路边上设置了长凳,天气暖和的时候,孩子们捧着一本书,就能在这里读起来。那种感觉特别好,我自己也常来体验。”
在学校的走廊里,也随处可见悬挂的绿植,十分美丽鲜活。为什么校园环境如此诗意?校长肖全胜说,古代有孟母三迁的故事,学校努力营造“漫步雅韵世界,浸润诗意童年”的教育愿景,是想让好环境对孩子成长起到一种正向引导的作用。“我们打造书香校园,让学生们浸染其中,在阳光、雨露下形成一种优雅的文化特质。”
肖全胜说,花盆上的青花瓷也是学生动手画的。“我们还打造了以新民乐为特色的‘雨竹琴韵’项目和以诗歌为特色的‘诗意校园’项目。这几年来,也相继承办了省市级诗歌大赛,让孩子们在古诗古韵中受到滋养。”
“数、乐、武、诗”四大校本课程……
为孩子们的成长做铺垫
好学校是练兵场,更是舞台!肖全胜说,小学阶段的孩子,最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和优雅的气质。“我们开设了数课程、乐课程、武课程和诗课程。我们从学校附近的地域特征考虑,开设了高尔夫、软式棒球、足球、民乐,还有机器人、桥牌,给孩子们多样选择。”
除了校本课程外,附中仙小的老师们也说,这里的孩子在传统节日里,都会举办猜灯谜、包粽子活动,品味中华文化;在主题活动中,大家穿着汉服、玩空竹,打破了校园藩篱,提升多元素养。在绿茵场上,孩子们踢足球,挥洒汗水,激情碰撞;在碧波池中,游泳小将们劈波斩浪,奋勇向前;一朵朵花球、一声声呐喊,拉拉操队员们从不满足已有的荣誉……整个校园因孩子们而精彩。
注重师德
要求学生有毅力,老师自己先做到
一所好的小学,总是离不开博学善导的老师,才能培养出乐学善思的学生。肖全胜说,老师们的教学能力是重要的一方面,但师德更为重要。在教育孩子懂得学习、热爱生活、有毅力、苦中作乐的同时,他们的老师自己首先要做到。
肖校长印象非常深刻的是, 2015年该校教研团队参加全国NOC大赛。赛前,充分准备,周密安排,他们利用网络资源备课,团队合作,有人找素材,有人做课件,有人现场演示操作。到了比赛的日子,学校教英语的马雪瑞老师腿却摔骨折了。
肖全胜说,如果马老师临时放弃,那么整个团队也要一起放弃。在那个节骨眼上,马老师坐着轮椅坚持了下来。最后组委会深受感动,临时把演示的赛场挪到了一楼,便于马老师参赛,最后他们的教师团队在全国比赛中夺得一等奖。
肖全胜还讲了另外一个例子。两年前,学校有一位听障孩子,借助助听器跟班学习。“孩子在听力上出现障碍,语言上就说得含糊,他的内心对此是排斥的。”为了帮助这位特殊的孩子融入班集体,何虹明老师想了很多办法。带孩子一起春游,鼓励他参加班里的各种活动,最后孩子变得很阳光,也乐于助人了,成绩也很好。本来还有些担心的家长,后来终于放心了。这位何虹明老师是第一届栖霞区德育学科带头人、区十佳师德标兵。而这样的例子,在南师附中仙林学校小学部还有很多。
整合家长资源
组织“十佳家长课程”微信评选
肖全胜说,他们还利用学生家长的资源,开设了丰富的特色课程。“有家长擅长做机器人,前段时间专门来给孩子们开设了一堂智能机器人课,还给学校送了一台智能机器人。这台机器人能跟孩子们对话,引得大家哈哈大笑,兴趣大增。”
另外,他说,学校蒋浩老师给孩子们讲了一篇标题为《孙中山破陋习》的文章。巧的是,有一位学生家长恰好在孙中山纪念馆工作。他专门来给孩子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我们这学期正在举办‘十佳家长课程’微信评选,经过层层评选,从26个家长课程中选出十佳。”肖全胜说,今后这样的活动还将继续办,办好了,促进孩子们更快更好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