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积淀了南京历史文化的丰厚底蕴。生活在秦淮区的孩子们是幸福的,因为经过多年努力,优质均衡的教育资源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校。“一体化托管”、“名校联盟化管理”、“教师区管校用”、“集体园划归教育统一管理”……这些独有的秦淮教育改革内容,托起孩子们灿烂的明天。未来的规划已定,在这片丰沃的教育热土上,孩子们有望得到更好的成长支持。
通讯员 刘小伋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黄艳
回顾
家门口的好学校越来越多
近年来,秦淮区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让更多孩子能在家门口就近上好学。
省优质园比例全市第一,集体园划归教育统管
至2016年,秦淮区省优质幼儿园比例达82.4%,名列全市第一;公办和民办惠民学位占比达80.9%,在省市优质幼儿园入园幼儿比例达95.6%,全市领先。“十二五”期间,学前教育发展成绩突出,获南京市学前教育改革创新“创优工程”奖和“民办惠民幼儿园促进工程”奖;区“发挥幼教联盟优势推动优质均衡发展”和“男幼师联盟建设的实践探索”两个实践项目获南京市学前教育“改革制度创新奖”。实施全区14所在办集体园划归教育统一管理,着力提升办园品质。
推进“一体化托管”办学,创新“名校联盟化管理”
秦淮区教育局局长李海岩介绍,2016年,以“一长(校长)两校”的新型模式探索实践游府西街小学和火瓦巷小学紧密型托管办学,有效促进了项目学校的创新发展、内涵发展、跨越发展。初中继续夯实钟英—文枢一体化托管“1+1+N”区域质量共同体,资源共享、教研共进,协同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启动实施“秦淮区小学、幼儿园名校(园)联盟化管理”,建立两个小学教育联盟:游府西街小学联盟、夫子庙小学联盟,含13个成员校;3个幼教联盟:第一幼儿园联盟、中华路幼儿园联盟、太平巷幼儿园联盟,含23个联盟分园。领衔校向成员校输出行政管理人员、名优骨干教师,并统一实施联盟内新教师的招聘、培训、分配、管理等工作。
2016年,夫子庙小学和长乐路小学探索实践“联合办学”,由夫子庙小学统一实施新生招生工作,不断优化学区,探索多元办学模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教师“区管校用”改革,一年累计交流340名教师
秦淮区教师管理中心正式启动运行,对义务教育学校现任教师实行“四统一”管理,即人事档案统一保管、人事关系统一调配、教师资源统一使用、进修培训统一管理。探索建立年度核编核岗机制,坚持“编随人转、岗随人动”原则,建立校长和教师长效流动机制。
2016年,秦淮区义务教育学校累计交流教师340人;骨干教师交流比例进一步增加,总计交流88人。学前教育阶段教师流动工作也同步开展,2016年共计交流47人。
学校课程建设推进,特色文化项目居省市前列
至2016年,秦淮区已创建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省级项目2组4所、市级项目5组10所。小学聚焦“质量提升年”,以课程为载体不断推进特色文化建设。2016年,火瓦巷小学的《“儿童地球村”——基于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校本视角》项目以全省第一名的优异成绩通过省小学特色文化建设项目评估,双塘小学和五老村小学成为南京市小学特色文化建设示范学校。
目前,秦淮区成功创建省小学特色文化建设项目校3所,市小学特色文化建设项目校7所、示范校2所,项目学校数量和质量在省市位居前列。秦淮特殊教育学校成功立项全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全市仅3所小学)。
融合教育,让特殊儿童同享优质教育
秦淮区2014年就被南京市教育局认定为首批市特殊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实验区(国家级)。2016年,秦淮区建立了由区政府办牵头负责、相关部门参与的区随班就读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并出台了《秦淮区关于加强特殊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等文件。
2016年,光华东街小学、朝天宫民族小学、红梅幼儿园成为南京市融合教育示范校培育对象,秦淮区成功申报8项“国家级特殊教育改革南京实验区重点实验项目”,区域特教发展品质再获认可。
展望
让更多居民享受教育实惠
2016年9月,《秦淮区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正式出台,为秦淮教育未来绘就蓝图。李海岩局长介绍,“十三五”期间,秦淮区将全面推进区域教育综合改革,推动实现更高水平优质均衡,让更多秦淮居民享受教育实惠。
优化全区教育布局结构
秦淮区将加强区域教育布局整体规划。按照“存量优化、增量高标”策略,统筹规划全区教育布局。
盘活老城区教育资源。加快对老城区教育资源的摸排梳理,做好闲置教育资源的交接、规划与利用。结合老城区人口变动情况,统筹老城区中小学、幼儿园学校布局。
加大新城区教育供给。加大南部新城、东部地区教育规划与建设对接,高质量建设石杨路中小学等配套教育设施。根据新校建设进度,同步做好名校资源输入,确保新建学校高水平建设、高起点运转。
加快名校联盟化管理
秦淮区今后将根据条件和学校发展状况,组建新的小学、幼儿园名校联盟,逐步扩大覆盖范围。
强化名校联盟内部管理。在联盟内实施“七统一”管理,建立统一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与监控指导机制,发挥名校优质教育资源在教科研中的引领作用。
赋予名校联盟更大权力责任。以学校联盟为单位,赋予教育联盟更大资金自主权和教师人力资源调配权。定期听取名校联盟工作进展情况,对学校联盟整体进行考核评价。
探索教育联盟内教师管理新办法。按照岗位设置的相关政策,在各学校编制、岗位总量控制前提下,以教育联盟整体进行集中管理和新教师招录,同时赋予教育联盟内人员统一调配的自主权。创新教师流动方式,统一教育联盟内各学校岗位比例、统一各级岗位的任职条件和岗位职责、统一岗位晋升条件。加大联盟内教师流动力度,不断加大联盟领衔校在教师统一招聘、培训、管理等方面的力度。
深化教师“区管校用”改革
秦淮区将完善“区管校用”改革管理办法。探索教师流动整体性、结构化设计,合理制定教师流动量化指标。进一步完善在评优评先、职称评聘等方面的管理办法,积极引导名特优教师从优质学校到薄弱学校进行正向流动。坚持年度核编、动态调整的管理方式,促进学校教师管理走向动态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