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5版:读品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7年1月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网
《冷血》:
非虚构小说的开山之作
  《冷血》
  
  杜鲁门·卡波特创作的一部非虚构小说,以独特的写作视角、全新的文学手法、厚重的社会良知,将一出真实的灭门血案细致展开。作品一经发表就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跃居当年美国畅销书第一位,发行300多万册,并先后被译成25种文字,在美国和世界文坛上引起一场“艺术上的骚动”。

  □邵风华

  在一篇题为《自画像》的文章中,杜鲁门·卡波特说:“我认为我对写作的理解很深。”对这句话,也许大部分人会当作不争的事实,漫不经心地一掠而过。而我却在这一行文字上瞩目良久,慢慢的,一股浓郁的悲凉涌上心头。

  如果此时的卡波特知道自己将带着他那未竟的文学理想,以一种惨烈的方式离开人世,不知道他会对他写下的这句话作何感想。我想,那一定是心潮起伏,或郁结难平,内心深处充满了不甘与挣扎。

  卡波特幼年生活经历十分坎坷。1924年出生于新奥尔良的他是个独子。三岁那年,父母离婚。父亲是个四处旅行的推销员,他童年的大半时光都跟着父亲在南方各地奔波。他母亲生他那年才十六岁,她酗酒成性,最终服安眠药自杀。后来,卡波特跟随继父迁居纽约。

  在接受《巴黎评论》采访时,当被问及从何时开始写作,卡波特回答:“那会儿我还是个十岁或十一岁的小孩。”当时,卡波特住在莫比尔附近,报纸的儿童版常常举办作文比赛和涂色比赛。短篇作文比赛的奖品是一匹小马或一条狗。这奖品吸引卡波特开始了写作。他一直留心几个邻居的日常活动,写出一篇用了化名的“纪实小说”投稿参加比赛。第一部分在某个周日刊出之后,有人突然意识到他把本地丑闻端出来编成了小说,于是第二部分再也没有出现。

  如果说这是卡波特“非虚构写作”的萌芽,大概有些牵强,但他最终却是以“非虚构小说”这种开创性文体达到他的文学事业的巅峰。

  由于偏科严重,思维怪诞,以及性格上的反叛与早熟,卡波特未读完高中便终止了学业,一年后,到《纽约客》杂志当了一名小职员,希望能走上文学之路。1944年离职之后,他开始了真正的职业写作生涯,陆续写了一些短篇。1946年,年仅22岁的卡波特凭短篇小说《米利亚姆》获得了当年的欧·亨利奖,被《纽约时报》称为具有“诡异天分”的人。然后于1947年、1951年又两获该奖。1948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别的声音,别的房间》和短篇小说集《夜树》(1949)、中篇小说《草竖琴》(1951)等作品,探索梦幻与现实、虚构与真实之间的分界线,刻画了黑夜与白天,或黑暗与光明两种梦幻世界,被认为是典型的哥特式南方小说,使他与诺曼·梅勒、J·D·塞林格、欧文·肖、卡森·麦卡勒斯等人一道,成为战后辈出的青年才俊之一。

  但正像日本作家村上春树所说的那样,此时的卡波特还不是一个万人公认的一流作家。这一时期的卡波特,被认为是一个南方作家,受到福克纳、韦尔蒂以及麦卡勒斯等的影响。而要改变这一印象,我们要等到他在1956年就已经动笔,却一直耽搁到1958年才发表的中篇小说《蒂凡尼的早餐》的面世。

  这部小说是卡波特在文学创作上达到的一个高峰,给他带来了极高的声誉。小说的主人公郝莉是一个外貌清秀的年轻女子,为了金钱和她少女时期的梦想——跟最爱的哥哥一起到墨西哥牧马,她追逐名利,周旋在众多富商巨贾和政界名流之间,成了一名当红交际花。后来,为了赚取小费,她被关在狱中的黑手党利用而遭到逮捕,她的未婚夫——英俊富有的南美外交官何塞也离开了她,最后郝莉被迫离开纽约远赴南美寻找新的生活。小说文字细腻、优美、精致,“没有一处用词可以替换”(诺曼·梅勒),充分展现了卡波特在文学上的天赋。如果说《别的声音,别的房间》为他带来了世界性的声誉,那么这部被选入《时代周刊》“百部最佳英文小说”的《蒂凡尼的早餐》,则标志着他进入了文学大师的行列,奠定了“战后一代最完美的作家”地位。

  1959年11月15日夜间,在美国中部堪萨斯州的霍尔科姆村发生了一桩灭门血案:在当地德高望重的赫伯特·威廉·克拉特和他的妻子及一双上中学的儿女惨遭杀害!这件没有明显犯罪动机,也几乎没有留下任何线索的离奇血案使霍尔科姆陷入了混乱,也震惊了整个美国,举国上下都在关注案件的侦破。从《纽约客》预支了稿酬却迟迟交不出约稿的卡波特被新闻吸引,在得到杂志编辑同意之后,启程前往堪萨斯进行调查,意图从当地人身上找出藏在这起谋杀案背后的故事,并以此完成自己的一部作品。

  令卡波特没有想到的是,这一去竟然耗费了六年的时光。抵达堪萨斯不到一个月,疑凶即告落网。审讯虽然还算顺利,但此后漫长的诉讼令卡波特欲罢不能。卡波特经过大量的一线采访,数百个日夜埋首于二手资料,作了六千多页案件调查笔记。在此基础上,他把小说和新闻报道两种不同体裁的写作形式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撰写出这部轰动美国,又震动世界的完美之作:《冷血》。小说重现了血案发生以及侦破、追捕、审讯到惩治凶手的全过程。同时也成为涉及社会矛盾、青少年教育、犯罪心理学、司法制度及美国中西部心脏地带的民风民情等多方面的经典——最重要的是,卡波特创造了一种崭新的文体,既具有时效性、可读性,又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它被卡波特称为“非虚构小说”。直接影响了美国60年代的所谓“新新闻主义”写作。这部作品获得了空前的成功,评论家鲍伯·柯拉塞洛的评论似乎最为精当:“《冷血》是一部富有训诫意义的命运悲剧,哀婉隽永有如古典悲剧,意义深广有如法国作家司汤达、福楼拜的经典之作。”

  而对卡波特来说,这六年的时间给他的心灵造成了巨大的耗损。卡波特曾经写道:“有一天,我开始写小说。我完全不知道,自己的一生将被一位高贵却无情的主人用锁链囚禁。上帝在赐予你才能的同时,也给了你鞭子。”

  在调查期间,他常常与已经定罪、并被判绞刑的杀人犯之一的佩里·史密斯深谈,这使他对佩里的心理与生存状态有了深层了解,产生了超出友谊的情感和爱怜。明眼人可以看出卡波特与佩里在遭际乃至性情上的相似之处。他们都有一个不幸的童年,家庭破裂,生活困窘;同性恋倾向(佩里对于另一名凶犯迪克的追随,与他觉得后者“有男子汉气质”密切相关),而卡波特则从来不避讳自己的同性恋情结;佩里虽然没上几年学,但多才多艺,天赋很高,吹拉弹唱信手拈来,还喜欢写作和读书;还有对于家人的冷漠(卡波特曾对向他提出资助要求的生父予以冰冷地回绝);甚至他们的身材也差不多……

  监狱管理员和其他作家也认为:卡波特和佩里在监狱相爱了。

  在《冷血》获得巨大的成功之后,卡波特更加沉醉于声名娱乐:举办盛大的化装舞会,在电视上频频露脸,不停地透露自己下一步写作计划,却没有东西出来,公开承认酗酒吸毒的嗜好。跟那些一味谴责的人不同,我对此时的卡波特寄予理解和同情:这也许是因为他被《冷血》掏空了,也许是因为在佩里和自身的经历中看到了命运的虚无……我甚至觉得那是另外一种表达和发泄更深邃的痛苦的表现。在清醒的时刻,他也曾为自己制定了雄心勃勃的计划,写一部足以与普鲁斯特相媲美的伟大作品《应许的祈祷》,但没能完成。1984年8月25日晚,敏感、复杂和饱受争议的卡波特因用药过度,猝死于友人家中,终年59岁。

  2004年,曾撰写《卡波特传》的克拉克将卡波特的私人信件集结成四百八十七页的书信集,定名为《享乐时光何其短》,由兰登书屋出版。书名令人不胜唏嘘。

  杜鲁门·卡波特

  1924-1984

  美国著名作家,美国国家文学艺术研究院院士,曾任美国笔会主席。1946年、1947年、1951年3次获得欧·亨利文学奖,1959年获国家文学艺术研究院奖。他一生发表了14部风格独特、内涵丰富的长篇小说和大量的短篇小说、人物传记和文论,其中非虚构小说为他奠定了文学史上的独特地位。代表作为长篇小说《蒂凡尼的早餐》《冷血》。

  作家评介

  诺曼·梅勒

  卡波特是当代最优秀的作家,《冷血》韵律天成,字字如金。

  村上春树

  我在高中时第一次读到英文版的卡波特作品,它让我深叹自己没有写作的才能,所以我在二十九岁之前都没有试图写小说。

  东西

  只有一堆新闻还是不够的,我们还需深入现实的细部,像杜鲁门·卡波特写《冷血》那样,无数次与被访者交谈,彻底地挖掘出人物的内心。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