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年扑腾着翅膀正“飞”来。1月5日下午,“锦绣鸡——南京博物院藏鸡文物展”在南京博物院特展馆开展,展出了近200件鸡文物,包括满满都是爱的汉代子母鸡、作为镇墓兽用的“鸡头人身红陶釉”、1946年纪念还都的“景泰蓝雄鸡铜摆设”……这是南博连续第九年推出生肖展,展览持续到4月6日,感兴趣的公众可以去免费参观。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胡玉梅 实习生 舒越/文 顾炜/摄
有爱 “鸡妈妈”带了3个仔
这次生肖鸡展,年代最久远的是汉代鸡文物。其中最有爱的要数“子母鸡”。这次共展出两件“子母鸡”,其中一件展品,鸡妈妈的翅膀下藏着两只小鸡,一只露出脑袋,另一只露出大半个身子,还有一只雏鸡趴在妈妈背上,场面温馨。
南京博物院策展人袁荣向现代快报记者介绍,这个东汉“子母鸡”陶俑出土于四川彭山677号墓,原为红陶制成,可惜施衣彩绘剥落了。
浪漫 鸡首壶上“龙凤”相会
现代快报记者还注意到一组鸡首壶,年代从六朝跨越到唐朝。其中,隋朝时期的一只青釉四系双把鸡首壶上,不仅有鸡头,还有龙头,可以说是“龙凤”来相会。
“这组文物再现了青瓷鸡首壶的历史。”袁荣介绍,青瓷鸡首壶最早出现在东汉末年的吴国,一直流传到唐朝,唐以后才不见。一开始,鸡首壶也是陪葬器皿,镇墓用,没有实用性,所以鸡嘴是闭合的。
到了西晋,鸡首壶开始往执壶方向发展,所以鸡嘴是张开的,作为酒器使用。南朝时期又有发展。到隋唐时期,人们认为“龙凤”组合有美好的寓意,所以壶上既有鸡头又有龙头。
雅致 鸡头人身俑用来镇墓
到了唐代,鸡造型百变。现场展出了唐代的“鸡头人身红陶釉”,头是鸡,身体是人。
“这件作品是唐代晚期的。”袁荣说,“鸡头人身红陶釉”是南博征集回来的。
为什么会出现“鸡头人身”的造型呢?袁荣解释,这其实是唐朝特有的一种葬塑,这种俑是镇墓兽。唐代将镇墓辟邪之风发展到了极致,地上植柏,放置石狮、石人等;地下置镇墓兽、武士俑、天王俑、十二生肖俑齐上。“唐朝时期,镇墓兽中还有十二生肖俑,人兽组合在一起,是完整的一套。这件鸡头人身俑是其中的一个。”袁荣说,古时候鸡是勤劳、勇敢、仁义、守信的象征,鸡又谐音“吉”,在古人看来,鸡能驱邪。
有缘 景泰蓝鸡和南京有渊源
一进展厅,在屏风背后就立着两只景泰蓝雄鸡。这对雄鸡也是这次展览中最高大的。它们站在景泰蓝制作的石墩上,脖子高高昂起,嘴张得很大,仿佛在卖力地打鸣。
“这对‘景泰蓝雄鸡铜摆设’是从天津收藏家手中征集来的。”袁荣说,这对景泰蓝雄鸡铜摆设制作考究,和南京也非常有缘。因为,它们是1946年为了纪念还都南京特别制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