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F10版:核心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7年1月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4 >>现代快报网
年轻时丈夫患重病,乡亲帮她撑起一个家,如今她以绵薄之力作出回报
七旬老人资助了10多个困难家庭
  陆爱泉(右)看望曹明贵一家
  帮助了别人,陆爱泉很欣慰

  临近春节,外出打拼的游子归家的脚步声近了,南通如东县双甸镇镇南村也渐渐热闹起来。72岁的陆爱泉拎着两袋猪骨髓,骑着电动车冒着寒风送给曹明贵家。曹家一家三口有两个得了重病,就靠六旬老父出苦力赚钱,陆爱泉经常送点吃的喝的给他们。

  这样的受助家庭,村里还有十多个。而这一切的缘起,来自于一段感人的往事。陆爱泉年轻时,丈夫身患肝病,不能干重体力活,养家糊口的重担全落在她一人肩上。乡亲们给了她无私的帮助。这些恩情,她始终没有忘记。如今,陆爱泉已经为镇南村10多个贫困家庭累计捐款捐物1.4万多元。她说:“人要多做善事,心情舒坦了,活着才有意义。”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严君臣 文/摄

  撑起小家

  开裁缝店糊口

  还常给别人免单

  暗红色的羽绒服,大红色的毡帽,白皙的肤色和一直含着微笑的眼角,陆爱泉推着一辆电瓶车走在双甸镇的乡间小道上,看不出是一名72岁老人。更让人想象不出,这看似纤弱的肩膀,曾扛起家庭的重担,养活了病重的丈夫和两个嗷嗷待哺的儿子。

  陆爱泉两岁时,父亲就因病离世,后来她被一户人家收养。

  1971年,经人介绍,陆爱泉与家住海门的建筑工人蔡横生相识结婚。婚后没几年,蔡横生患上了肝腹水、肝硬化等多种疾病,几乎丧失了劳动能力,再也没法外出赚钱了,平时生活都要靠人服侍。不忍看女儿在海门吃苦受累,她的养父帮忙在老家搭起了两间草房子。“你们搬过来住吧,都是乡里乡亲的,你在这里,总能活下来。”

  于是,陆爱泉带着丈夫,搬回了如东老家。当时两个儿子,一个6岁,一个才3岁,都是正需要人照看的年纪。生活的重担,重重地压在了陆爱泉的身上。

  陆爱泉告诉现代快报记者,一开始她在当地服装厂找了个活儿,一个月工资30元,勉强够一家四口吃上饭,丈夫的医药费根本没有着落。为了多挣点钱,她辞工去了裁缝铺子,凭着从小学习的一手裁剪功夫,攒了点钱后自立门户,开了家自己的裁缝店。

  在那个年代,谁手头也不宽裕。陆爱泉经常给困难乡亲们“免单”。“大家都不容易呀,有的人家里办事要扯新衣裳,我给他们做好了就说,不用给钱了。”乡亲们千恩万谢地走了,陆爱泉也愁了——好事是做了,家里都没钱买米下锅了。

  受到关爱

  乡亲们默默给了她无数帮助

  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陆爱泉又想起了转行,她留意到,如东这一带还没有人卖如皋特产白蒲茶干,这可能是个机会。在既没本金又没技术的情况下,陆爱泉关了裁缝店做起了豆制品生意。

  这可是个苦行当,每天连轴转的日子,让陆爱泉除了赚钱几乎没法顾家。而这个柔弱女人的艰难,落在了周围邻居的眼里,他们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悄悄地给她关爱。

  有人会特意来买她的豆腐干,有人会在农忙时帮她种地……小小的恩情,陆爱泉一笔笔记着。两个孩子没法带在身边,经常就是邻居帮忙照看。因为家境贫困,大儿子读到初中时就辍学了,二儿子还在读小学,两个男孩都是爱玩的年纪。有一次两个孩子在河边玩耍时,大儿子不小心掉进了河里,还是住在周围的好心人看到救了起来。

  最让陆爱泉感动的,是一个名叫“四姑娘”的好邻居。当时她每天忙得不着家,一日三餐都顾不上给孩子做,“四姑娘”每天中午特意赶半小时的路走来,弄热了冷锅冷灶,给孩子们拾掇出两顿吃的,再匆匆忙忙赶回去。

  这个善良的“四姑娘”,乡邻们都忘记了她的真实姓名,就以这样亲切的称呼叫她。这样的日子过了足足有一年多,等到陆爱泉撑过了最困难的时候,“四姑娘”才慢慢来得少了。但两家的情谊十分深厚,后来孩子们还认了她做干妈。

  就是这样的点滴小事间,乡亲们默默地分担开了这个瘦弱女子身上沉重的压力。大家你帮一把,我帮一次,尽己所能地给她行了所有方便。

  经历过了最为困难的创业时期,陆爱泉的生活渐渐宽裕了。两个儿子一个学了理发手艺,一个职中毕业后学了修汽车,先后离开家门独立生活。1994年左右,蔡横生的病情恶化转为肝癌后去世。她不用再起早贪黑地辛苦养家,但乡亲们的恩情,却像陈酒一样越酿越深,让她久久难以忘怀。

  回馈乡邻

  一年多来资助了10多个困难家庭

  两年前,陆爱泉过70岁生日,大家问老人还有什么心愿,陆爱泉沉吟片刻后说道,“现在家里条件慢慢好了,我就想为大家做点什么事情,回报大家的恩情。”这个想法,得到了儿子们的一致支持。

  去年春节,陆爱泉回如东石甸老家探亲。途经敬老院时,她无意中看到了曾在困难时期帮助过自己的一名老邻居。“当时就想帮他们做点事情。”回到家后,陆爱泉就联系上了院长陈尔斌了解情况,决定以一个家庭的名义给老人们一些帮助。回到家后,陆爱泉和儿子媳妇分工,各自准备。第二天,饱含爱心的39份年货送到敬老院,老人们乐呵呵的样子令她倍感欣慰。

  从去年开始,陆爱泉又有了一名特殊的资助对象——镇南村四组的曹明贵一家。这名已经69岁的老人,妻子患有乳腺癌,去年37岁的儿子又患上白血病,50多万元的医疗费让他们欠下巨债。村里也组织过总共2000多元的捐款,但对这家人来说实在是杯水车薪。

  陆爱泉知情后,一次性捐款1000多元。尽管每月的退休金只有1000多元,可她还是隔三岔五地买些猪骨头、猪骨髓等食物前去探望。平时,儿孙们孝敬自己的营养品她也舍不得吃,抽空送到曹家。“我们身体好没关系,猪骨头对身体恢复好,就给孩子们吃吧。”即使在寒冷冬日,她也经常骑着电瓶车去曹家串门,像走亲戚一样带着东西上门。

  村民吴美家经济拮据,儿子脑瘫,多年来夫妻俩就靠种两亩蔬菜维护生计,如今年纪大了,日子还是过得紧巴巴的。陆爱泉十分同情,经常上门帮忙做家务,送食品。提起陆爱泉,吴美心存感激:“有时候我们卖菜回来,看到门口水池上放着水果等东西,就知道陆爱泉来过了,我家打心眼里感谢她呀。”

  这样的资助对象,一年多来有10多个。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就在这不到两年里,并不富裕的陆爱泉已经捐出了1.4万多元,有部分是自己的退休工资,有部分是子孙们给的财物。受助的大部分是村里的贫困家庭,有的是因病致贫家庭,有些是特殊家庭孩子上不起学的……

  “人要多做善事,心情舒坦了,活着才有意义。”陆爱泉说,只要自己还有余力,一定会将善事继续做下去。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