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未谋面的好心人,你在哪儿?”这是埋藏在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漫洼乡中学生李鸿斌心底长达两年的疑问。当这位好心人出现在央视《等着我》节目现场时,李鸿斌忍不住扑向他的怀中。
他叫郭靳,是一名95后空军战士,扬州仪征市大仪镇人。从2014年开始,他就开始捐助临洮县的中学生李鸿斌,至今没有间断。除了资助失学儿童上学,他还通过网络发动志愿者帮助3所小学建立了“爱心图书室”。他不仅个人先后捐出善款以及物资一万多元,还帮助贵州、新疆、甘肃、宁夏等地学校募集物资累计超过6万余元。
通讯员 刘梅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韩秋 臧晓松
你在哪
甘肃受助学子上央视寻找好心人
16岁的李鸿斌有个愿望,要靠读书走出贫困山区。
他的家在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漫洼乡。上六年级时,父亲因病去世,只剩下母子俩相依为命,而母亲还患有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家里的收入全部来自5亩薄田,收成好时全年收入四五千元,勉强维持开销;如果遇上坏年景,全年收入仅2000多元。
母亲要看病吃药,李鸿斌要上学,生活非常艰难。李鸿斌读初一那年,母亲萌生了让儿子退学种地的想法。但当她看到儿子偷偷掉眼泪时,只得强忍病痛出去打工。
也就是在这时,李鸿斌意外地收到了一张600元的汇款单——钱不多,但对于这个家庭来说却是救命钱,也点燃了他们生活的希望。母子俩并不认识这个好心人,只记得汇款单上有个名字:郭靳。
自那以后,李鸿斌一家的生活就与郭靳连到了一起。李鸿斌定期都能收到一笔汇款,时不时还能收到郭靳寄来的新衣服、小礼物。
每个月的最后一个周末,是李鸿斌最开心的时候,因为郭靳叔叔会打来电话跟他聊天,了解生活学习情况。他特别希望能够亲眼见一见这位解放军叔叔,当面说一声“谢谢”。
但除了一个姓名和一个手机号,李鸿斌没有郭靳的任何地址。于是,他找到了央视《等着我》栏目求助。
找到了
原来他是个“95后好兵哥”
央视帮他们找到了这位好心人。今年3月8日晚,李鸿斌母子俩来到央视《等着我》现场。当郭靳出现的那一瞬间,母子俩都流下了激动的泪水,李鸿斌一下子扑到了郭靳的怀里。现场,掌声数次响起,郁钧剑也起身行军礼,表达对这名95后解放军战士的敬佩之情。
郭靳的身份也由此被“曝光”:他是中部战区空军某雷达旅边防雷达站的一名战士,扬州仪征市大仪镇人。
郭靳向现代快报记者介绍,第一次给孩子寄钱,是在2014年。那年年初,他在浏览公益组织网站时,突然被一条求助信息“揪”住了目光:李鸿斌,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漫洼乡初一学生,父亲去世,母亲患有严重腰椎疾病,家庭生活困难,面临辍学……
那时还是上等兵的郭靳,每月津贴仅几百元,父亲前一年还因事故住院花了数万元,其实自己家的日子也过得紧紧巴巴的。可一想到面临辍学的李鸿斌,郭靳的心里就不是滋味。
晚上,郭靳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他给家里打了个电话。“你是人民子弟兵,能帮你就帮帮那个孩子吧,咱家里不要紧……” 父亲的一番话给郭靳吃了“定心丸”。第二天,郭靳就请假外出,给李鸿斌汇去了600元助学款。
这张饱含爱心的汇款单飘向了临洮县漫洼乡初级中学,听到李鸿斌收到汇款的消息后,郭靳的心里一下轻松许多。“郭叔,感谢您对我的帮助,我一定以最好的学习成绩来回报您……”山区孩子没有华丽的语言,但每个字都令人感到欣慰。
也就是从那时起,郭靳开始了他的捐资助学之旅。受助者除了李鸿斌外,还有山东泰安的尹贻婕。2015年年初,尹贻婕还在读四年级,郭靳以同样的方式帮助了这个女孩。尹贻婕说:“我一定会努力学习,长大成为像叔叔那样的人。”
今年3月,节目播出后,在郭靳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帮助下,李鸿斌今年顺利考上高中,目前就读于临洮县育才中学高一年级。
助学路
他发动网友建起3个“爱心图书室”
郭靳这位95后战士,入伍以来不仅资助失学儿童,还通过网络发动志愿者帮助3所小学建立了“爱心图书室”。
去年3月初,当郭靳得知漫洼乡漫洼小学图书室多年未更新后,他精心挑选了《冰心奖全集儿童系列读物》等300册课外书,第一时间寄了过去,建起了“爱心图书室”。学生们都兴奋地说:“这下终于能看到课本以外的图书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托克逊县阳光小学是一所民办小学,生源多为周边乡镇农牧民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办学条件比较艰苦。由于资金有限,学校图书室多年没有更新。今年4月下旬,郭靳利用自己新建的“春晖爱心联盟”QQ群,将该小学列入帮助服务对象,发动网友为学校捐赠图书,并积极联系扬州大学农学院阳光协会,发起了“爱心传递,助梦成长”公益募书活动。
郭靳向现代快报记者表示,“春晖爱心联盟”QQ群里的网友们积极开展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务,并带动身边更多的朋友参与其中。短短半年多的时间,通过“春晖爱心联盟”QQ群发起捐赠的各类物资价值达6万余元,资助贫困失学儿童7人。
心里话
“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关爱同样可以”
郭靳的父亲郭发新今年47岁,他和妻子在仪征大仪古镇靠摆地摊维持生计。就在今年12月22日,郭靳被评为2016“仪征好人”时,郭发新夫妇也被请到了现场,衣着朴素。在2012年,因为一次意外,郭发新的右眼虹膜断裂,现在视力为零,且永久不可恢复。
郭发新说,儿子从小就喜欢帮助别人,“走在路上遇到乞讨的人都会把身上的钱给他们。在连队如果遇到需要帮助的,他也经常是冲在最前面的那个。儿子还积极参加了无偿献血,累计2300毫升,同时也是中华骨髓库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随时准备帮助他人。”
因工作成绩突出,郭靳2013年获评优秀士兵,2014年获部队嘉奖,2015年荣立三等功,并当选为空军某雷达旅首届“十大感动军营人物”,不久前还被共青团江苏省委、江苏省文明办等单位评为“2016江苏省好青年”。
“我只是干了些我力所能及的事情,”谈起帮助贫困学子,郭靳说,“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关爱同样可以改变命运。”他的爱心如同一盏明灯,点亮了贫困地区孩子们心中的希望,这就是一个95后普通士兵的平凡大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