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Y4版:艺+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6年12月2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网
赋彩制形,山外看山——薛亮山水画风探微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家园之二》
  《快雪时晴图》
  《意中江南》
  《家园之一》

  黄戈

  薛亮先生的画展即将开幕,取名“山外”。我想这个“山”用得恰当,既是对艺事高深、志存高远的隐喻,也是对其几十年来从艺如登山的一种感悟、抒怀。

  在屡次访谈中,薛亮先生总是喜欢用“艺术”而不是用“学术”来谈画理。但实际上以他的山水画风来说,就是极为特殊的学术研究个案:他的画不能以地域画派涵盖,不能以学院背景划分,不能以师承关系归属,甚至不能简单地以时代特征判断。薛亮山水画风的传承性、经典性、创造性无疑属于这个时代,但它又超越这个时代。这不仅在于画家艺术语言的独特个性,还在于其艺术观念的深刻与睿智。我认为,目前薛亮山水画风的学术价值尚未得到真正的认识和理解,更谈不上系统的开掘。我不揣浅陋,在此谈一点我对薛亮山水画风的刍见。

  (一)变古则今的传统观

  当下中国画坛论及传统,有断然否认、划界决绝者,亦有高举先贤、言必经典者,但对传统的理解往往陷入一个笼统的框架或混沌的影像中。而有些画家不做无谓的口舌之争,以自己独特的慧眼、敏锐的感悟、深刻的理解加之娴熟的技艺把传统中国画的方方面面以自我的绘画语言表达给世人,使人们从其画中感受到传统范式中的别样风情。特别是中国画的历史发展与价值认可,需要多个相互矛盾而又缺一不可的成立条件:既自由又规律、既新鲜又故旧、既变化又稳定、既个性又共生、既创新又守成……二者偏废于一向则失之中国画把握尺度的谐和与平衡,所以只有把中国画新的创造加入传统之中才能发挥其应有作用和最大功效,传统因吸收新的创造才能维系其存在意义与继承发展。遗憾的是,当今以这样的态度对待传统进而运用传统的画家少之又少,而画家薛亮却是时下为数不多能“借古开今、化古为新”的代表人物。

  薛亮在学习传统方面有自己坚定而独到的信念:“画山水要以情入手,以情生法,顺情达意。风格即人,它是人的气息、人的世界观形成的。学传统就是为了强大自己,塑造自己。对天才来说,传统是圣殿;对庸才来说,传统是魔窟。”从其中国画的传统观中我们可知,传统实际上只是历史积淀下的客观存在,关键在于应用者的觉识与机变,而薛亮画风中无处不充溢着传统的因果源流,却处处不见传统的因袭程式。这就是深而能化的真传统,与那些仅仅玩弄笔墨或拼凑图式构成的作品不可同日而语。画出新意难,画出性情更难,若能实现二者兼备又暗合大道规律才能称得上画中高手。它体现了画家对传统绘画语言的继承和把握,更重要的一点在于画家取法传统的路径和深度,彰显了其解读传统的高度和广度。在此基础上,以自我真性情灌注于传统的法式体格中,形成有生命、有气息、有血脉的艺术形态,方能体现中国画本体价值与画家个性的统一。在谈及对传统的认识时,薛亮颇有见地:“当代有些人拿传统当挡箭牌,他不知‘盲人摸象’,也不知象的全貌,执偏盖全,把传统异化、曲解,滥用经

  验主义、实用主义,不从整体概念,全局把握,用传统解释自己的歪理邪说。实际上传统中的很多东西早已有之,看看中国的哲学,它是模糊哲学,孔子是伦理学,而老庄则是模糊哲学。”可见画家的层次在于有无思想,进而有无哲学,技巧则在其次。薛亮对东西方哲学都有深刻领悟以及实践把握,但很多人只对其绘画表象做诸多揣测,才会有“江南鬼才”等贻笑大方的论点,他们往往忽略画家在语言表达与艺术形式背后隐匿的思想根源和观念取向,甚至对他倚重、取舍传统的源流脉络没有清醒的认识。

  (二)力追宋元、溯源魏晋的践行者

  薛亮山水画风从本质上看就是对宋元山水精神的沿承和发展,不从笔墨上刻意精雕“小情趣”,却从画面气质、章法结体乃至树石云水等具体而微的细节中变程式、化结构,“遗形取神”而抒发自我胸臆,他自己也曾言:“山水画家画山水,题材未必一定是现实的自然景观,也可能来自社会生活,来自生活的感悟,画山水不过是借景抒情而已。古人的技巧,完全拿来为己所用,不能排斥。但要找出新意,经典是常读常新的。”由此可见薛亮以宋元山水的经典形态作为自己创作的筑基,“以情入手”对自然实景进行高度的概括和集中,创造出开阔的画外意象,可谓“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这种状态是对时空的凝结,是一种对无限世界相对集中、概括的包含具象性因素的主观性创造,这是对中国画传统观念“以神取形”“离形得似”的继承和发展。所以在薛亮的画中常有不尽符合现实和视觉科学的章法,却有合情合理而各尽其态的意境,直取宋元人的神髓而不落古人窠臼。

  在过往的访谈中,薛亮提到有评论家提到他的画“用明代的城砖盖现代的大厦”。其话固然是有道理的。薛亮认为:“传统绘画语言的语义还是有一定程度理解的,传统绘画的语言模式修辞方法笔墨图形都有一定的精神指向性,没有优劣高下之分,关键问题在于你能否合理地逻辑性地符合审美规律地把它重新编排组合,传达出一种新的意蕴。”这牵涉他对传统的认识、理解、运用,也表达了薛亮山水创作的基本立场、原则、态度乃至实践方式。这是基于文化积淀下的个性发挥,是有传统根基的时代创造,这样才会有薛亮山水既古又新的面貌。至于评论家说他运用明代城砖盖现代大厦,我不能完全同意。通过读画,岂止明代城砖,凡是为其所用的各代、各家均收入囊中,整合划一而自出新意。

  因此,观薛亮山水,不仅仅要看他对传统符号的继承和运用,更要从传统绘画的品评标准、审美意趣中追根溯源。特别是作为南京的画家,薛亮对金陵文化的历史文脉传承有着深刻的感悟与淘染,其自然散发出的六朝风骨、魏晋余韵似乎是与生俱来的。如果把薛亮山水与《古画品录》中品藻之辞相对照,皆极相配:“精微谨细,有过往哲。”“赋彩制形,皆创新意。”“体韵遒举,风采飘然。”……随手采拾,无不贴切。只是不知谢赫若见薛亮山水,又当作何感想,如何品评一番呢?薛亮山水虽极富个性,尽显时代风韵,却处处渊源有绪、来去明白,绝非当下某些或东施效颦式临抚古人、或信手狂涂乱抹即言创新的画家所能梦见,更不是那些总试图“走捷径”、做足“画外功夫”的画家所能想象的。

  (节选)

  自述

  这次个展名曰《山外》,题目是朋友定的。“山外”的一般解读是已登山巅而放眼天下,其实我一直在山沟沟里转悠,只是想走出这障目的大山,去山外看看还有什么值得我驻目的喜马拉雅高峰。唉,整个一臆想症。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丹青虽小道,亦需智力、体力、定力和天助之力,这四力我都具备吗?一想便是满头大汗,不过淌汗归淌汗,还得尽人事、知天命。

  我行年六十,俗话说该耳顺了。其实我早已顺耳了,拿画笔四十五年,贬者褒者都是朋友,栏杆拍遍,云卷云舒而已。然而间歇性的自我质疑和对文化现象反思的毛病一直无法根治,即便这样,我还得努力劳作,四十五年来从未懈怠过一天,自认在当代中国芸芸艺术圈内还不算一个糟糕的画家,我尽力了。

  画画之余我喜欢玩点儿只言片语,火候尚欠,不打算做半吊子撰稿人。作品是画家唯一可信的名片,职务与名气这些个社会贴牌广告均与艺术品位无关。我的画在自己看来都是半生不熟的,或许这个展览应该叫做夹生饭,艺术告白而已。请诸位看官多多担待,管饱就行,善哉善哉!

  几十年来我也被动参加过各种名目的展览,承蒙社会厚爱,作品被数十家博物馆美术馆收藏,画坛浮云过眼,且当视而不见。回望前尘旧作,发现有些零落贫瘠,自我检讨是想法太多,有时大旱少水,有时大涝成灾,有时养分缺乏,有时施肥过度,人至六十才悟得正好是真好。

  私底下决心今后要刷新归零,重新翻耕我那一亩三分地,收成不靠名利来结算,而用与美的距离来考量。自己明明知道地平线是无法追逐的,从不停步只是为了对艺术的那份初心和在意,心存妄念,想出山登峰,画出一批经得起诸位细细打量的作品来,但愿不是奢望。

  薛亮

  山外·薛亮作品展

  江苏省优秀美术家系列展——

  山外·薛亮作品展

  由江苏省文化厅主办,江苏省国画院、江苏省美术馆、民盟中央美术院承办的“山外——薛亮作品展”将于12月30日上午在江苏省美术馆开幕。

  薛亮,1956年出生于江苏靖江,1982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曾获由江苏省委省政府颁发的首届“紫金文化奖章”“江苏省艺术成就奖”。

  “山外——薛亮作品展”将展出薛亮近十五六年创作的百余幅精品力作,是其艺术创作的一次盛大集中展示,题材囊括山水、花鸟,尺寸有小到手可盈握的梦幻山水,有大到几百平尺的鸿篇巨制。据悉,为促成这次展览的顺利举办,薛亮在展览筹备之初积极联系了全国各地的艺术爱好者及朋友们征集作品,旨在将最好的画作呈现给观众们。重新归零,出山登峰是刚过耳顺之年的薛亮的期盼和毕生追求,也是对展览的标题“山外”最好的诠释。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2017年1月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