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扬州市扬剧研究所受巴黎中国文化中心邀请,赴法国参加第七届巴黎中国传统戏曲节,扬剧《吴汉杀妻》最终夺得最高奖——评委会特别奖,这是百年扬剧首次登上欧洲大陆。与此同时,江苏省木偶剧团赴德国参加第20届柏林木偶节,献演《草裙舞》《变脸》等7个形式多样的剧目,受到了德国观众尤其是小朋友们的喜爱欢迎。这些具有浓郁“扬州味道”的节目,扬州普通市民平时就能欣赏到。
通讯员 扬文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韩秋 臧晓松
攀高峰
定格时代精神风骨,培养文艺名流大家
今年3月18日,新版木偶剧《嫦娥奔月》在扬州大剧院首演,纱幕上面皓月当空、繁星点点,由全息投影技术呈现出的空间感与层次感,仿佛将璀璨星空搬到了舞台上。尤其是结束时,化身仙女的嫦娥从剧院观众席“飞”向舞台,引得现场的小朋友赞叹:“嫦娥仙子,好美啊!”
这是一部老戏新排的剧目,在国内木偶界首次采用全息投影技术,在舞台上呈现出震撼的3D效果,受到了观众的热捧。目前该剧已巡演69场,斩获金狮奖“最佳剧目奖”、首届中华传统木偶皮影艺术节“优秀展演剧目奖”,并获国家艺术基金资助。
这只是扬州推动舞台艺术繁荣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扬州创排了扬剧《衣冠风流》《史可法——不破之城》、大型音舞诗《千古风流》、扬州弹词《梅兰芳·蓄须明志》、长篇扬州评话《皮五辣子》等一大批优秀文艺节目。今年首届江苏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公布,扬州27个项目入选,在全省各市排名第二。
为传承复兴扬州书画艺术,扬州在全省地级市中首先实施重大主题美术创作工程,评出99幅优秀作品,用艺术形式再现了扬州的重大历史事件和杰出人物。近日,扬州市国画院院长安玉民参与的“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项目国画《永乐修典》完成,在国家博物馆展出,并被永久收藏。
人才是打造文艺“高峰”的基础。8月7日,“扬剧王子”李政成在其恩师、京剧名家裴艳玲的见证下,招收了4名徒弟,师徒同台奉献了一场专场演出,百年扬剧之薪火得到代代传承。这得益于扬州实施的“名家传承”计划。扬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姜龙说,文化的传承关键在“人”,只有重视人的传承,才能使传统文化历久弥新。
今年,扬州市木偶研究所申报的“杖头木偶表演人才培训班”获国家艺术基金资助,扬州正逐步成为全国木偶人才培养基地。在此基础上,扬州市木偶研究所增挂江苏省木偶剧团牌子,扬州木偶艺术成为江苏文化艺术新的代表。今年10月15日,扬州评话演员马伟以位居榜首的优势获得第九届牡丹奖“表演奖”,扬州曲艺绽放第3朵“牡丹”。
为推动整个文学艺术繁荣发展,扬州市创设了政府文学艺术奖,今年首届文学艺术奖表彰了20部作品,授予丁家桐、李开敏、李信堂、茅永宽、张泽民5位名家终身成就奖。同时,第四届朱自清散文奖颁予阿来、王鼎钧、周晓枫、扬之水、蒋蓝5名作家,扬州作为全球华人的精神高地得到全面彰显。
补短板
以问题为导向,以需求为方向
2015年9月,街南书屋24小时城市书房建成开放,宁静温馨的书香营造出浓浓的文化意韵。今年7月,坐落在“新城市会客厅”的虹桥坊城市书房对外开放,受到《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和游客、居民的高度赞誉。
目前,扬州5座城市书房分布在市区多个区域,延伸了市图书馆的服务范围。此外,市图书馆还建成“一卡通”通借通还分馆17家、社区图书流通点50家、24小时自助图书馆4家,开设流动服务车服务点7个,主城区公共图书服务网络覆盖率达90%,并顺利入选创建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名单。
文化部评审专家对此寄予很高的期望:“扬州市‘四位一体’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放大了公共图书馆服务社会的功能和效果,希望扬州认真研究公共图书馆服务新模式,为图书馆服务提供‘扬州经验’”。
基层是文化建设的薄弱环节,各县级图书馆也纷纷推进总分馆建设。目前已建成100家县级图书馆乡镇分馆,457家农家书屋与图书馆“一卡通”。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是“十三五”时期公共文化建设的重点,“今年要完成全市30%村(社区)建设任务,到2019年将全部建成。”扬州市文广新局局长季培均说。
近年来,扬州在非遗产业上做足文章。早在2013年,市政府就出台了专门文件扶持非遗产业发展。去年,扬州486非遗文化集聚区投入运营,让非遗文化和产品融入市民生活。与486隔河相望的,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的个园,个园花局里有“中国古琴一条街”,目前已入驻国内20家知名琴筝品牌。扬州是“中国琴筝产业之都”,古筝年产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二。前不久,广陵琴派走进盐城,举行了古琴音乐会、展示会、雅集、讲座等,受到当地市民的热烈关注。
创意设计往往能让非遗焕发活力。今年4月,“扇行天下·2016扬州扇文化活动月”举行,将扇文化与剪纸文化、雕版印刷文化、古琴文化、八刻文化等融合起来,小小扇子舞出别样精彩。第11个“文化遗产日”期间,江苏主会场活动在扬州举行,全省50个非遗项目参展,其中扬州就有26个,其中“小小非遗传承人”活动颇受欢迎,许多家长表示,孩子能亲身参与,还能将非遗作品带回家,真正感受到非遗就在身边。
创特色
让浸润在唐诗宋词里的扬州
“文起来、动起来、乐起来”
今年夏天,在扬州美丽的明月湖畔,第六届江苏书展在这里举行,一场图书嘉年华如同炎夏的气温波及全城,书香也弥漫在城市的每个角落。短短五天时间,进场观众28.1万人次,总销售额2084.8万元,其中零售544.8万元,团购馆配1540万元,成为了江苏历届书展中效果最好、成果最多、影响最大的一届书展。
这届书展盛会,让人重读了扬州。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燕文称赞说,扬州有了个新名字,叫“书声琅琅”。面对扬州人读书的热情,国际安徒生奖得主、北京大学教授曹文轩动情地说,江苏是中国读书最好的地方。
书展也全面展示了“书香扬州”建设成果。“我们舍得把城市最繁荣、最漂亮、离老百姓最近的地方拿来建城市书房。”扬州市委书记谢正义说。城市书房被授予“江苏阅读新空间示范点”,也成为城市的“精神地标”。品牌书店钟书阁落户扬州,开张首日便迎来6000多人的客流,美国网站Wired.com公布评选出世界各地10所最美图书馆(书店),扬州钟书阁排名第三。边城、浮生记、猫的天空之城等概念书店,成为了城市的一座座“文化灯塔”。
从去年开始,扬州创办了“朱自清读书节”。今年的“读书节”拉开贯穿全年的10大类248项全民阅读系列活动,首次表彰了全市“十佳阅读基地”“十佳阅读品牌”“十佳推广使者”,组织社会力量向10所小学捐赠了首批10个“梦想书架”、5000余册图书,为100个留守儿童实现了阅读心愿。扬图讲堂、扬州讲坛等集群式讲座活动,农民读书节、红领巾读书征文、亲子阅读等分众活动覆盖了各类群众。
绿杨城郭是扬州,“绿杨人家”乐扬州。今年举行了首届“绿杨人家”社区艺术节,设置“幸福和声”社区合唱比赛,“舞动扬城”社区广场舞比赛,“缤纷家园”社区书画、摄影、微视频比赛等三大类活动,历时7个月,共有近600支团队、近万人参加,覆盖主城区各个社区,评选出一批优秀的团队和作品,社会影响范围广,辐射带动作用强。
“文起来、动起来、乐起来”系列活动不仅要常态化开展,更要长效化推进。扬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地(戏曲园)项目就是一项源头工程。扬州戏曲园是扬州市重点工程,以扬州文化艺术学校扩建为主体,占地约54亩,建筑面积7.3万平方米,总投资3.4亿元,由校园区、非遗传承区、展演展示区三部分组成,将于2017年8月竣工。该项目整合扬剧、木偶、扬州评话、扬州清曲、扬州弹词等国家级戏曲曲艺非遗项目,是集教学研究、传承保护、制作生产、展示销售为一体的“戏曲园区”,以及融人才培养、非遗传承、艺术展演和休闲旅游为一体的文化集聚区。
推进文化建设,要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文化是软实力,但文化建设需要硬项目来推进。在谋划‘十三五’时期扬州文化建设时,扬州市排定了30项重点文化项目,全部坚持可定义、可量化、可操作、可考核、可追究的‘五可’要求,让每一个纲领、每一句承诺都得到落实、成为现实,因为我们深知,只有文化项目一个个落地扎根,文化建设才能一步步向上提升。”季培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