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题为《每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我要陪他向校园霸凌说NO!》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后,“校园霸凌”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究竟该怎样看待校园霸凌,究竟该怎样应对和遏制校园霸凌,莫衷一是。
现代快报观察员 伍里川
中关村二小身处的漩涡
12月17日,北京晨报报道,北京市海淀区教委制定并公布了《海淀区中小学防止学生欺凌和暴力教育工作方案》。根据《方案》要求,海淀区将成立“防止学生欺凌和暴力教育”工作小组,校长任组长。这是喧嚣未歇的“中关村二小事件”出现的最大变化,但要说是最大的转折点,为时尚早。
12月8日,一篇题为《每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我要陪他向校园霸凌说NO!》的帖子刷了屏。
这位中关村二小的家长自述,儿子长期受到校园欺凌,今年11月被同学用厕所垃圾筐扣头后,出现失眠、恐惧上学等症状,后被诊断为急性应激反应。但学校老师将此事定性为一个“过分的玩笑”而并非校园霸陵。
多次沟通但无法消除分歧后,12月1日,该家长向海淀区教委投诉。12月5日,该家长开始发帖。然后,12月8日的那篇文章得到了10万加的点击率。
12月10日,北京中关村第二小学回应:学校一直在积极努力协调,客观、公正地处理几方家长间的相关诉求和矛盾纠纷。
然而,这一回应反令舆情迅猛发展,且越来越不利于校方。有家长表示,学校的表态更糟糕。一时间,关于中关村二小为什么这么“狂傲”的诘问满天飞。但争议声中,也不乏对于那位“说NO的妈妈”的质疑,有网帖认为她是小题大做甚至是无理取闹。
12月13日,中关村二小校长杨刚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何为“校园欺凌”,虽然国家出台了相关规定,但比较宽泛……学校不是法院,不是评判的角色。
同一天,中关村二小向中国教育报独家披露4份由学校出具的调查报告,均与《海淀区中小学防止学生欺凌和暴力教育工作方案》一文有较大出入。
不过,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12月11日发表的一篇评论认为,中关村二小霸凌不能只是一个“开过分了的玩笑”。
而新华社针对此事件的“四问”,也把焦点之一对准“过分的玩笑”还是“霸凌”?
官方怎么看?
在一场似乎很难消融的观点战中,理性的学者声音同样引人思索。
12月15日,教育部前新闻发言人、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在微博发表《致中关村二小的一封公开信》。
曾多次接受过现代快报观察员采访的王旭明,在公开信中显现了一如既往的平和、理性。
信中称:“首先对你们连日来深陷一场舆论漩涡,表示特别同情和理解。”
王旭明随之提出四点看法,第三点是:无论是从事故处理的角度,还是从信息公开的角度,应当坚持第三方原则,即无论是对事情本身的调查和认定,还是对这种调查认定的发布,都应当由上一级教育行政部门出面,而不是学校自说自唱。
王旭明还指出,某媒体12月14日发表的《“希望孩子们受到的伤害最小”——北京中关村二小校长和老师答问录》可以视为学校的第三次回应。那么,用官方微信公众号或接受记者独家采访的方式发布学校态度,是不是最好的方式呢?“我认为不是。”
这一观点其实也呼应了公众的某种疑惑。
其实,“上级”早就被媒体记者“盯上了”。
北京市教委负责人11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首都教育系统将从一切为了孩子身心健康出发的角度,高度重视,主动工作。发现问题,严肃对待,妥善处理。
海淀区教委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近期,中关村第二小学发生学生受伤害事件,给当事学生及家长造成了伤害,对此感同身受,深表痛心。
一句“感同身受,深表痛心”引来万千网友的认同。
同时,海淀区教委表示,将从一切为了孩子身心健康出发的角度,高度重视,依法依规,积极指导,妥善做好当事孩子的心理疏导和全体学生的教育引导工作。
媒体提及,国外研究统计,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孩子会在学校遭遇霸凌。在司法机构还难以介入“霸凌疑云”的情况下,公众对于官方的表态更为期待。
成立“防止学生欺凌和暴力教育”工作小组,可以视为海淀区教委雷厉风行的表现。
这一动作发出的信号是:官方对于“是不是霸凌”有了逐渐清晰的态度和应对思路。毫无疑问,类似中关村二小这样的学校,应该读懂官方举动背后的“文章”,即使派驻工作小组是双方协商的结果。
北京中关村二小的最新动态是,从近日起至12月30日,学校将聘请专业心理团队,为学生、教师、家长进行心理辅导。
平息事态,保护孩子
北京市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佟丽华长期关注未成年人权益保护领域,并做出突出贡献。昨晚,现代快报观察员打通了佟丽华的电话。对于目前事件的进展,佟丽华非常关注,他强调应该及时妥善处理,这是对孩子权益的最好保护。
他认为,认定是否构成校园欺凌,主要应考虑四要素:学生之间发生的行为;主观上存在故意,即蓄意或恶意欺负其他学生;通过肢体、语言或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或侮辱行为;造成伤害后果。“具体如何认定,还需要结合同学之间的关系、双方日常表现等综合情况作出判断。”佟丽华表示。
保护好事件中的孩子,是诸多有识之士的共识。毕竟,事件的影响这么大,很容易对涉事的孩子造成一些心理影响。
江苏省委党校副教授刘青昨晚在接受现代快报观察员采访时表示:反对校园暴力,反对社会黑恶势力侵入校园,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我们的家庭、社会、政府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共同行动起来。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黄子芳则提醒:“这起事件给各方带来很多启示,应鼓励孩子主动与父母、学校沟通,让孩子自信、乐观、开朗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