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F4版:国家公祭日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6年12月1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3 上一篇 >>现代快报网
保护难民的外国友人与江南水泥厂
我们不会忘记
  展览现场展出的约翰·拉贝展板前,参观者驻足观看

  约翰·拉贝、卡尔·京特、克里斯蒂安·雅克布·克勒格尔、卡尔·坤德、贝恩哈尔·辛德贝格……这些外国友人的名字我们耳熟能详。“12·13”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将近,12月11日,《1937,德国汉堡友人与南京》图片史料展在南京师范大学仙林校区敬文图书馆开幕,展出了有关约翰·拉贝等20多位国际友人的珍贵历史照片;同时,《风雨如磐忆江南——陈范有与江南水泥厂》新书也于当天首发,书中讲述了国际友人卡尔·京特、贝恩哈尔·辛德贝格等在南京大屠杀期间保护江南水泥厂,以及江南水泥厂难民营救助和庇护南京难民的历史。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蒋庆寅/文 刘静妍 徐洋/摄

  图片史料展缅怀国际友人

  《1937,德国汉堡友人与南京》图片史料展由南京市档案馆、南京师范大学、中共栖霞区委、栖霞区人民政府主办,目的是缅怀约翰·拉贝、卡尔·京特、克里斯蒂安·雅克布· 克勒格尔先生等国际友人。

  1937年11月,侵华日军向南京进犯,古城危在旦夕,包括拉贝、京特、克勒格尔先生在内的20多位国际友人毅然留在南京,组建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难民区)。他们来自德国 、美国、丹麦等不同的国家,南京沦陷后,他们不顾个人安危,四处奔波,抗议和阻止日军暴行,开展国际人道救援。

  卡尔·京特、贝恩哈尔·辛德贝格等人保护江南水泥厂,创办难民营并保护难民。关于江南水泥厂这段历史的档案史料,以及约翰·拉贝先生的日记,成了日军“南京大屠杀”重要证据。

  “这些国际友人有的来自德国汉堡,有的与汉堡有渊源,所以展览定名为《1937,德国汉堡友人与南京》。”南京市档案馆工作人员介绍,这次图片史料展一共展出200多张图片 ,将以巡回展览的形式,在南师大各校区、各大高校、街道等不同地点展出。1937年,南京大屠杀发生后,位于栖霞区的江南水泥厂成了当时最大的郊外难民营,同时,南师大随园校区也恰好位于当时的国际安全区。

  栖霞区地方志办公室编辑张双全说:“本次图片史料展上的图片资料,在全国来讲是首屈一指的,这些照片大都是当时的外国友人拍摄的,很多照片的原片也是由外国友人家属或者所在国的政要赠送给南京的。”

  江南水泥厂新书发布,讲述难民营往事

  《风雨如磐忆江南——陈范有与江南水泥厂》新书首发式在栖霞区委党校举行,该书是“十三五”江苏档案史料典籍整理与研究工程重点成果,作者为苏州大学前校长陈克潜教授和他的弟弟陈克澄先生。书中记述了他们的父亲陈范有1935年在南京栖霞山东麓创办南京江南水泥厂的往事,也记录了国际友人卡尔·京特、贝恩哈尔·辛德贝格等在南京大屠杀期间保护江南水泥厂,以及江南水泥厂难民营救助和庇护南京难民的历史。书中写道,“12月9日,栖霞被日军占领,江南水泥厂因悬有德国、丹麦旗帜,事先设置了德、丹两国的醒目标志,日本军队才未进入厂内。……为了逃避日军屠戮,栖霞山周边及南京东郊的难民纷纷找寻避难场所,不断涌入江南水泥厂。”

  栖霞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孙爱军说:“这本书对于栖霞山地区的保护和开发有很大的帮助,能让规划与设计更加地贴近历史遗存。”

  90岁高龄的陈克潜先生也来到了发布会现场,他在谈起创作动力时说:“我小时候深刻感觉到了国家贫弱的不堪,当时东北流亡学生唱的歌曲对我的冲击也很大。”陈老表示,他想把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这一段历史给补起来,同时也想把自己知道的留下来,希望这些可供历史遗存的开发与保护工作做借鉴,“2002年昆德夫人来到江南水泥厂,这也促使我要把这段历史写下来。”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