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Y3版:艺+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6年12月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网
放在当代书法的格局里
——对李双阳书法作品的欣赏与感慨
  李双阳
  1975年出生,江苏淮安人,军旅八载。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书法篆刻专业,后获广州美术学院硕士学位。2012年被引进至江苏省国画院江苏省书法院从事专职书法创作。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教授、工作室导师,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江苏省青年书法家协会主席,江苏省青年艺术家协会副主席,作品曾获“兰亭奖”“群星奖”“全国奖
  李双阳书法展日前在江苏省国画院美术馆顺利举行
  本版图片均为李双阳书法作品

   曾有几次,我在李双阳的作品面前站立良久。换句话说,我被其打动了。这个前提是,我不是一个轻易被打动的人,尤其是在面对书法的时候。

  很多年前,我在江苏武警“橄榄风”五人书法展上第一次看到李双阳的作品时便被触动,那时,他还是一个兵,尚未出道,许多方面都显稚嫩。但我恰从其无畏、对传统独有的感悟和良好的笔性中觉出端倪,内心确定此乃可造之才。六七年前,他和管峻等六人在扬州举办了一个名为“江左风流”的展览,每人十几幅作品,集中看后,感触良多。这个展览的前言是我写的,在那篇文字里,我用一句话介绍他们每个人的特点,记得写李双阳的一句话是“华滋和娇纵”。这句话有褒有贬,或者说褒多贬少,难以掩饰一种内心的喜爱和些许的担忧。那时,李双阳屡获大奖,在书坛已获声誉,感觉极佳,其书风也外溢一种“春风得意”之豪气,表现在作品中,似乎在某些方面更注重展示,不遗余力地吸引眼球,而忽略必要的收敛。当然,这并非他一个人的问题,整个书坛,似乎都在进行一种狂欢。

  时间进入二十一世纪第二个十年,我再次看到李双阳的展览。这是他一个人的“演出”,江苏新美术馆宽阔的“舞台”上,他尽情地展示着自己,正草隶篆无所不能,样样精彩。这次他给我的感受可谓震撼,许多往日的担忧烟消云散。

  震撼之一是他超乎寻常的驾驭能力,无论是煌煌巨制还是尺牍小作,几乎都恰到好处,大有大的气象,小有小的味道,诗性品格和飞扬的神采中颇见功力和才情。这反映出他性情中的两个极面,即放旷与巧致。由于展厅的作用,当代书法在篇幅上越写越大,但很多人是借助于拼接,是小字的叠加,即便是写大了,也只是将小字如数放大,往往空泛,缺乏内在的力度,也缺乏字与字之间呼应贯通的气韵。而李双阳在写大字时,则完全摈弃了小字的写法,往往浑朴自然、开合恣意、节奏分明、韵味十足。

  震撼之二是,他用超常的自省能力,完成了一次具有战略意义的突围,这个展览仿佛是一个宣言,宣告着他与当前新的“流行书风”的决裂,从多个方面塑造和诠释了自己的独立。当下,以对“二王”直接描摹或彼此抄袭、相互影响、一味追求视觉效果为显著特征的新的“流行书风”,是类型化形式化的根源,使当代书法急功近利,流于狭隘、表面,缺乏应有的深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书法多元丰富的特性和文化品位。显然,李双阳已经或者说较早地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其调整好了心态。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我很难说得那么准确和全面,但我的确读到了那种烟火之外的东西,有一种纯洁、清澈或曰禅意,还有一种阳光下透露的春天般的生机。同时,他的作品中还透出一种高度的自信。如果过去的许多模仿、借鉴、探索是一种准备的话,那么,今天的李双阳却完完全全是他自己,强烈的主体意识的确立,使他找到或者说塑造了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辨识度很高的自己。他的成功,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代书法的觉醒,反映了精英们在当代的可喜担当。

  震撼之三是其对大草小草法则的驾轻就熟,或者说是其对古典书法语汇的融会贯通。李双阳技法的过人之处除了上面说的之外,还有结构,其结构化繁为简,古意盎然。既有大草的动感、夸张、放旷,又有小草的简约和机巧。不错,他的许多东西来自于《书谱》,但他却改变了《书谱》中字与字之间相对封闭、独立的格局,让每个字都具备一种开放的姿态;《书谱》的用笔注重弹性,而他的用笔则注重对纸面的吃进和游走,并没有完全的照抄。这样的学习,是一种精神的内化,一种深层次的触摸,包含了极具魅力的个人化创作,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打进去之后又走出来。同时,我也关注到,李双阳在草法的运用上恰到好处。也就是说,他在书写中,不是一味地追求生僻和狂怪,也不是为了某种效果,对文字作故意的虽然是合乎逻辑但很难辨析的概括和肢解。

  放在当代书法的格局里,李双阳无疑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成功范例。他来自农村并非是书香门第的家庭,其成才更具奋斗的色彩;他出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其成长的过程正是书法热兴起、书法观念不断变化的过程,这个年纪的人,正担纲书坛中坚,一方面体现书法热的成果,另一方面由于社会急剧发展变化的影响,又有许多值得担忧的东西;他就读于南京艺术学院书法专业,接受了系统的专业教育,可谓科班出身。在这里,专业教育的利弊、书法审美的再认识、艺术书法精英书法之现象等,皆可研究探讨;他是在不断的展览比赛中脱颖而出、通过传媒让大家了解熟知的。他在传统与现代的激烈争夺中,不断地学习经典,又在经历各种信息的狂轰烂炸、海选式的热闹和花样翻新的形式变化后不断创新,包括如何看待“二王”一路帖学与碑学的关系、如何在商业时代找到一种文化的归属等等,李双阳的身上,都能给我们传递许多正能量的东西。

  当然,他的作品并不都是那么完美。在我看来,有一些方面还需要有更高要求的表达。比如在精英书写与大众书写之间,怎么找到一种更有亲和力的方式;比如在对长线条的运用中,如何把握好一个度,以避免一定程度的重复与单调;比如在形成了自己的书写系统之后,是否还可以有一些陌生化的书写,以使作品的面貌质地更为丰富等等。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吴国平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