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进行分组审议,现代快报记者从会上了解到一系列的民生利好消息,涉及交通、教育、环保等方面。12月1日上午,还将联组审议《省政府关于全省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情况的报告》。
实习生 孙珂婷 舒越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项凤华 安莹 黄艳 刘伟娟
交通出行
扬州到上海,有望1.5小时抵达
11月30日,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分组审议了《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连镇铁路南延工程及北沿江高速铁路建设议案办理情况的报告》。报告明确,北沿江高铁、连镇铁路南延段均列入“十三五”开工项目。现代快报记者注意到,连接南京、扬州、泰州、南通、上海的北沿江高铁将于2018年开建。
根据规划方案,北沿江高速铁路自上海引出,跨越崇明岛至南通启东(海门),经南通、泰州、扬州至南京市,江苏境内全长约385公里,等级为客运专线,设计速度目标值为350公里/小时,初步测算投资总额650亿元。目前,江苏省相关部门正积极与上海市有关部门沟通协商过江通道规划问题。该通道建成后,理论上扬州到上海有望1.5小时到达,泰州至上海有望1小时左右到达。
报告显示,根据规划方案,连镇铁路南延段起于镇江市,途经金坛、溧阳,至高淳,具备延伸至安徽宣城的条件,江苏段正线全长约150公里,等级为客运专线,设计速度目标值为250公里/小时,初步测算投资总额250亿元。该项目建设对构建山东半岛、苏北地区至海西地区的快速通道,加强长三角地区与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交流合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该工程预可研报告已编制完成,拟上报中国铁路总公司组织审查,可研报告编制处于准备阶段。
宁镇扬构筑“1小时通勤圈”
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还分组审议了《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宁镇扬同城化发展议案办理情况的报告》。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江苏将抓紧出台《关于建立健全宁镇扬同城化推进机制的意见》,通过加快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和水利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等,加快促进宁镇扬同城化。报告指出,将构建集约高效客运服务系统,加快发展城际快速交通网,构筑“1小时通勤圈”。
今年,随着宁启铁路的开通,南京到扬州也开通了动车,行程时间缩短至48分钟。目前,江苏还在积极研究利用铁路富余能力开通城际列车,并探索宁镇扬市郊铁路建设,与国家干线铁路、城市地铁形成“三网合一”的同城化轨道交通系统。记者了解到,南京到镇江的宁句城际确定在2017年开工。
报告中还明确,要推动毗邻地区城际公交和城际通勤班线的开通。今年,扬州仪征的公交30路对接南京地铁S8号线底站金牛湖站,大大方便了往返南京、扬州两地的居民。接下来,江苏还将研究探索“一个票价、一个时刻表、一张票”的公共交通一体化服务,逐步在公交、地铁、道路和城际轨道等交通领域实现“一卡通”,扩大ETC车道覆盖率。
报告中还表明,将逐步实现宁镇扬地区4G网络城乡深度覆盖,市、县城区主要公共区域免费WIFI网络全覆盖。同时,推动通信资费同城待遇,降低宁镇扬地区跨市间电话资费。这样一来,乘坐宁句城际从南京到镇江,在一趟车上不用切换信号,收费标准也有望统一起来。
到2020年
90%以上幼儿就读公办园或普惠园
11月30日,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分组审议了《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学前教育发展议案办理情况的报告》。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到2020年,全省基本建立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服务区制度,90%以上幼儿就读公办园或普惠园。
“十三五”期间,江苏将启动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五年行动计划,并对学前教育进行省市县三级动态监测。第二期学前教育五年行动计划明确要求,各地要以市、县为单位向社会公布2016-2020年学前教育设施布局专项规划。今年开始,在部分地区启动公办园和普惠园服务区制度试点,目前全省农村地区以及部分县市已实现幼儿园划片服务。
下一步,江苏将建立规划、国土、教育等部门参与的联动机制,根据人口变化趋势,预留符合规定要求的学前教育设施建设用地,超前规划布局学前教育资源,并保障学前教育设施与居民区建设项目同步设计、施工和交付使用。全面梳理现有居民区公办园、普惠园及其学额的配备情况,将缺额补足配齐到位。鼓励各地建立由教育、公安、发展改革、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地税等部门参与的流入地学前教育预警制度和生源提前登记制度,引导有教育需求的人口有序流动。对新建的城镇和新农村居民区配套幼儿园,明确办成公办园或普惠园。试行公办园和普惠园服务区制度,力争到2018年,全省农村地区全面建立公办园和普惠园服务区制度;到2020年,全省基本建立公办园和普惠园服务区制度,90%以上幼儿就读公办园或普惠园。
此外,江苏还将对残疾儿童接受学前教育实行免费,其生均公用经费财政拨款按普通儿童标准的8倍以上拨付。
PM2.5平均浓度较2015年降20%
11月30日现代快报记者获悉,省政府近日向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提交了关于加强全省生态保护修复、推进绿色江苏建设议案办理情况的报告。
2015年,江苏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有所改善,其中PM2.5平均浓度较2013年考核基准数下降20.5%。为了打好“水气土”攻坚战,江苏狠抓“大气十条”的落实,出台“水十条”实施方案,制定了“土十条”行动方案。对于环保违法行为,采取“零容忍”的态度,先后对62个市县开展环境监察稽查,约谈环境问题突出的地方政府领导178人次。近5年来,查处环境违法案件2.6万余起,处罚金额超过11亿元,排污收费总额连续15年居全国第一。环保、公安部门立案侦办环境犯罪案件415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142人。
江苏将继续推进污染治理,健全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联治体系,协同推进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等多污染物控制,有效解决细颗粒物(PM2.5)超标等复合型大气污染问题。到2020年,全省PM2.5平均浓度较2015年下降20%,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到优于Ⅲ类比例高于98%,国考断面水质优Ⅲ比例达到70.2%,地表水丧失使用功能(劣Ⅴ)的水体基本消除,地下水、近岸海域水质保持稳定,耕地土壤环境质量达标率不低于89%。
其他利好
规划产儿科床位
新增1.1万张
11月30日现代快报记者获悉,省政府近日向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提交了关于全面实施两孩政策修订《江苏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议案办理情况的报告。报告显示,今年两孩政策全面放开,上半年江苏出生人数总体平稳,第三季度出生人数有所上升,出生态势变化基本符合预期。
目前,全省提供产儿科服务的医疗卫生机构达到2000多家,产儿科床位总数达到4.7万张。市、县两级近70个地区计划在“十三五”期间新改扩建妇幼保健院,规划新增产儿科床位1.1万张。
据统计,全面两孩政策实施以来,截至今年9月底,全省办理生育登记59.63万件,办理再生育审批8637件。
建议尽快出台
信用地方法规
11月30日,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分组审议《省政府关于加强我省社会信用管理立法议案办理情况》。省政府调研发现,近年来虽然省、市、县有关部门在社会信用体系征集和应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总体来看相对分散,建议加快为社会信用管理立法,加快“诚信江苏”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省政府支持省人大将省级信用立法工作列入2017年立法调研计划,并争取通过两年左右的努力,尽快出台江苏省信用地方法规。建议立法时,明确省级部门制定联动奖惩、红黑名单、信用等级等规章制度以及市、县如何落实,形成全省一盘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