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11版:梦想小镇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6年11月2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网
情怀二甲,运盐河畔的心灵故居
  余西古镇一隅 本版摄影 陈莹
  王振兴演示印染过程
  金土地生态农业园的火龙果基地

  二甲镇,位于南通市通州区东南部,号称长江下游入海口北岸第一龙街。她历史悠久,唐代末年,因上游泥沙不断沉积由沙洲成陆,宋元时期,先民在此垦荒煮盐,逐步形成集市,史称集庆。清代,开设南北走向二甲界河,故得名二甲镇。

  明清时期,这里曾是苏中地区重要的粮棉生产基地,也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蓝印花布的发祥地。这里保存有具有上百年历史原生态风貌的余西古镇,有熊家大院、邵氏老宅等一批始建于清末民初的建筑群,见证着岁月流淌的印痕,承载着一个江海平原小镇因盐而兴、因盐而盛、因盐而衰的不断承转的历史发展轨迹。

  如今,她依托近年来不断发展起来的现代农业,正朝着农旅结合、文旅结合方向转型,一座独具江海特色文化韵味的现代化小镇正款步向大家走来。

  近年来,二甲镇先后被评为国家卫生镇,被国家发改委列为综合改革试点小城镇;被江苏省授予新型示范小城镇、重点中心镇、文明镇、科技先进镇、群众文化先进镇、体育先进镇称号;今年七一期间,二甲是南通唯一被江苏省委表彰为“先进基层党组织”的乡镇,全省唯一被江苏省委宣传部授予“新媒体运用创新奖”的乡镇。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陈莹 严君臣

  蓝印花布: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午,77岁的王振兴弯下腰,将一壶自制的糯米原泡酒,顺着木棍搅拌出的流向加入靛蓝的染浆里。水流中间起了一个小小的漩涡,泛出转瞬即逝的墨绿色,染缸里的色泽很快变成更为清透的纯蓝。

  蓝草的根茎枝叶与糯米酒混合发酵,酸碱中和出鲜亮的靛蓝色泽;黄豆粉和石灰粉在水中沉淀出乳白的防染剂;印出图案的牛皮纸花版靠刻刀一点点刮出……许多人还不知道,名闻天下的南通蓝印花布,很多就是从这样一个传统家庭式小作坊里印染出的。

  这里没有先进的机械设备,没有流水线工人,依然保持着数百年前纯手工染布的传统。这里从来听不见机器轰鸣,只有潺潺水声在靛缸里缓缓流淌。

  “我先后拜过三个师傅,那时想法很简单,看到这布(蓝印花布)太好看了,就去我们这的二甲印染厂学手艺了。”1995年,王振兴带着家人创办了建烽蓝印工艺品厂,即“正兴染坊”,恢复了传统“小青缸”土靛发酵法染色生产技术。

  如今,南通蓝印花布已经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王振兴作为二甲这一带染布手艺的第五代传人,已被列为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国家级传承人,曾起草制订《南通地区蓝

  印土花布企业技术标准》。他从不刻意标榜自己,订单却从国内外纷飞而来,如今已达到百万年产值。

  如今的二甲,就和这经历过时代淬炼留存至今的蓝印花布一样,依旧散发着质朴悠远的纯粹气息。这里有非物质文化遗产蓝印花布、木版年画、扎染技艺、特色脆饼,有散发着腾腾热气的曹氏方笼糕,深藏在古镇老街里的传统米酒和酱油……

  

  余西古镇:慢镜头里映照人生

  步入余西古镇,很少看到急匆匆行走的路人。这座已有上千年文字记载历史的古镇,古名余庆(庆余),因城廓设置形似龙,又名龙城(地)。

  “我儿女都住在镇上,让我过去和他们一起住,我不愿意。还是这里好,房子敞亮,活动空间大。”76岁的周菊华出生在这里,一辈子没离开过。

  范仲淹曾在此修筑捍海堤;说书艺人柳敬亭走出余西红遍大江南北;御赐翰林李同旧宅依然。2012年8月,通州区委、区政府正式开启对余西的实质性保护工作。几年来,余西古镇进行了古镇内外水系疏浚,拆坝建桥,沿河绿化,实现了古镇内“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

  两年前,余西古镇被国家住建部和文物局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如今其保护开发规划已经获得江苏省人民政府的批准,今后将着力打造盐业博物馆、造非遗文化广场、传统文化养生区、盆景艺术园、余西古镇慢生活体验小镇等,让余西从内而外推陈出新,散发出更为蓬勃的生机。

  

  休闲农业:古镇的华丽转身

  二甲镇依傍运盐河而建,这条西连通扬运河、东至启东吕四的大河,承载着南通沿海地区煮盐业的历史。自汉代以来,南通就是我国淮盐生产的重要地区之一。明清两代,通州的煮盐业已十分繁荣,有盐场十个,灶丁逾十万名。

  滋润的水土,让二甲镇展现出水乡独有的细腻风情,也哺育出丰富的农耕产业。正值收获季,金土地生态农业园热火朝天地采摘着成熟的火龙果。“来采摘的游客越来越多,周末一般是父母带孩子来玩”,正忙着采摘的吴阿姨告诉现代快报记者,这两年随着金土地二期工程开发,吸引了省内其他周边城市和上海等地的游客,临走前还会带走不少火龙果、猕猴桃等水果给家人尝鲜。

  2011年,金土地农业生态园开始建设,并于三年后投入运营。通过几年创建,金土地农业生态园先后被评为江苏省高效设施园艺基地、江苏省科技示范基地、江苏省四星级乡村旅游点、全国五星级农业休闲与乡村旅游点。通过积极整合果蔬种植、传统食品、特色民俗及蓝印花布等旅游资源,大力发展“农家乐”“采摘节”等生态休闲观光旅游项目,全力打造串联余西古镇、古运盐河、香光莲寺、金土地等特色旅游景点于一体的二甲精品旅游线路,如今二甲已经成为了一座汇聚富有时代魅力的风情古镇,穿越岁月长河焕发出丰沛的活力。

  勇立历史发展的潮头,十三五期间,二甲镇将全面贯彻中央“四个全面”“五位一体”部署要求,认真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发、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同频共振、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努力实现“规模企业数、工业应税销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四个关键性指标在2010年基础上翻一番。

  地理

  二甲镇位于南通市通州区东南部,全境面积66平方公里,总人口7.2万人,下辖8个村和4个社区。

  特色

  二甲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蓝印花布的发祥地,有木版年画、扎染技艺、特色脆饼等地方特色文化遗产,打造了千年余西古镇、古运盐河、香光莲寺、金土地等特色旅游景点于一体的二甲精品旅游线路,积极发展地方现代休闲农业,是一座独具江海特色文化韵味的现代化小镇。

  交通

  水路交通便利,苏335线、光明线、袁天线、海二公路、通甲公路、通吕运河穿境而过,距南通主城区、通州城区均在半个小时车程。东临黄海,西接宁启高速、洋启高速、宁启铁路和南通机场,南连苏通长江大桥和沪崇启过江大通道,北靠著名的东方大港——洋口港,被纳入上海1小时都市经济圈,是贯通南北、连接海外的重要交通枢纽和经济通道。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