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融百家·艺开新境——姚建萍刺绣艺术展”在江苏省现代美术馆开幕。应江苏省文联主席、党组书记章剑华邀请,著名苏绣艺术家、“国绣手”姚建萍来到江苏省文联,就刺绣艺术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艺之命
章剑华:前些时间,我为你的刺绣艺术展题写了“艺命”两字,艺,是指苏绣艺术;命,是指命运和使命。我认为这两个字准确概括总结了你多年来的艺术生涯。你出生在全国有名的刺绣之乡苏州镇湖,在一个刺绣世家长大,跟着母亲学习刺绣技艺,接受刺绣文化的熏陶,从小便跟刺绣结下了不解之缘。几十年来,你在苏绣艺术之路上跋涉、探索,肩负着弘扬苏绣艺术的使命,为社会奉献了一大批优秀的苏绣作品,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彻头彻尾、百分之百的“艺命”。在苏绣艺术这条道路上,你经历过什么样的曲折?
姚建萍:“艺命”两个字称得上对我这些年工作的高度提炼。1998年,我的苏绣作品《沉思》(周恩来肖像)、《吹箫引凤》在“首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博览会”上同获金奖,我的作品有了一定的名气。在这一年,我也迎来了我命运的转折点,当时的苏州镇湖政府主导建设开发了一条“绣品街”,大家纷纷开设了夫妻店,形成了“前店后坊”式的经营模式。这个时候的我,经历了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是眼前的经济利益?还是对刺绣艺术的追求?最终,我选择在相对安静的自家小楼里创办了镇湖镇第一家刺绣研究所。建所以来,我引进研发设计人才,筹集资金,主张“绣随时代”的创作理念,把时代性、思想性、原创性和美学理念追求完美地与刺绣技艺相融合。同时,为了能维持研究所的可持续运转,我在研发的同时为客户绣了一些高级的私人定制作品,用于提供研究所必需的资金支撑。
章剑华:通过你的双手,现在的苏绣正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你在传承弘扬苏绣艺术的道路上也越走越远。苏绣艺术的传承与弘扬,不仅仅局限于技术层面的传授,更体现在内容、题材层面的延续与创新,从而让更多人了解苏绣艺术,热爱传统文化。在你看来,怎样才能更好地承担这份使命与责任?
姚建萍:传承与弘扬苏绣艺术是我们这代人的责任与使命,需要大家共同努力,胸怀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具备牺牲精神和奉献社会的思想情怀。作为一个民间文艺工作者,要坚持创作,用作品说话,用作品传递我的思想情感,传递我内心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传递传统文化的价值观,传递这个社会的正能量。我要通过多年持续的努力,使民间工艺“刺绣艺术”走进国家级省级艺术殿堂,让更多的人了解与热爱传统民间文化、热爱非遗、传承非遗。
艺之融
章剑华:“兼收并蓄、博采众长、融会贯通、自成一体”这十六个字对“融针绣”的理念做了一个很全面的概括。“融针绣”发挥苏绣的特长,是艺术发展史上的重要创新。在用“融针绣”创作的过程中,你认为最难的是什么环节?
姚建萍:最难的是要把这十六字运用与发挥好,正确把握好设计与刺绣的关系、刺绣与艺术的关系。比如说,设计者要了解刺绣和刺绣材料的运用,刺绣者所运用针法的独到之处,不能随心所欲、爱怎么设计就怎么设计;刺绣者要作为主创人员清晰了解设计意图,运用各种针法,准确表现作品的光感、质感、体积感以及空间感,达到“气韵生动、画面丰富、远观气势、近观精致”的效果。在创作《岁月如歌》时,为了达到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表现女王夫妇高贵非凡的神韵和气质,我们用素描手法对人物轮廓进行了精准的勾绘,以确保每个创作细节的精确传神。绣制女王的眼睛时,最精微的细节部位需要将一根丝线劈分成六十四分之一绣制,局部的色彩和光影效果也是通过十几套色系的丝线层层叠加才能融合而出。
章剑华:优秀的艺术创作不是简单的机械复制,而是应当饱含对社会对人类深刻的理解和思考。苏绣作品要饱含感情,去开拓新的题材和内容,用一针一线表现新时代。
姚建萍:我赞同您的看法,苏绣想要在当今社会焕发新的光彩,就必须不断创新。所有的技术技巧都是为内容服务的,创作者也应当表达自己对当前社会、时代背景的关注,并在作品中体现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节选)
姚建萍
著名苏绣艺术家,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苏绣)代表性传承人,被誉为“苏绣皇后”。中国文联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十大艺术英才,全国“双学双比”女能手标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大师”, 中国刺绣艺术大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会理事,江苏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