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分散在全国各地,但为了给母校庆生,距离不再是问题。11月16日是中国药科大学80岁生日。在中国药科大学建校80周年暨“双一流”建设大会上,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作出批示,江苏省委书记李强,省长石泰峰致信祝贺。不少银发校友也与老伴、同学相扶,回药大庆生。同时,3位诺奖得主“空降”药大,端出学术大餐。
通讯员 姜晨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金凤
大会现场,中国药科大学校长来茂德表示,药大将主动承担起为大健康产业发展提供必需的人才、产品与服务支持的历史使命,同时,要让每一个想学药学的学生首先到中国药大来,让每一家医药类用人单位首选中国药大的毕业生,要建设一批能持续产生重大科研成果的创新平台。
不少银发校友相约而来,1938级校友、中国工程院院士彭司勋记得,抗战爆发后,学校搬到重庆磁器口,后转至歌乐山。“鬼子常常来轰炸,我们吃饭、学习都要跑警报,也有同学被日机炸死。”在彭司勋的印象中,当时很多老师纷纷从国外归来教书育人。
药大过生日,多位诺奖得主齐送贺礼。昨天下午,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亚利耶·瓦谢尔、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阿龙·切哈诺沃和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达尼埃尔·谢赫特曼作客药大讲坛,与师生分享他们的科研之路。
谢赫特曼1941年出生于以色列。他的科研生涯并非一帆风顺。1982年,谢赫特曼发现“准晶体”原子结构,这打破了传统晶体内原子结构必须具有重复性的黄金法则,在科学界引起轩然大波。来自主流科学界、权威人士的质疑和嘲笑不断向他涌来。“我被赶出了自己所在的研究团队,同事们说我的研究让他们蒙羞。”但谢赫特曼深信自己是对的,最终,他获得了学术界的认可。
“有兴趣,坚持不懈地把兴趣变成现实并做到领域第一,就是一个人取得的最大成就。”谢赫特曼认为,培养兴趣至关重要。他寄语科研创业者,在阅读大量文献时,也要能够洞悉未来发展事物的潜力。“不要因为担忧自己会说蠢话而不开口,要勇敢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即使失败了也不要紧,努力去再次尝试。”
阿龙·切哈诺沃在题为“个性化医疗的革命”演讲中谈到,人类寿命虽然得到大幅延长,但也付出新的代价——新疾病不断出现。“现代医学变得愈加复杂、先进,我们应尽可能地让医疗个性化,根据我们的DNA来设计医疗方案。这样做,人虽不能永生,但可以活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