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南京中央路小学二年级语文课堂上,男孩小乐(化名)一会儿玩玩书皮,一会儿扭扭身子。语文老师一边讲课,一边轻轻地帮小乐合上书皮……这是南京市随班就读课题研讨会现场的一幕。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南京目前有44所特殊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实验学校,所有学校对学区内的特殊儿童入学“零拒绝”。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黄艳
老师关注和照顾特殊孩子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语文课上,老师讲《青松》这首诗,带着孩子们朗读,讨论“高洁”的意思。开始几分钟,坐在第一排的小乐兴致很高,跟同学们一起读诗,但随后他就被自己的红领巾吸引了,解了系、系了解,最终打成了一个死结。这时,他向坐在自己右后方的班主任老师求助。老师帮他理好红领巾,示意他听课。又过了一会儿,小乐又把书皮玩掉了一小块。这时,语文老师一只手拿着语文书讲解,另一只手轻轻帮小乐合上书皮,又在他胳膊上轻抚了一下。小乐安静了下来。
接着,老师讲到了“挺”字的写法,请同桌之间互相在手上写这个字。老师拉起小乐的手,让他把这个字写在老师手心里,小乐写对了,得到老师的夸奖。小乐开心极了,接下来踊跃举手。老师请他回答一个问题,又奖励他一张小贴花。
下课了,小乐把贴花展示给班主任老师看,又主动表示要帮老师搬东西。班主任老师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小乐是随班就读的孩子,他的发育有一些迟,规则意识也差一些,每位老师都会特别关注和照顾他。“他上下楼梯我会陪着,在课堂上,我们也会想办法给他安全感 。”
一周五次,为随班就读儿童上“小课”
中央路小学是随班就读实验学校之一,这所千人学校有7位随班就读儿童,平时他们在各自班级得到老师的悉心照顾,又“融和”在班集体中。此外,学校还为他们开设了特别的小课,每周五节。
非洲鼓课就是其中一节。上非洲鼓课的老师是专门从南艺请来的张荣军老师,他对特殊儿童教育有心得。“他们的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我要靠肢体动作来吸引他们。”张荣军一节课上不停用手脚打着拍子,20几分钟下来汗水直流。坐在下面打鼓的小乐,旁边还有音乐老师邹雪梅陪着。一会儿他就打得有模有样,笑容满面。
邹雪梅不仅是中央路小学的音乐老师,也是学校随班就读儿童使用的资源教师的负责老师。“我们给孩子们开了手工、绘画、陶笛、非洲鼓等课程,一周五节,主要用社团课的时间。”老师们除了要进行普通班级的教学,还要针对特殊儿童进行教学。
此次南京市随班就读课题研讨会,同时也是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赴中央路小学送教活动,来自各地的专家也在现场进行观摩。上海市虹口区特殊教育康复指导中心副主任丁美珍说,在课堂上,她看到了学校对个体生命的尊重和对办学文化的传承,她表示,现在的老师既要承担普通班级的教育又要进行针对性的特殊教育,建议普通学校也可以设置专职的资源教师来帮助特殊儿童,或是请社工参与陪伴特殊儿童。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如果家中有孩子需要随班就读,可向教育部门了解实验学校,最直接的方式是到学区学校报名,学校对孩子们“零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