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F9版:柒纵深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6年11月1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网
南京《面馆》获亚洲微电影一等奖
一碗面的价值观
  这部获奖作品正是在浦口高旺老街的这家老面馆里拍摄完成的
  《面馆》制片人顾耀东和面馆老板娘合影

  本月7日,从第四届亚洲微电影艺术节上传来消息,由南京市浦口区委宣传部、区教育局以及南京浦泉玉成文化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公益微电影《面馆》,从3000多部应征作品中脱颖而出,摘得亚洲微电影“金海棠奖”最佳作品一等奖(共40部影片获一等奖)。

  今年6月《面馆》在南京浦口取景拍摄,由资深制片人顾耀东先生坐镇,青年导演崔洋执导,国家一级演员韩振华、张建霞等友情出演。片长15分钟,讲述了一个与爱、教育、家风、乡愁以及传统文化有关的故事。

  大片时代,一部小成本制作的微电影何以引发热议?互联网+时代,如何在过剩的信息中传播社会正能量?现代快报记者展开采访。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王凡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因为一碗面的故事

  所以有了《面馆》

  《面馆》讲述的是一个发生在面馆里的故事。据该片制片人顾耀东介绍,之所以有这个剧本,是源于流传甚广的一碗面的故事。

  “一个奶奶经常带着孙子去吃牛肉面,她每次都会把自己碗里的牛肉夹给孙子吃,结果有一天她没有夹给孙子,孙子就发火了……”顾耀东说,这是创作这部微电影最初的灵感。

  在拍摄完成的电影中,这一片段也是重要情节。

  当然,微电影加入了更多的内容,在面馆中发生了更多的故事——开面馆的夫妇多年前领养了一个叫小满的孩子,孩子长大后离家工作,却对自己的身世有所顾虑。在小满生日那天,也就是他当年被捡的日子,小满从异乡回家看望双亲。父母用爱消融了他的顾虑,他想起自己的成长之路,最终完全接纳了父母,释放了感恩的心。

  这样一个家庭透出的家风,正好和那个奶奶带孙子吃面的家庭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两种截然不同的家庭教育展现了出来。

  虽是一部弘扬正能量的公益电影,但片中没有过多的说教。面馆中挂着一副从父辈那里传承下来的对联,上面写着“做人如做面清清白白,做面如做人实实在在”,而这句话正是该片的点睛之笔。这副对联是由著名书法家庄希祖书写的。

  浦口高旺老街取景

  国家一级演员助阵

  为了找到最合适的拍摄地,剧组工作人员在筹备时煞费苦心,最终在浦口高旺老街找到了一家老面馆。

  面馆主人潘大姐经营面馆几十年,这一点和剧本中的面馆特别吻合,古旧的桌椅恰好透着影片需要的古朴感。潘大姐家里还有一张有年头的老式木床,也被拍进电影中。

  据顾耀东介绍,起初潘大姐有顾虑,觉得拍摄会影响生意。顾耀东告诉她,这是一部好戏,讲的是如何让孩子懂得孝敬老人,潘大姐立刻表示支持。拍摄期间,剧组在面馆里就餐,潘大姐带着她的儿子、媳妇、孙女给剧组做饭,里外忙碌。

  义气相挺的还有演员们。看过微电影的观众会发现,片中有很多熟人——国家一级演员韩振华和张建霞也参演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两位演员都是零片酬出演。

  韩振华是老戏骨,在片中饰演韩老师,扮演一位多智的孤寡老人。微电影借由一位孤寡老人的视角,以乡村改造为社会背景,展现出一种难以割舍的乡愁。韩老师这个角色也是一个线索人物,在一场念传递主题对联的戏中,韩振华拍了十几次,仍觉表现不够,他说:“这个对子是全剧的核心主题,一定要念好,要表达内心信息,要传递作者想传递的精神。”

  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张建霞在片中饰演小满的母亲。她说,看到剧本时,就觉得它立意非常好,有内涵,“它对我们的后代是有帮助的,是帮助他们成人的正能量,我觉得自己应该努力去做。”

  除了两位专业演员助阵外,片中其他角色均由南京市民扮演。

  90后编剧+80后导演

  联手打造处女作

  《面馆》从策划、编剧、拍摄到后期制作都精益求精。在采访中,记者发现,这部微电影的创作班底非常年轻。编剧朱凤梅是90后,导演崔洋是80后,这部微电影对两个人来说都是处女作。

  朱凤梅今年刚刚从南信大中文系毕业,创作这样的本子对她来说是个挑战。她说,剧本一共5000字,前后修改十稿。尽管年轻,对生活中情感中一些认识可能还不成熟,但小妮子却有信心来把控这一题材,“因为怀揣着对生活的美好,想通过作品传达这种美好,使人发现生活的美和人间的善。”

  朱凤梅还表示,作品得到一些肯定后很开心,所以通过这部作品也坚定了写作的心。

  导演崔洋毕业于南艺影视艺术专业,在拍摄这部微电影前一直从事剧照和纪录片拍摄,同时参与教学。为拍这部微电影,他找来了剧组摄影师、执行导演等朋友。

  拍摄的那三天,崔洋的脑子高速运转。拍摄中最难的环节是对环境的掌控,有时环境比较嘈杂,声音难以控制,对演员情绪会有影响。作为导演,他需要快速解决,“那时感觉自己就像被架在火上烤一样,但是没办法,还要做下去,和大家一起去完成。”

  拍摄完成后,崔洋8月份去北京做后期。在一间很小的房间,他连续熬了几个通宵,赶在申报日期前完成影片。“拍戏就是一直在和时间做斗争,和自己的内心自己的极限做斗争。”崔洋说,他本着一颗热爱的心,坚持做热爱的事。

  虽然影片斩获了大奖,但崔洋在感恩的同时,只给处女作打了60分。他认为在技术上和细节上还有很多遗憾,希望在下一部微电影中能够弥补。

  作为导演,崔洋表达了自己的期待:“尽管《面馆》发出的是社会中一种很小的声音,但它一直存在,这种温暖会有人去关注,去传达。因为人性的东西最有力量,无论在哪个时代。对我们创作者来说,也是想通过影像表达对这个世界的情感。”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教授沈敏特也参与了这部电影的策划,在接受现代快报记者采访时他表示,对《面馆》这部微电影,他十分看好。

  “和大电影比,这部微电影时间最短,空间最小,事情最为平常,但小中见大。一部15分钟的影片,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展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家庭教育,指出的是当下很突出的现实问题,引发了人们对家庭教育问题的思考。从这个角度来说,这部微电影提出的问题非常大,所以受到关注得到奖项不是没有道理。”

  做人如做面

  要清清白白

  制片人发表获奖感言

  做人如做面

  要清清白白

  在《面馆》制片人、南京浦泉玉成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顾耀东的办公桌上,刚刚捧回的亚洲微电影“金海棠奖”奖杯和他之前因拍影视剧收获的金鹰奖、飞天奖奖杯放在了一起。这位资深制片人,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参与影视剧制作,代表作有《小萝卜头》《红与黑2000》《风月》《决战南京》等。这一次,他走进了微电影的微观世界。

  柒周刊:怎么想到参与投拍这样一部与家庭教育有关的微电影?

  顾耀东:近些年,我一直在关注现代家长教育问题,因为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但现在一些社会现象反映出,一些家庭的家风出了问题。我们做了现代家长教育的微信号,也在浦口区搞过“爸爸妈妈,我想对你们说”的征文,得到很多反馈,就动了创作微电影的念头。《面馆》这部微电影是为配合浦口区家风建设与家庭教育活动,更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创作的。之前还有另一部与《面馆》有关的微电影叫做《回家》,10月份也获得了首届中国金风筝国际微电影大赛“十佳公益作品奖”。

  柒周刊:《面馆》最触动你的是什么?

  顾耀东:就是挂在面馆里那副对联上的两句话:做人如做面清清白白,做面如做人实实在在。

  柒周刊:微电影收获了大奖,有什么特别的感触吗?

  顾耀东:我很感激,感恩师友的支持,也感激主创人员的付出。我也特别想感谢附近的老百姓,对我们剧组的热情帮助和支持,我们从陌生到熟悉,从磕磕碰碰到互相理解,这份融洽也是对我们这部小小影片的诠释,那就是与人为善。

  柒周刊:还有什么拍摄计划?

  顾耀东:围绕家风建设,还会做一系列微电影。近期正在筹拍微电影《江浦好人》,用一个修理工的平凡生活,讲述一段不平凡的感人故事。该片将在今年年底前摄制完成,到时还会参加2017年亚洲微电影大赛。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但现在一些社会现象反映出,一些家庭的家风出了问题。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