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污染天气响应级别偏低,不是一种可以谅解的偶然现象。希望有关部门不要话尽于此,而是要深追下去,清除积弊,还百姓一个正常的“预报能力”。
现代快报首席评论员 伍里川
环保部督查组对重点地区检查发现,各地普遍存在重污染天气预测预报能力不足、响应级别偏低的问题。这个问题值得“解剖”一下。
哈尔滨市严重污染持续26个小时,AQI达到500持续14个小时,仅启动了蓝色预警;大庆市实际重度和严重污染持续37个小时,其中AQI达到500持续24个小时,应启动红色预警,但大庆市仅预测到一天重污染,实际启动了橙色预警。
预测预报能力不足,本身就是不可思议的。抗霾要想有成果,设备、技术都必须杠杠的,但抗霾机制运行这么些年,一些地方在这方面呈现出的居然还是一副近乎业余的状态,怎不让人惊诧?要是环保部没发现,还要混到什么时候?
这种“能力不足”,也让人担心有没有作假的可能:明明能预报出却故意“不能”。要知道,这也是一种瞒报,结果无疑是重污染的程度被人为淡化了。
这样一来,虽然令群众少了些许紧张,但危害甚大。对雾霾核心信息的不知情,减弱了防备之心。而对有关部门来说,却“赚”到了政绩,或者说减轻了责任和压力。
而出于“迟钝”因素的响应级别偏低,同样引人警觉。
内蒙古通辽市近2天AQI指数持续达到500,在环境保护部及自治区环保厅督促下,才启动蓝色预警。预警如同本能,至于让人催促?
归根结底,还是意识上出了问题。横竖不想把级别报那么高,欲创造一个抗霾有效、“清风徐来”的局面。
当下,很多地方已经将重污染天引入考核内容。如某省2020年空气质量明显改善的指标之一,就是“重污染天减少四分之一”。
设立这样的目标当然是好事,可是会不会“激发”地方弄虚作假,搞数字达标,睁眼说瞎话,也是值得警惕的。无疑,响应级别频频降低,将直接减少最严重污染天的数字,为地方“争光”。这有悖于设立空气质量改善目标的初衷。
说来有趣,预报重污染天气“惧高”,而面对其他灾害天气却往往“喜高”。
几个月以前两则新闻的核心信息可读一读:某省启动最高级别应急响应,部门联动迎战台风;某市针对暴雨紧急启动最高级别防汛响应。
这样的对比,历年来多可感受。“重污染天”,啥时候都是不讨喜的,因为它影响考核,而“台风”和“暴雨”的猛烈程度却是“加分项”。
有此逻辑存在,重污染天气响应级别偏低,就不是一种可以谅解的偶然现象。希望有关部门不要话尽于此,而是要深追下去,清除积弊,还百姓一个正常的“预报能力”。